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 Somatic Experiencing 身體經驗 內外一致的順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身體經驗,當衝擊太早、太大或太快,我們來不及反應時,

身體會幫我們記憶儲存起來,

所以有時當我們認知還沒發現時,身體有會先反應,

例如還沒認知到緊張危險,但你的肩膀已經僵硬。


上次做過一次線上的SE,非常有感覺與觸動,

這一次是實體的SE,從上一次的線上經驗到這一次實體經驗的過程中,

我持續觀察我的日常並且回到心中感受我自己的感覺。


SE可以經由自己想探討的問題或是從當下感受的經驗開始進行都可以,

我從前幾週的觀察,

我持續有種感受是一種怕被發現不一樣、被質疑、被討厭的感受,

從聊天的過程中,我說從國中開始到高中這種感覺最明顯,

國小的時候這種感覺反而比較少,

因為小孩子在找同伴玩時,是一種比較直接的心領神會態度,

而且我當下才發現原來因為念體育班的關係

,我從三年級到六年級都沒有分班過,

與同一群人同一班四年,這樣反而對我是一種資源,

因為我很需要安全感才會主動行動。


我記得國中新生訓練,那種大家都很陌生的感覺,是沒有安全感的,

我會等別人來找我聊天,

到高中的時候也是,我經常是默默的,被動的,內在有衝動想與人講話,

卻不知道說也什麼而感到不自在,

其實現在的我也是會這樣,

尤其是我參加一些大團體的工作坊也會有這種感受。


這種想主動,卻主動不了,出現了內在的衝突感。


另外,談到我的生長背景,我小時候自己的觀察,

與身旁大人給予的反應的不一致性,也是造成我內在衝突矛盾的來源。


矛盾的感覺,在我的身體哪裡呢?

胸口有一點,肩膀內璇,有一種很累的感覺,這矛盾是很耗能的。


我什麼時候感到順暢呢?


當我主動述說我過往經驗時,我感覺到一股流暢,

這種流暢像是說一則故事,像是陳述一件事實,

我內在的事實,所以這種裡外合一,內外一至,自然就是順暢。


靜宜問我:做自己比較重要還是被接納比較重要?

我說:我感覺不出來,好像我兩個都想要。


她要我用身旁兩個物件作比喻,一個是做自己,一個是被接納,

讓我自己擺設看看,我看著兩個物件,很明顯的是做自己對我比較重要。


聊天的過程中,我的身體會不自主的晃動,

感覺是從薦骨出來,有時候是頭晃動,頭骨根頸椎的連接處那邊,

有時候右邊肩頰骨跳動,

靜宜協助我觀察,她說當我感覺不安全時,我的身體會自主性的調節,

但是她也有觀察我的這種自主調節,沒有新的資源了,

所以希望用神經系統方式協助我調節,

她要我腳踩在地上,根植大地,往內踩多一點,手放在大腿上,

並且當我意識到我的自主調節要出現時,有意識地請它先不要出來,

有趣的是,當她這樣說的時候,我整個人是定住的,

像凍結一樣(因為無法做自己);

後來他更改語句,我可以允許我的自主調節出現,但可以慢一點,

當這樣的語句出現,我感覺更能根植大地,

我身經系統調節的自主呼吸出現了,

我可以感受到我的下腹部好像有一顆小皮球,沒有很大,

但慢慢的擴張收縮跟著身體呼吸著。利用這個方式整合自己。


靜宜觀察非常仔細,從我的話語,我的身體,我的眼睛方向,

也能用自己身體與來訪者同步感知,覺察來訪著需要的是什麼。


她問我你是不是在關係中,

進入群體會覺得失去自己,但回到自己離開群體,又覺得失去連結,

我說對耶!BINGO!

