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AI指引全解析:創作者必看!搞懂AI著作權、風格模仿與法律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生成式 AI 浪潮來襲,創作者們既興奮又焦慮~~

AI 創作的著作權歸誰?AI 模仿我的風格算侵權嗎?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作品?

別擔心,台灣文化部和資策會科學法律研究所合作研擬並在2025年8月1日發布的文化藝術應用生成式AI指引提供了清晰的官方觀點。這份指引雖不具法律強制力,卻是我們在 AI 時代航行的燈塔,幫助大家趨吉避凶。接下來深入解析這份指引的三大核心重點,並針對個人創作者整理具體的自保手冊。

早年也有因為工作曾跟科法所合作一年左右,他們一向專業,這份指引真的寫得滿好懂的,不會太艱深,也推薦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仔細看看。文化藝術應用生成式AI指引
raw-image

核心重點快速看

以下先將「AI訓練資料侵權」、「AI模仿風格」、「AI作品著作權」、「如何自保」等四個面向,結合這份指引的觀點與創作者應對策略,整理成核心重點表格供大家參考:

raw-image

重點一:AI 的學習資料來源,我會被告侵權嗎?

生成式 AI 的強大來自於「學習」海量資料,但這個過程在法律上存在「重製」的風險。

  • 核心風險:未經授權的「重製」 指引點出,AI 訓練模型時,會複製(重製)網路上受著作權保護的圖片、文字。若AI公司未獲授權,且不符合著作權法中「合理使用」的規定,就可能構成大規模侵權。即使作品公開在網路,也不等於同意被用來訓練 AI。
  • 人格權風險:肖像與聲音 若訓練資料包含個人肖像或聲音,可能侵害《民法》中的人格權(如肖像權),特別是利用深偽技術(Deepfake)進行創作,更可能觸法。
著作權法第3條重製:指以印刷、複印、錄音、錄影、攝影、筆錄或其他方法直接、間接、永久或暫時之重複製作。

✅創作者自保清單 (資料蒐集端)

  • 優先使用開放授權:盡量選用以 Creative Commons「CC0」、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OGDL」等條款開放公眾使用的資料集。
  • 明確的二創或者重製請確認取得授權:使用明確的素材時,請務必點進去授權頁檢視,使用時請符合授權頁所提供的合理使用範圍(如CC-BY等),或者另洽創作者。
  • 尊重網站防護:不要試圖破解或規避網站所有者用 robots.txt 等方式表達的「拒絕爬取」聲明。
  • 身為權利人,你可以
    • 明確聲明:在你的作品旁加註「禁止用於AI訓練」等文字。
    • 技術保護:採用加密、限制存取,或研究如 Glaze、Nightshade 等防止AI學習的工具

重點二:AI 模仿我的風格算抄襲嗎?

「AI 畫出我的風格怎麼辦?」這是最多藝術家的焦慮。指引依據著作權法給出了清晰界線。

  • 法律原則:「思想/表達二分法」 台灣《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創意的「具體表達」,而非抽象的「思想、概念或風格」。
    • 受保護:一個具體設計的角色,如「龍貓」本身的外觀。
    • 不受保護:一種抽象的畫風,如「吉卜力風格」的溫暖色調與筆觸。
  • 結論:單純模仿風格,通常不侵權 若你只是下指令要求 AI 生成「某某風格」的圖片,只要沒有直接複製特定角色的具體表達,通常不容易構成著作權侵權。
  • 注意!公平交易法風險 即使著作權上不侵權,但若你在銷售或宣傳時標註「吉卜力風格」、「宮崎駿監製」等字樣,意圖讓消費者誤以為你的作品與名家有關,就可能觸犯《公平交易法》的「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之表示」。
  • 避免模仿特定人物的聲音與形象:如果你透過指令要求AI模仿特定人的外貌、聲音或創作風格,即使這些特色本身不屬於著作權保護範圍,但也可能侵害該人的人格權(如肖像權、聲音權);指引建議,除非確定符合合理使用或已取得授權,最好不要輸入這類提示。

✅ 創作者自保清單 (風格模仿端)

  • 不要用他人作品當「素材」要求AI改作:直接上傳他人受保護的作品,要求 AI 進行風格轉換,這涉及「重製」與「改作」,侵權風險極高。
  • 誠實標示:在公眾或商業用途時,清楚標註哪些部分由AI生成,避免讓觀眾誤以為是某名家作品,這也能有效降低違反《公平交易法》或《消費者保護法》的風險。

重點三:AI 生成的作品,著作權到底歸誰?

