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與受傷的靈魂工作-重讀創傷後的內在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念,面臨崩壞的處境下,人的內在世界正不計一切地做什麼,讓人在悲劇中倖存(即使活得不好)?

這些很可怕的事情,人的心會不計一切代價讓人避免去經驗,因為經驗了就會壞掉或毀滅(的風險),心會使用一些很原始的辦法來防禦,包含分裂、投射性認同、理想患或妖魔化、恍惚、多重身份認同轉換、去人格化、精神麻木等特徵,而這些特徵不只是精神疾病的特徵,也常是使精神疾病持續下去的原因。

工作者在關係裡試著理解對方,他們的內外在到底在幹嘛?明明事情就已經過去了,但似乎那些心理正在發生的動作、對個體的影響以及災難下應急保護用的症狀並沒有結束,持續在產出運作(雖然這在旁人看來幾乎就是想太多),但過往的心理學家大老們觀察歸納,對此用神話創作來指稱,這些對於受傷相關的夢境與幻想中的各種神話意象。而這些意象雖然看起來荒誕恐怖,但卻被發現有一定的規律、意涵與功能性,來間接反應,提供當事人與工作者理解悲劇的途徑。這些由經驗為元素構成的聚合物會人格化成為一種可怖的意象,我們通常可以視為一個人他的內在心靈對於其自我古老防禦操作的描繪。

這些自我描繪的內容,是用象徵襄助療癒的過程,有些人可以透過走入經驗,從更深入的理解,經驗療育逐漸恢復來重新找到力量;有些人則因為碎得比較徹底,需要更多的重建練習,在這個建構的過程,保持醒覺,重新建構新的關係:不論是對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或是生活的目標、方式與人際關係。

回來講一點這些內在心靈對於其自我古老防禦操作的描繪,最常見的是會裂開變成對立二元的型態,一個會很退化得很天真可愛幼小;另一部分會快速催熟前行。

對於經驗這個退行的部分,再經驗時常會有一種強烈的羞恥感浮現,催熟的部分會攻擊跟指責其的幼小及不該,但現實生活層面似乎又常受到這個部分干擾(個體覺得對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而有些時候我們卻也能發現這塊退行的部分源源不絕流出的另一種自發性與動力。

需多人使用不同的名詞來描述這段歷程的工作,陪伴他重新長大、或是經驗到安全感作為一個替代抒發面對未知承受負面經驗移轉的替代(就像是小被被?)、或內在小孩甚麼的。在閱讀敘事治療時,這讓我想到的是麥可懷特用地方性的知識被重新安排重要層級,逐漸上升的經驗。簡而言之,退行的部分實則是被保護的自性,是很重要的部分。

這些對於心靈的原型自我照顧系統的理解,闡述他們如何呈現並在保護退行的部分使得其得以倖存一事上做功。而這個翻譯是很美妙的,主要是這包含了聖秘的特色,神話創作結構裡令人敬畏的特色。

對於聖秘的體驗與詮釋每個人也不同,聯想自己的經驗,只能說一開始真的是極度恐懼差點沒被嚇死。但後來想想,也在幾次印象深刻的夢境與超自我的經驗裡經驗到不同的樣貌,反應內在不同進程底下的變化。

回過頭來,所以人為甚麼要做心靈的整理?很大部分是因為原本要用來抵禦進一步創傷的防禦措施,成為防止個人在世界中做事情,做任何直接(甚至輕率地表達)都會產生抗力。即使人活著,但他沒有辦法創造性的生活

想反的,透過心理諮商/治療,使得人可以創造性的生活,避免陷入週期性的、強迫性的重複,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在這種以創傷範示為理解及工作重點的角度提供工作者一種堅定的立場,那些被標籤為異常的反應與特徵其實是自然的現象,若不介入,就順著逐漸導向自然的結果。



