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自己天生佔據血液裡的悲觀因子對話了大半輩子之後,發現韓國小說或者電影其實還蠻對我的味道的。自從那一段在泰國遁入空靈的歲月裡接觸的韓江《素食者》、丁柚井《物種起源》到今天早上四點多看完的這本韓文名字為金智恩,然而卻有著老美官方正式名字的作者這本翻譯成《眼睛最美味》的作品,感到藍調風情當背景音樂的悲傷現實主軸,果然還是這些被苦難漩渦攪拌過的人才能貼切的精準描述。

安靜,回歸自己的物理需求就好。情緒起伏、心理需求都是虛妄。
整個故事在作者刻意拖沓的闡述(我覺得贅述的成分也不可以避而不談)搞得我又回到一目十行的草率審視風格,年輕人對友情依賴、熱鬧狂歡的嚮往,女人對性與愛情以及實際生活金錢追求的種種執著,混合成了一鍋什錦八寶粥的亂象弄的我抱著書的手,隱約有著些許黏膩刺痛感,不過,這當然也只是我的個人生活體驗而已,我不會像書裡的主角開始變成這類的殺人狂魔啦!我想呀!對於這本小說,多數的讀者應該還是沈溺於這個故事裡官能場面、切割殺人的描述直接評論這是一本娛樂感十足的獵奇小說吧?!
這個故事把我的共鳴感同頻共振的部分,似乎只剩下了為了一己的性慾、寂寞脆弱的心情、我任性又天真地招惹愛情,為了紓解情緒而揮金如土等等諸如此類的五四三二一,哎,我覺得這些咆哮後的快感,卻是讓小孩子該有的快樂受到傷害,在我這個年紀回首看看世界各地的作家,把年輕歲月真實深刻的紀錄描述之後,我只能剩下一口深長綿密的無聲嘆息。
難免會想背離道、不顧德,來一場歡快的咀嚼!
臉譜出版社翻譯成了《眼睛最美味》馬上就揭示了這本小說的主軸,主要在最後整個全身而退的完美犯罪是一個最好的賣點,這點讓我覺得不枉我在零碎時間把這個故事啃食完畢,但,譯者在人物對話裡講到「三小」這種極度粗俗的用法,我在這裡還是要嚴謹地表示我的惋惜,嗯,譯者以為的融入台灣用語的心思我是於予肯定,但是自身的內涵與對台語部分的理解,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