這是所有創作者最關心的問題,指引的核心標準是:「人類實質創意投入」

  • 純AI生成 = 無著作權 若你只是輸入簡單指令(例如:「一隻在星空下的貓,梵谷風格」),由 AI 全自動生成,那這個生成物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因為 AI 不是「人」,其產出缺乏「人類精神創作」要素。
  • 人機協作 = 享有著作權 當你將 AI 作為「工具」(像畫筆或相機),並在過程中投入足夠的智慧與創意,最終的作品可以享有著作權,且權利歸屬於投入創意的「你」。

✅如何才算「實質創意投入」?

法院認定創作性的門檻不高,但絕非只下個指令而已。以下情況越能證明你的投入:

  1. 創意的選擇、安排與組合:從 AI 生成的大量結果中,如果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挑選、編排,組合成一本漫畫、畫冊或書籍。這可能構成受保護的編輯著作
  2. 大幅度的後製與修改:將 AI 生成圖當作「素材」,再用 Photoshop 等工具進行大量繪製、修改,使最終作品樣貌取決於你的藝術決策。
  3. 複雜的指令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透過一連串精密、反覆修正的指令,引導 AI 生成高度符合個人獨特美學的結果,展現由人類主導的清晰創作意圖。

如何證明你的「人類投入」?-創作者自保手冊

在未來的爭議中,「舉證」是關鍵,如果是重要的創作,請務必建立你的證據鏈。

  • ✅ 記錄一切過程
    • 保存所有版本的 Prompt 指令與修改紀錄。
    • 對工作畫面進行螢幕截圖或錄影。
    • 儲存所有中間版本與最終成品。
    • 為你的創作選擇與修改過程加上文字註解,解釋「為什麼」。
  • ✅ 選擇有紀錄功能的平台
    • 盡量使用會自動保存生成歷史、附帶時間戳的 AI 服務。
  • ✅ 主動標示與揭露
    • 指引強烈建議,清楚標示作品由 AI 生成,這能降低法律風險,並建立與觀眾的信任。
  • ✅ 保護你的原創作品
    • 詳閱平台條款:上傳作品到社群平台前,確認其服務條款是否允許他們將你的內容用於 AI 訓練。
    • 善用合約:在委外或合作契約中,明確約定作品是否可用於訓練 AI,特別是針對配音員的聲音權。

結論:別怕 AI,成為駕馭它的「創意總監」

文化部的 AI 指引為創作者點亮了一盞燈塔。它告訴我們,AI 始終是工具,而作品的靈魂源於人的創造力

在 AI 時代,藝術家的角色正逐漸從「技術執行者」演變為「創意總監」——AI是畫筆、是工具,提出願景、定義美學、賦予故事意義的人更為重要;只要我們理解規則、善用工具、產生創意並主動保護自己,就能駕馭這股力量,開創新的藝術可能。


常見問題 (FAQ)

以下幫大家整理指引中我覺得比較重要的FAQ。

Q1:只下一個關鍵字,AI 生成的作品著作權是我的嗎?

A1:很可能不是;根據指引,僅提供簡單、抽象的指令,普遍被認為不構成「實質創意投入」,因此生成物無法取得著作權。

Q2:要如何證明自己有「實質創意投入」?

A2:重要創作最好能完整記錄創作過程,包括所有版本的指令、大量的後製修改截圖、對生成結果的挑選與編排思路等。證據越詳細,越能證明你的創意貢獻。

Q3:有人用 AI 模仿我的畫風並拿去賣,我該怎麼辦?

A3:單純「畫風」模仿,難以用《著作權法》提告。但如果對方在宣傳時,使用你的名字或暗示與你有關,讓消費者混淆,你或許可以從《公平交易法》的不實廣告或仿冒表徵等角度尋求法律途徑。

Q4:拿別人的照片用 AI 轉成不同風格,這樣合法嗎?