她還發現我的眼睛有激動能量,因為眼睛是直接連結視神經,

應該是有目睹什麼而造成的影響,

我自己目前是感覺不出來,可能以後可以探索看看。


今天是第一次見面,我自己花太多時間在建立安全感,

所以整合的時間太短了,我感覺怪怪的,

所以我又約了一次做顱薦生命動能,我覺得我需要整合一下。(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球小樂方
1會員
15內容數
哈囉!我是Carrie,我是個普通人,地球小樂方是與大家分享奧修禪卡、探討潛意識以及分享生活體驗的地方。 『方』可以是一個地方或是方法,地球是我們靈魂目前生存體驗的場所,地球上的各種體驗方式讓人五味雜陳吧!也因為如此,我們更珍惜,希望藉由這個平台讓每個靈魂都有轉身處,別忘了,好好呼吸、吃飯、睡覺,滋養自己喔!
地球小樂方的其他內容
2025/05/20
昨天發生了一件事,故事的大綱大概是原本以為與朋友有約, 結果在約定的前夕詢問朋友時,發現朋友們好像都各自有事, 大家都覺得之前的討論沒有下文, 所以應該沒有要約了。   我當下感覺怪怪的,好像只有我一人有將這事放在心上, 或許大家認知不同, 但是我內心有種「奇怪」的感覺, 好像有點生
Thumbnail
2025/05/20
昨天發生了一件事,故事的大綱大概是原本以為與朋友有約, 結果在約定的前夕詢問朋友時,發現朋友們好像都各自有事, 大家都覺得之前的討論沒有下文, 所以應該沒有要約了。   我當下感覺怪怪的,好像只有我一人有將這事放在心上, 或許大家認知不同, 但是我內心有種「奇怪」的感覺, 好像有點生
Thumbnail
2025/03/26
今天來到了熟悉的張老師中心,看到了幾個去年看過的熟悉臉孔,其實我根本不認識他們,但可能去年看過,所以就感覺還有點安心,也可能去年的體驗還算不錯吧! 這一梯次的老師是嘉郁老師,去年是Robert老師,看到嘉郁老師,感覺更是安心,她散發的感覺就是一種特別氛圍,那種氛圍不是try to be nic
Thumbnail
2025/03/26
今天來到了熟悉的張老師中心,看到了幾個去年看過的熟悉臉孔,其實我根本不認識他們,但可能去年看過,所以就感覺還有點安心,也可能去年的體驗還算不錯吧! 這一梯次的老師是嘉郁老師,去年是Robert老師,看到嘉郁老師,感覺更是安心,她散發的感覺就是一種特別氛圍,那種氛圍不是try to be nic
Thumbnail
2025/01/27
電影侏羅紀公園裡的一句話:Life finds a way. 生命會找到出路,最近的我有些體會。 上週剛好到台北上課,所以也順便預約了朋友推薦的頭薦骨執行師Devasupriya 可能因為是朋友的推薦,又加上剛好上完連結自己的工作坊,所以我感覺自己沒有過多的防衛與擔心,更多的空間敞開。
Thumbnail
2025/01/27
電影侏羅紀公園裡的一句話:Life finds a way. 生命會找到出路,最近的我有些體會。 上週剛好到台北上課,所以也順便預約了朋友推薦的頭薦骨執行師Devasupriya 可能因為是朋友的推薦,又加上剛好上完連結自己的工作坊,所以我感覺自己沒有過多的防衛與擔心,更多的空間敞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禮拜重訓練硬舉時,我突然無意識的向前撲倒在地,過了兩三秒鍾後才清醒,臉上跟手上已是傷口,這經驗實在是太嚇人了,我第一次感覺人不知身在何處,醒來也處於恍惚階段,躺著不舒服只能靠牆坐著....
Thumbnail
這禮拜重訓練硬舉時,我突然無意識的向前撲倒在地,過了兩三秒鍾後才清醒,臉上跟手上已是傷口,這經驗實在是太嚇人了,我第一次感覺人不知身在何處,醒來也處於恍惚階段,躺著不舒服只能靠牆坐著....
Thumbnail
在生活的忙碌與喧囂中,我們常常容易忽視身體發出的疼痛信號。 總以為忍一忍,疼痛就會過去,一切都會自行恢復正常。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身體的痛,若不加以重視,往往不會自己好,反而可能會愈演愈烈。 疼痛,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警報。
Thumbnail
在生活的忙碌與喧囂中,我們常常容易忽視身體發出的疼痛信號。 總以為忍一忍,疼痛就會過去,一切都會自行恢復正常。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身體的痛,若不加以重視,往往不會自己好,反而可能會愈演愈烈。 疼痛,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警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今天的分享是關於幫一位個案遠距離療癒胸悶不舒服。 過程中解讀個案的心臟有壓抑委屈的感覺,有種不能得到什麼東西的感覺而覺得生活很苦悶。
Thumbnail
今天的分享是關於幫一位個案遠距離療癒胸悶不舒服。 過程中解讀個案的心臟有壓抑委屈的感覺,有種不能得到什麼東西的感覺而覺得生活很苦悶。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用收縮和另一個標準來檢驗自己有沒有活在當下,當下的狀態如何
Thumbnail
用收縮和另一個標準來檢驗自己有沒有活在當下,當下的狀態如何
Thumbnail
這篇是給稍微有所準備,要練習面對創傷的人 創傷反應的自動防衛機制是「解離(讓頭腦逃走,只讓身體留著承接痛苦)」這一類的保護 是一種逃避巨大能量威脅的反應, 是因當時無法反抗而向內縮的保護反應,外面無法逃離,於是從內在把自己抽離 讓「我不在我裡面」,或直接失去意識,某種程度類似休克
Thumbnail
這篇是給稍微有所準備,要練習面對創傷的人 創傷反應的自動防衛機制是「解離(讓頭腦逃走,只讓身體留著承接痛苦)」這一類的保護 是一種逃避巨大能量威脅的反應, 是因當時無法反抗而向內縮的保護反應,外面無法逃離,於是從內在把自己抽離 讓「我不在我裡面」,或直接失去意識,某種程度類似休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