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別人告訴你做不到:從《當幸福來敲門》看見夢想與幸福的真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別讓別人告訴你你做不到什麼事。即使是我也不行。你有夢,就要去守護它。」

——《當幸福來敲門》Chris Gardner 對兒子說的話 

在電影院第一次看《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時,我正經歷人生中一段最灰暗的日子。像一股巨浪將我吞沒。而螢幕上的 Chris Gardner,彷彿在用他的生命演出替我發聲——「我沒有錯,只是我太努力活著。」 

這部電影不只是勵志,它深深觸碰了我心中那塊與父母關係密切相關的創傷。Chris 是一位幾近破產的單親爸爸,他帶著兒子在街頭流浪,為了得到證券公司的工作實習機會,一邊努力銷售醫療器材,一邊照顧年幼的兒子。那些場景讓我潸然淚下的,不只是他在地鐵廁所抱著孩子睡覺,而是他在兒子面前,永遠維持「我沒事」的樣子。 

那一幕幕,看似是電影,其實也是很多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真相縮影。多少父母在孩子面前強顏歡笑、多少孩子從小就懂事過了頭。那不是成熟,而是一種過早的情感壓抑。 

父母與孩子,都在學習成為彼此 

我想到我的父親。他一輩子都很努力,卻幾乎沒和我說過「我愛你」;我也從來沒勇氣告訴他,「我好希望你陪我多一點。」長大後我才明白,那不是他不愛我,而是他不知道該怎麼愛。他可能也從未被愛好好對待過。 

電影中有一段,Chris 帶著兒子玩籃球,小男孩說:「我以後也想當籃球選手。」Chris 出於現實的壓力潑了孩子冷水:「你可能不會打得那麼好……」小男孩頓時失望。而 Chris 很快自我修正,對他說出那句令人動容的經典台詞:「別讓任何人對你說你不行,包括我在內。」 

這一刻我淚流滿面,因為我想起童年的自己,也許曾無數次聽見:「你這樣不行」、「你怎麼這麼沒用」、「你將來做不了什麼大事」這些語言,成為潛意識中的信念,綁住我追夢的腳步。原來,我們要原諒的,不只是說出這些話的大人,也包含那個一直相信這些話的自己。 

幸福不是結果,而是一種選擇 

《當幸福來敲門》的英文片名是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片尾那段文字特別指出,美國獨立宣言中提到的「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中的「pursuit」,不是保證幸福會來,而是允許你去追求幸福。 

這讓我省思,我過去是不是太習慣等待幸福自己來敲門?我是不是把太多幸福的權利,交給別人決定?等工作穩定了、等家人健康了、等我夠好了……我才能快樂。可是電影中的 Chris 在一無所有、沒有家、沒錢吃飯的時候,依然選擇不放棄。不是他不怕,而是他知道,他不能倒下,因為他要給孩子看到希望的樣子。 

