把星星連成線:三個小拼圖,拼出我的初始宇宙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上一篇提到,書籤工具意外讓我靈光一現
原來我不用急著找到一個「完美題目」,而是可以先善用手上那些零散的資源,將它們串起來,開始匯積能量。

這一篇,我想盤那些「被我丟在角落的小拼圖」以及它們怎麼能怎樣被連接起來,開始構築我的初始宇宙。


第一個拼圖:瀏覽器AI工具 – 趣味性與市場差異化的試驗品

我打算用 瀏覽器AI工具,拉出我的第一條能量軌跡
它原本只是個好玩的 PoC,但我想用 AI 的力量,讓它進化成 每天都能被使用的工具

前幾篇我提到,我意識到一個頻率更高的問題:

不只是書籤被遺忘,分頁與視窗也在日常使用中瘋狂堆積,
而使用者缺乏一個簡單的方式去整理與回顧它們。

raw-image

市場上雖然已有許多工具試圖解決這些問題(尤其是分頁管理),但 真正用 AI 來處理的並不多

AI 瀏覽器雖然正在崛起,但這些大廠推出的產品,
多半是想換掉使用者的瀏覽器,且現階段 多專注在與網頁內容的互動
而不是幫助使用者整理過去在瀏覽器內產生的資料

大廠爭奪的是 入口的主導權,想要你改用他們的瀏覽器,讓資料留在他們手上。
但對我這種小開發者來說,競爭機會反而在於:

  • 「你不用換瀏覽器,不用重新學習一套新的操作邏輯」
  • 「你只要裝上這個瀏覽器外掛,就能享受到AI的好處,低摩擦地整理並喚醒你自己的資料」
這是一個短暫但真實的時間窗口,我必須趁現在趕緊做出來

它的目標很簡單:

  • 喚醒被遺忘的收藏,讓每個書籤重新產生價值。
  • 結合高頻功能(如:分頁、視窗整理),讓它不只是好玩,而是能成為日常的 AI 幫手
  • 藉由它,我能累積生產力工具潛在用戶AI實作技術品牌經驗三種能量,為我的初始宇宙運行提供燃料。

第二個拼圖:截圖小工具 – 找回舊用戶與品牌重生

這是我第一個 「意外被喜歡」 的作品。

三年前待業充電時,我寫了一個 Mac 小工具,專門解決多螢幕截圖的麻煩。當時覺得這個需求太 niche,所以只當作練手,寫來應付自己在疫情期間各種 線上情境(如社群 meetup、讀書會、研討分享) 時反覆截圖的需求,並沒有特別推廣。

後來開始新工作,它就慢慢被擱置了。

它被遺落,卻自己長出了生命

沒想到,這兩年它自己找到了使用者:

  • 偶爾有人幫我寫推薦文
  • 甚至有人主動發 Feature Request給我

這些零星卻持續的訊號提醒我:

這個需求雖然是小眾,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過去的阻礙

轉職後我沒時間維護,App Store 審查也卡住了我。

好不容易抽空維護,卻遇上人工審查反覆、功能被迫修改、曝光困難等問題。
且小眾 App 幾乎無法單靠 App Store 活下來,最終它被 macOS 更新淘汰,下架消失。

但即便如此,今年稍早仍有人問:「為什麼下載不到了?」

第二顆星星的策略
我需要吸收這產品累積的經驗與資源,將它重定位
包含 改名、推廣,並讓它成為一顆真正會發光的星星。

它的目標如下:

  • AI 介入加速恢復
    • 用 AI 迅速翻新,補齊用戶敲碗的功能。
    • 以 AI 力量優化相關文件與程式碼,縮短重新上架時間。
    • 建立 App Store 以外的發佈路徑(direct distribution),避免再被平台卡死。
  • 舊用戶與推廣者的活化策略
    • 找回早期支持者,並回饋特別福利(如:搶先試用、早鳥功能解鎖);同時設計 Member Get Member 機制,借助他們的力量傳播產品。
    • 對曾幫忙寫介紹文的人,提供具體的合作回饋(如行銷分潤或專屬推廣方案)。
  • 產品重定位 + 改名
    • 之前名稱是隨便取的,現在需要重新考量
    • 讓它好記、好搜尋。
  • 強化推廣支持力道
    • 主動製作可快速擴散的社群素材(如短影片、精簡圖文),讓用戶更容易分享,並自然放大產品的曝光效應。
    • 鎖定生產力敏感的使用者族群,透過內容與互動逐步建立品牌信任,最終讓他們成為產品的核心支持者與自然推廣者。

這顆星球曾經沉睡,現在我要讓它重新運轉。
它將成為 我初始宇宙中的第二顆星,並在舊用戶與新能量的推動下,再次發光


第三個拼圖:將累積下來的文章/素材 – 形成脈絡、擴散影響力

回到台灣之後,我在各處零星分享了一些文章、小實驗的影片與圖片進度,但僅止於個人的小規模嘗試。

為什麼現在才開始行動?

因為 現在內容已經累積出一個脈絡,現在正是能讓受眾好奇點回來時,發現 這裡是一個能持續提供價值的地方,從而提升關注與轉換率。

累積的脈絡:想法 → 流量 → 產品

我的文章已經漸漸形成一條能支持我個人定位的敘事脈絡。
它們不只是文字,而是 想法 → 流量 → 產品 之間的橋樑。
這些內容既能展現專業,也讓品牌更有生命力。

策略方向

我打算先多方嘗試,再回頭 review,因為雖然個人品牌受眾產品導流受眾可能部分重疊,但他們在動機、參與方式與回饋上可能都有不同。我現在還在學習階段,不確定哪條路最能帶動成長,所以先同時推進幾個方向,觀察哪些內容能引發關注、哪些產品能促成轉換,再從中調整策略。

我打算怎麼做?

