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碩博士生寫論文時卡住,
不是因為不會寫,而是被「應該照順序」這個念頭困住。
結果開了一個空白檔,盯著 Introduction 半天,一天就這樣報銷。
論文寫作最重要的原則是:先寫得出來,再談寫得好。
▋任何你覺得比較好的寫法,實際上也都會比較好,因為你有找到一個背後的原因
今天你突然想先寫結果,或者方法,
甚至想從文獻探討的某一段開始,
這種「好寫」不是隨機的,而是代表你對那個部分的思路比較成熟。
跟著這個流動走,不只是為了效率,
更是因為這些容易寫的段落,會變成其他章節的骨架。
▋論文比較難還是在「改」而不是「初寫」
很多人以為寫論文最難的是「開始」,
其實不對,最難的是「讓論文能被改」。
有草稿,才有東西能修改。
沒有初稿,教授無法給回饋,你自己也無法看到全貌。
所以任何能快速產生第一版的方式,都是對的方式。
▋各種能先寫出草稿的方式都是對的方式
無論是隨手記下段落、用語音口述、甚至先寫子彈筆記,
只要它能讓你生成「可被修改的東西」,
它就是有效的寫作方法。
不要害怕亂,不要害怕順序顛倒,
寫作不是排隊,是讓思考先落地。
⸻
所以如果今天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就問自己:「哪個部分現在寫起來比較不痛苦?」
從那裡開始,就是最對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