參考資料:創傷後的內在世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4/05/05
星子老師~(舉手)請問「透過心理諮商/治療,使得人可以創造性的生活,避免陷入週期性的、強迫性的重複,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假設以伴侶為例,陪伴的效果是否也可能達到像介入一樣,重拾「創造性的生活」呢?很好奇這是一種現象,還是必須透過心理諮商/治療,才能抵達的結果呢~?
星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06
閒人|Kuiza 叫我星子就好~我也僅是記錄下我的學習跟思考,我們可以一起分享討論這些文字與生命經驗的連結跟反思~我覺得這是滿棒的問題,但我想我只能跟你分享我對於這些命題的思考,這很多混雜了我的生命經驗,所以我想這更多是一種經驗與反思的交流,而不是標準或正解。第一個可以分享的是,對於當事人來說,關係構成了他的生活,與諮商師的關係、與另一半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那對他來說,在什麼時候比較可以開啟創造性的生活狀態;又在什麼時候容易陷入週期性的、強迫性的重複呢?
avatar-img
星子的沙龍
80會員
100內容數
保留想空想縫的想像,即使是不太主流的任性也無妨。
星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0
歲末年初,尋覓臺北一處靜謐的咖啡館,貓妝自家烘焙咖啡館以其獨特的貓咪陪伴、精緻咖啡與甜點,以及二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成為許多人心中溫暖的停靠站。本文分享了作者在貓妝的體驗,以及與店長飄關於堅持理想的對談,帶出在繁忙生活中尋找平靜與自我的深刻意涵。
Thumbnail
2024/12/30
歲末年初,尋覓臺北一處靜謐的咖啡館,貓妝自家烘焙咖啡館以其獨特的貓咪陪伴、精緻咖啡與甜點,以及二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成為許多人心中溫暖的停靠站。本文分享了作者在貓妝的體驗,以及與店長飄關於堅持理想的對談,帶出在繁忙生活中尋找平靜與自我的深刻意涵。
Thumbnail
2024/04/06
清明時節是與逝者重啟連結的時刻,我們透過思念及隱密的對話,保有重要的關係和價值,以及關係裡對應的自我。碰上大地震,東倒西外的亂成一團,家裡瞬間變得像達利的畫,一面整理家裡,一面整理自己。生活愈難的時候,我們就愈需要文學,是時候再讀點新書了。
Thumbnail
2024/04/06
清明時節是與逝者重啟連結的時刻,我們透過思念及隱密的對話,保有重要的關係和價值,以及關係裡對應的自我。碰上大地震,東倒西外的亂成一團,家裡瞬間變得像達利的畫,一面整理家裡,一面整理自己。生活愈難的時候,我們就愈需要文學,是時候再讀點新書了。
Thumbnail
2024/01/26
  停了一陣子,回到生活裡忙,埋首於工作中,一下就要過年。過年像一種重新開始的界碑,可以清楚地把過往滯留於過去的線,在斷捨離後只留下記憶,原以為記憶可能是刻骨的,隨著年紀漸長,才發現自己低估了時光。隨著過年將至,許多的未完想在年前了卻,感覺還是得寫點什麼,也算給這年的我們一個交代。   
2024/01/26
  停了一陣子,回到生活裡忙,埋首於工作中,一下就要過年。過年像一種重新開始的界碑,可以清楚地把過往滯留於過去的線,在斷捨離後只留下記憶,原以為記憶可能是刻骨的,隨著年紀漸長,才發現自己低估了時光。隨著過年將至,許多的未完想在年前了卻,感覺還是得寫點什麼,也算給這年的我們一個交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代際創傷是無論男女老少都需要面對的挑戰,透過實踐以及心靈成長的方式來應對過去的創傷,並轉化為力量。
Thumbnail
代際創傷是無論男女老少都需要面對的挑戰,透過實踐以及心靈成長的方式來應對過去的創傷,並轉化為力量。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我們遇到創傷時,命名這個痛苦並瞭解創傷反應的類型、影響以及依附障礙,內心被禁聲、被忽略的部分就得到了支持和認可。在無法命名經驗的情況下,創傷就像無名孤魂一般飄盪潛抑,但一旦給予名字,便能從黑暗中召喚回來。
Thumbnail
當我們遇到創傷時,命名這個痛苦並瞭解創傷反應的類型、影響以及依附障礙,內心被禁聲、被忽略的部分就得到了支持和認可。在無法命名經驗的情況下,創傷就像無名孤魂一般飄盪潛抑,但一旦給予名字,便能從黑暗中召喚回來。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最近發生很多的事件,讓我們了解到,許多創傷的問題,也吵的沸沸揚揚! 到底要花多少時間、金錢,我們才走的出來所謂的經歷,那對每個人來說,程度大小,是無法用說的,可以過了就算,像有些人很敏感,他就會像是陷在一個深淵裡,叫天天不應 叫地地不靈,讓人一直深在苦處裡,看別人只覺得又沒什麼,但對很多創傷的人來
Thumbnail
最近發生很多的事件,讓我們了解到,許多創傷的問題,也吵的沸沸揚揚! 到底要花多少時間、金錢,我們才走的出來所謂的經歷,那對每個人來說,程度大小,是無法用說的,可以過了就算,像有些人很敏感,他就會像是陷在一個深淵裡,叫天天不應 叫地地不靈,讓人一直深在苦處裡,看別人只覺得又沒什麼,但對很多創傷的人來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尋找自我療癒力量的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低潮期所經歷的挫折感和沉迷於社交媒體的過程,以及如何透過書寫和閱讀來梳理情緒和填補內心的傷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尋找自我療癒力量的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低潮期所經歷的挫折感和沉迷於社交媒體的過程,以及如何透過書寫和閱讀來梳理情緒和填補內心的傷痛。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