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淨土
然而淨土思想從自心清淨到人間淨土,是印順導師至聖嚴師父經歷多年的思想構建與人間佛教的實踐成果,彙集的是許多高僧苦心究研的精淬。
如從心淨到土淨,印順導師重視“三心”的培養。
這“三心”是以 菩提心追求成佛的願望。 慈悲心幫助眾生離苦的樂。 空性見為平衡兩者的樞機。 印順導師更在 《人間佛教論集》提出三個主軸。 「人」做為人間佛教的主體代表。 「菩薩」做為修行典範。 「佛」做為人菩薩行的最終成果。 由「人,菩薩,佛」三個階級,意謂著人發心修菩薩行,由學菩薩行圓滿而成佛,這樣的藥方使得五濁世間轉成了佛在人間。
聖嚴師父則因成立了僧團,特重淨土的實踐,以三大教育、四種環保、心五四、心六倫,來淨化個人的身心與社會環境的淨化與統一。
且在《學術論考》中云: 「釋尊所說佛法,化導世間,使得人間逐步淨化,淨化人間的方法,便是十善法,又名十善業道。修此十善,能獲現世利益,能致後世福報,現世淨化身心,後世人天果報,乃至成無上菩提。」 (十善業道即從行為上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從語言上遠離妄語(說謊)、兩舌(挑唆)、惡口(語言粗俗)、綺語(花言巧語);從思想上遠離貪慾、瞋恚、愚痴。離此十種惡業,就稱之。)
從這裏我們可以這樣比喻,印順導師是開出的藥方與藥名,而聖嚴師父則是再告訴我們每一味藥的分量及焙製方法。這也是大乘佛法的精神,既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是將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達至統一,由自心淨土擴至人人心淨的完成,即「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又是「西方淨土,我心本具」的(出於《摩訶止觀》)。所以淨土思想的重點,不止是理想中的佛國世界,而更在乎達至淨土中的德行與修業及融通內外的和平。因而在延壽禪師所著的《萬善同歸集》裏認為淨土在心中,而從佛教所宗的理事圓融來看“心淨土”是理、“西方淨土”是事,兩者都是存在的,如果認為只有唯心淨土,沒有西方淨土,這是執理棄事,是一種偏見和執著。只有以心中的理圓成西方淨土ㄧ事,達到理事圓融,才是真正闡明了淨土思想的實義。
所以如《佛說彌勒大成經》
「其土安穩,無有怨賊劫竊之患,城邑聚落無閉門者,亦無衰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饉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如子愛父,如母愛子,語言謙遜,皆由彌勒慈心訓導,持不殺戒,不噉肉故,以此因緣,生彼國者,諸根恬靜,面貌端正,威相具足,如天童子。」 所述之無災無難、父慈子孝、常素戒殺、相好恬靜的佛國淨土是要讓處在穢土中的眾生,離錯誤的認識,離罪惡的行為,離染汚的劣跡。以「淨」達真善美的統一,超越世俗得到真理。
西方淨土絕不是虛無飄渺的幻象,佛菩薩營造這樣ㄧ個世界,是因人本具佛性,清淨無染,皆有如來智慧可以事理圓融,淨土思想實是我佛慈悲賜予眾生的解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