這樣的堅持與信念,在我心中點燃了一個新的火光。我開始學習練習從小事中創造快樂,不再等待誰來給予,也不再依附某個成就或關係。 

在「追尋」裡,我們找回自己 

當我再次回顧這部電影,我意識到:「幸福」從來不是終點站,而是每一次你跌倒還願意站起來,每一次你被否定還願意相信自己。 

Chris Gardner 最終得到那份證券公司的工作,但真正的成就感,不是來自那張合約,而是來自他在極端困境中,依然選擇成為一位溫柔堅定的父親。 

我們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無論你現在的處境多麼艱難、內心多麼疲憊,這部電影會告訴你:「你值得被幸福對待,但那份幸福,要從你選擇不放棄的那一刻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tty Chen的沙龍
10會員
105內容數
Betty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6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讓我們更完整。本文鼓勵讀者相信自己正在走的路,即使迷惘、徬徨,也是通往更認識自己的過程。那些曾以為的錯誤選擇,其實都是珍貴的禮物,讓我們學會成長與自我和解。 未來的你,將會感激現在努力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8/06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讓我們更完整。本文鼓勵讀者相信自己正在走的路,即使迷惘、徬徨,也是通往更認識自己的過程。那些曾以為的錯誤選擇,其實都是珍貴的禮物,讓我們學會成長與自我和解。 未來的你,將會感激現在努力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8/03
本文分享一位作者照顧失智母親的心路歷程,從初期崩潰、質疑到最後學習「愛而不執著」、「陪伴而不迷失」的轉變過程。文中闡述失智症不僅是記憶的喪失,更牽涉到親情連結的崩解,作者如何在照顧的過程中找到內在平靜與力量,並鼓勵其他照顧失智親人的讀者,你並不孤單。
Thumbnail
2025/08/03
本文分享一位作者照顧失智母親的心路歷程,從初期崩潰、質疑到最後學習「愛而不執著」、「陪伴而不迷失」的轉變過程。文中闡述失智症不僅是記憶的喪失,更牽涉到親情連結的崩解,作者如何在照顧的過程中找到內在平靜與力量,並鼓勵其他照顧失智親人的讀者,你並不孤單。
Thumbnail
2025/08/03
本文探討生命中等待的意義,鼓勵讀者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保持耐心和信任,持續自我成長,並相信機會終將到來。文章以一位朋友五年磨一劍的故事,以及對耐心、信任和自我準備的反思,點出成功的關鍵並非急功近利,而是持續提升自我,在準備好的時刻迎接屬於自己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8/03
本文探討生命中等待的意義,鼓勵讀者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保持耐心和信任,持續自我成長,並相信機會終將到來。文章以一位朋友五年磨一劍的故事,以及對耐心、信任和自我準備的反思,點出成功的關鍵並非急功近利,而是持續提升自我,在準備好的時刻迎接屬於自己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每次看俄罗斯的电影都感觉到那种冷静的叙事风格背后蕴藏着炽热的能量,这部《寻找幸福的起点》亦不例外,据悉,这部电影改编自新闻真实事件,可见俄罗斯当下仍然严峻的阶级差距,青少年权益保障问题。和一般以儿童为题材的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并未以“千里寻母”作为噱头,来俘获观众的情绪,而是以一个孩子般的
Thumbnail
每次看俄罗斯的电影都感觉到那种冷静的叙事风格背后蕴藏着炽热的能量,这部《寻找幸福的起点》亦不例外,据悉,这部电影改编自新闻真实事件,可见俄罗斯当下仍然严峻的阶级差距,青少年权益保障问题。和一般以儿童为题材的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并未以“千里寻母”作为噱头,来俘获观众的情绪,而是以一个孩子般的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狼的孩子雨和雪」這電影,這一套已經是2012年的動畫電影,我是最近才有機會看。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狼的孩子雨和雪」這電影,這一套已經是2012年的動畫電影,我是最近才有機會看。
Thumbnail
曾經,我感受過孤單。那時的孤單,我感覺到自己內心的弱小。那時的孤單,是一種負面情緒。 ​ 現在,我偶爾察覺到孤單。現在的孤單,我卻感到是一種自由。現在的孤單,我不會再與負面情緒連接,並且已經開始享受。 ​ ​
Thumbnail
曾經,我感受過孤單。那時的孤單,我感覺到自己內心的弱小。那時的孤單,是一種負面情緒。 ​ 現在,我偶爾察覺到孤單。現在的孤單,我卻感到是一種自由。現在的孤單,我不會再與負面情緒連接,並且已經開始享受。 ​ ​
Thumbnail
在河內旅行時,接到日前申請的歐洲電影碩士學程的通知,沒有獲得獎學金;過了幾日,又收到備取自費生的通知。 一陣驚喜之後陷入猶豫:能如願去歐洲留學圓我的電影夢似乎很夢幻,但值得我花掉畢生積蓄去圓一個夢嗎?至少我在完全沒有相關訓練和經驗下獨立拍了兩支短片去申請,通過了第一階段、獲得入學資格,證明了自己是
Thumbnail
在河內旅行時,接到日前申請的歐洲電影碩士學程的通知,沒有獲得獎學金;過了幾日,又收到備取自費生的通知。 一陣驚喜之後陷入猶豫:能如願去歐洲留學圓我的電影夢似乎很夢幻,但值得我花掉畢生積蓄去圓一個夢嗎?至少我在完全沒有相關訓練和經驗下獨立拍了兩支短片去申請,通過了第一階段、獲得入學資格,證明了自己是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日常的完美不是每天都沒有瑕疵,而是當有了超出預期的事件時,能夠用妥善的方式面對,然後處理,再把今天的事情留在今天,明天依舊是完美的開始。
Thumbnail
日常的完美不是每天都沒有瑕疵,而是當有了超出預期的事件時,能夠用妥善的方式面對,然後處理,再把今天的事情留在今天,明天依舊是完美的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