  • 文章提煉與整理
    • 將零散的文章進行摘要、濃縮,讓它們變得容易閱讀與分享。
    • 知識類文章轉為 系列知識點,方便在社群擴散。
    • AI + 產品的文章建立 專業感品牌信任感
    • 增加不同面向的內容,除了心境紀錄,也輸出有價值的知識或觀點,提升讓人想追蹤的誘因
  • 嘗試在不同社群進行曝光
    • 產品類內容 → 分享到 Notion / AI 工具 等效率愛好者所在的社群。
    • 知識類內容 → 在 Substack之外的平台擴散,讓更多人進入我的世界。
  • 共享推廣策略:讓每個節點相互增強
    • 書籤工具吸引效率與知識愛好者。
    • 截圖工具吸引老用戶與生產力工具愛好者。
    • 文章則連結這兩者,持續將使用者導回我的個人品牌。

以上三個拼圖,還不是整個故事,而是 我的宇宙中的第一批星星
接下來,還會有更多星星出現,慢慢連成線,

形成我想建構的 初始宇宙——

🧑‍💻 Product × Tech Builder
💡 運用 AI + Vibe Coding,打造實用小工具,幫助自己和他人更高效地工作與生活。


🚀 接下來,我會開始記錄這些星星如何逐一點亮、互相連結。第一步,我會專注在與 AI 一起推進與調整這些任務,看它們如何在實驗中逐漸成形。


保持聯繫,一起成長
🙌 喜歡這篇嗎?點個愛心或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暴寫的普林司王 | 軟體 x 產品 x 靈感
9會員
6內容數
這裡原本分享軟體路上的一些省思 而現在,它成了我探索 AI 與產品的旅程紀錄 你會看到我如何用 AI + Coding 實驗小工具、如何連結零散的努力、 以及如何一步步構築屬於自己的生產力宇宙 如果你也在尋找自己的路,或想跟著看一個宇宙誕生,歡迎加入
2025/08/05
我正在用 AI + Vibe Coding 開發各種 Side Project,從書籤工具開始,嘗試將零散的努力連成「線」,進而構建屬於自己的產品宇宙。
Thumbnail
2025/08/05
我正在用 AI + Vibe Coding 開發各種 Side Project,從書籤工具開始,嘗試將零散的努力連成「線」,進而構建屬於自己的產品宇宙。
Thumbnail
2025/07/31
旅行三個月後,我決定和 AI 一起做產品。這次實驗讓 4000 筆書籤活過來,變成一個會聊天的知識助理。從構想到 PoC,紀錄 AI 協作開發的真實體驗與反思。
Thumbnail
2025/07/31
旅行三個月後,我決定和 AI 一起做產品。這次實驗讓 4000 筆書籤活過來,變成一個會聊天的知識助理。從構想到 PoC,紀錄 AI 協作開發的真實體驗與反思。
Thumbnail
2025/07/30
從埃及炸雞店到秘魯旅行社,AI 正悄悄改變世界。旅行回來後,我開始實驗:當 AI 參與產品開發,我們能做到什麼?
Thumbnail
2025/07/30
從埃及炸雞店到秘魯旅行社,AI 正悄悄改變世界。旅行回來後,我開始實驗:當 AI 參與產品開發,我們能做到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總結一下目前有的素材: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資料集載入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定義資料清洗的函數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5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總結一下目前有的素材: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資料集載入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定義資料清洗的函數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5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以下陳述任務 (Task)、模型 (Model)、微調 (Fine-Tuning)、GLUE (Gene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以下陳述任務 (Task)、模型 (Model)、微調 (Fine-Tuning)、GLUE (Gene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仔細看 AI說書 - 從0開始 - 66 中,Decoder 的 Multi-Head Attention 框框,會發現有一條線空接,其實它是有意義的,之所以空接,是因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仔細看 AI說書 - 從0開始 - 66 中,Decoder 的 Multi-Head Attention 框框,會發現有一條線空接,其實它是有意義的,之所以空接,是因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由於不是這方面的專業,所以一切靠爬文嘗試,我的學習之路不見得正確,就記錄一下自我學習的過程。若有高手見文願指點一二,實屬我之榮幸。
Thumbnail
由於不是這方面的專業,所以一切靠爬文嘗試,我的學習之路不見得正確,就記錄一下自我學習的過程。若有高手見文願指點一二,實屬我之榮幸。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求空間中直線參數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求空間中直線參數式
Thumbnail
天啊!現在拜科技之賜,知識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推陳出新、目不暇給,實在讓人眼花撩亂,我到底該選擇什麼才好呢?
Thumbnail
天啊!現在拜科技之賜,知識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推陳出新、目不暇給,實在讓人眼花撩亂,我到底該選擇什麼才好呢?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我們一個字串s。 要求我們移除字串中的星號,還有刪除星號左手邊最靠近的第一個字元。 以字串的形式返回輸出答案。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s = "leet**cod*e" Output: "lecoe" Explanation: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我們一個字串s。 要求我們移除字串中的星號,還有刪除星號左手邊最靠近的第一個字元。 以字串的形式返回輸出答案。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s = "leet**cod*e" Output: "lecoe" Explanation: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