A4:不合法風險極高。這個行為直接涉及對他人著作的「重製」與「改作」,除非符合學術研究等「合理使用」的極少數情況,否則極易構成侵權。


延伸閱讀

文化藝術應用生成式AI指引專區—中華民國文化部,2025-08-01。

文化部提出文化藝術應用生成式AI指引,說明生成式AI應用潛在風險—iThome,2025-08-01

AI生成圖像如何取得著作權保護?美國著作權局最新報告:證明人類創意為主導、AI為輔助—蔡昕縈(Tsai, Hsin-Ying),Artouch ,2025-02-19

助力藝文創作因應AI應用 資策會科法所協助草擬指引—中央社,2025-08-04


透過Podcast收聽與了解本文內容

Sound On 、KKBOX & Spotif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維那思的異想世界
8會員
93內容數
這裡分享維那思的日常與異想
2025/07/31
學習方式的革命來了!Google NotebookLM 最新「影片摘要」功能,能將你雜亂的筆記與長篇報告,一鍵變成 AI 旁白影片,讓你秒懂核心重點。想掌握這項提升效率的神器嗎?讓你輕鬆晉升為知識管理達人,快來體驗 AI 帶來的全新可能!✨
Thumbnail
2025/07/31
學習方式的革命來了!Google NotebookLM 最新「影片摘要」功能,能將你雜亂的筆記與長篇報告,一鍵變成 AI 旁白影片,讓你秒懂核心重點。想掌握這項提升效率的神器嗎?讓你輕鬆晉升為知識管理達人,快來體驗 AI 帶來的全新可能!✨
Thumbnail
2025/07/29
資訊爆炸讓你感到知識焦慮嗎?這篇文章將帶你實作,整合 NotebookLM、Gemini、Gmail 等 Google 工具,打造一個專屬於你的「AI 個人知識大腦」。學習一套從「捕捉靈感、深度思考,到高效輸出」的完整工作流,告別資料散落、學後就忘的窘境,蛻變為一個高效且富有創意的知識創造者!
Thumbnail
2025/07/29
資訊爆炸讓你感到知識焦慮嗎?這篇文章將帶你實作,整合 NotebookLM、Gemini、Gmail 等 Google 工具,打造一個專屬於你的「AI 個人知識大腦」。學習一套從「捕捉靈感、深度思考,到高效輸出」的完整工作流,告別資料散落、學後就忘的窘境,蛻變為一個高效且富有創意的知識創造者!
Thumbnail
2025/07/25
人工智慧(AI)的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權力格局。在這場變革的浪潮之巔,川普政府於7月23日正式公布了長達28頁的《贏得競賽:美國的AI行動計畫》(Winning the Race: America's AI Action Plan),本文將重點解析這個計畫的三大支柱與對台灣的影響為何?
Thumbnail
2025/07/25
人工智慧(AI)的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權力格局。在這場變革的浪潮之巔,川普政府於7月23日正式公布了長達28頁的《贏得競賽:美國的AI行動計畫》(Winning the Race: America's AI Action Plan),本文將重點解析這個計畫的三大支柱與對台灣的影響為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其實作為創作者,對於AI創作,有時會思考會不會被AI取代之類的,那要怎麼增加不可取代性,我自己目前是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當個紀錄一下,也歡迎大家提出看法 那常常會說增加獨特性,那要怎麼達成,我自己目前有想到幾點方法
Thumbnail
其實作為創作者,對於AI創作,有時會思考會不會被AI取代之類的,那要怎麼增加不可取代性,我自己目前是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當個紀錄一下,也歡迎大家提出看法 那常常會說增加獨特性,那要怎麼達成,我自己目前有想到幾點方法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關於「設計創作」和「AI」相關的內容,並且幫大家附上了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關於「設計創作」和「AI」相關的內容,並且幫大家附上了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
Thumbnail
有價創作者 作為有價創作者,建立線上個人品牌並與讀者互動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時也需要注意自我保護,以確保網路安全和隱私。現代的網路社會越來越發達,很多訊息在不注意的時候就會洩漏。所以作為創作者必須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以防止被人陷害而無法自救。 隱私設置: 仔細檢查並調整部落格和社交媒體平台的隱私
Thumbnail
有價創作者 作為有價創作者,建立線上個人品牌並與讀者互動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時也需要注意自我保護,以確保網路安全和隱私。現代的網路社會越來越發達,很多訊息在不注意的時候就會洩漏。所以作為創作者必須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以防止被人陷害而無法自救。 隱私設置: 仔細檢查並調整部落格和社交媒體平台的隱私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創作邦創作邦精選工具資源-第 35 期,我們每週分享創作邦精選的工具資源合集,從設計資源、AI 工具、生產力工具、影像後製等等內容都涵蓋,如果你想找好用資源或工具,追蹤我們的內容準沒錯。
Thumbnail
創作邦創作邦精選工具資源-第 35 期,我們每週分享創作邦精選的工具資源合集,從設計資源、AI 工具、生產力工具、影像後製等等內容都涵蓋,如果你想找好用資源或工具,追蹤我們的內容準沒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