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同事A給我一個大膽的想法我覺得很有趣。
由於我們在架設伺服器事宜,想要建立目前測試資料與產線工作資料的WIP收集。
所以前端要規劃介面,中間要研究通訊界面,後端要研發資料庫介面多方對接。
還別提到說公司其實沒有要幫你規畫這段網路的安全流量,希望全部外包出去,這樣大家輕鬆又安全。
他看我連續下去炙熱的產線多天還搞不定,開始過來問我說怎麼搞那麼久。
比較困難的那個測試專案他都已經測試完了,我怎麼還沒搞好?
我向他解釋了整段架構以後他就說,反正對接界面全部都是你寫,為什麼你不用一個網路硬碟搞定就好?
假想全部的工站都要收集設備資訊,所以每個工站都會有一台電腦來進行資料收集上傳的動作。
這個資料上傳的程式介面是我寫的,存取端把它想成是在雲端硬碟就好。
所以就形成了多台工站當伺服器主機,每台工站都存取同一個網路磁碟的概念。
這樣就搞定了前端後端收集資料的問題。
我本來快被他說服了,也在推演這樣的可能性的時候,隨口我問了一句:
那手機端或是網站端我要登入系統的話,要讓這些客戶怎麼存取資料?
他們用手機端再建立一個伺服器嗎?
於是我們兩個就被點通了,這樣好像要做更多的事情...
各種伺服器共用同一個硬碟,不是夢想是一種新方式。
這一點我覺得很大膽,我也曾在腦中曾經想過這件事情。
只是沒有付諸行動去想好整個架構,一開始就覺得不行而已。
這就是先入為主的概念,所幸我的同事們都能給我許多大膽的想法,讓我也有更多的大膽的想法來刺激主管。
其實我把東西建立完畢以後,初期對接只是手機問API顯示而已。
最終目標是想要本地端建立LLM之後讓他們用API直接問答生成表單就好。
反正慢慢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