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三藏-相應部7.21 💠 Saṅgārava-suttaṃ(桑格拉瓦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佛陀法語 | 關於淨化

佛陀法語 | 關於淨化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 在舍衛城中,住著一位名叫「Saṅgārava(桑格拉瓦)」的婆羅門,他相信水可以淨化他的心靈,所以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會去河邊洗澡,以清洗他所造下的惡業。 那時阿難尊者一大早著衣持缽,前往舍衛城托缽乞食,然後在用餐完畢之後,前往佛陀所在的修行處,站在佛陀身邊,請求佛陀: 「世尊,在舍衛城中,有一位名叫桑格拉瓦的婆羅門。他認為清水可以淨化內心,所有每天早晚都會去河邊沐浴。請您出於慈悲,前去看看他。」 佛陀默然允諾阿難尊者的請求。 然後,在某日的早晨,佛陀著衣持缽,前往桑格拉瓦的住處。 抵達之後,他與桑格拉瓦互相寒暄問候後,便在準備好的座位上坐下。 佛陀問桑格拉瓦: 「婆羅門啊!聽說,你認為水可以淨化內心,所有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會到河邊去沐浴,這件事是真的嗎?」 桑格拉瓦回答: 「喬達摩尊者,這是真的。」 佛陀又問: 「你是基於什麼理由,認為水可以淨化內心呢?」 「喬達摩尊者,我是這麼想的。早上我所做的任何行為,到了傍晚,去河邊洗澡後,就可以全部隨身上的髒污被水帶走。同樣,晚上我所做的任何行為,到了早晨,去河邊洗澡的時候,也可以隨著污垢,讓河水一併帶走。我就是以這種方式在修行的。」桑格拉瓦如此回答。 接著,佛陀說了一段偈言: Dhammo rahado brāhmaṇa sīlatittho 法如湖水有戒灘 Anāvilo sabbhi sataṁ pasattho 善者盛讚其清澈 Yattha have vedaguno sinātā 具智慧者入湖浴 Anallagattāva taranti pāran 渡達遠岸不濕身 聽完之後,桑格拉瓦立刻盛讚佛陀數次,並且請求成為佛陀的在家弟子,終生皈依。 ---- 這篇關於「法(水)才能淨化內心的污垢,帶來解脫」的偈言,同樣在『相應部7.9 Sundarika-suttaṃ(孫達利卡經)』出現,內容是一樣的。

當時印度社會中,有許多信奉以各式各樣方式修行的人,崇拜火祀的最多,其次就是『水淨』,接著還有模仿動物的行為。 這些多半與身體有關,因為即便到了現代社會,許多人也還是認為透過對這個身體做這些、那些,就可以帶來心靈的平靜、滿足或獲得修行成就。 然而,佛陀說,這個身體只是個過渡用的載具,修行人真正應該要努力的並不是在這個載具上下功夫,而是要努力向內探索,以期看到真正的實相『無常、苦、無我』,才有可能真正獲得解脫之樂。 而不是在輪迴中,反反覆覆同樣無法帶來成效的行為。 ---- 本篇的聞法者名叫Saṅgārava,在其他的經文中,也曾多次出現此名。 根據註釋書,有些是與本經中的奉行水淨法的婆羅門是同一人,有些則不是。 但這些並不影響經文為我們帶來的利益。 傳統上,幾個譯名有『僧伽羅婆(莊春江&蕭式球•譯)/ 散額樂窪(妙真居士•譯)』,我則使用比較現代易懂的字:桑格拉瓦,以方便記憶。 根據字典說明,此字並非複合字。 不過,為了加強記憶,我仍查詢到相近字: Saṅga,【陽】 附著,執著。 Gārava,【陽】 (虔誠)尊敬 由此可推論,這是個意義相當不錯的名字。 以中文的邏輯,或許可譯為『執敬』,意思是:執著於虔誠尊敬(的行為) 以上是個人學習經驗,僅供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陀的智慧寶庫
2會員
49內容數
透過學習巴利三藏的經藏、律藏、論藏,累積波羅蜜、藉佛法僧三寶之力,願早日解脫輪迴之苦。
佛陀的智慧寶庫的其他內容
2025/08/09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 有一位也是以行乞維生的婆羅門,前往佛陀所在的修行處,他們互相寒暄問候之後,這位婆羅門坐在一旁,向佛陀問道: 「偉大的喬達摩導師,我以行乞過活,你也是拿著缽和人乞討食物在維持生命,到底我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2025/08/09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 有一位也是以行乞維生的婆羅門,前往佛陀所在的修行處,他們互相寒暄問候之後,這位婆羅門坐在一旁,向佛陀問道: 「偉大的喬達摩導師,我以行乞過活,你也是拿著缽和人乞討食物在維持生命,到底我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2025/08/08
在舍衛城,住著一位奉養母親的婆羅門。 某日,他前往佛陀的修行處,抵達後,塌陷和佛陀寒暄問候,結帳做在一旁,問道: 「我想請問世尊,我是一位乞士,以正當的方式乞得食物,並用這些食物贍養我的父母。我這樣做,可以算是盡了做子女的義務責任嗎?」
Thumbnail
2025/08/08
在舍衛城,住著一位奉養母親的婆羅門。 某日,他前往佛陀的修行處,抵達後,塌陷和佛陀寒暄問候,結帳做在一旁,問道: 「我想請問世尊,我是一位乞士,以正當的方式乞得食物,並用這些食物贍養我的父母。我這樣做,可以算是盡了做子女的義務責任嗎?」
Thumbnail
2025/08/07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枸薩羅國境內的一個樹林之中。 某日,一些跟隨一位巴拉德瓦賈族姓的婆羅門修行的年輕學生,進入森林中撿拾柴火,看到了在樹下打坐的佛陀。 他們覺得非常驚訝,怎麼會有人在這麼恐怖、杳無人煙的森林裡,打坐得這麼安詳的人?!
Thumbnail
2025/08/07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枸薩羅國境內的一個樹林之中。 某日,一些跟隨一位巴拉德瓦賈族姓的婆羅門修行的年輕學生,進入森林中撿拾柴火,看到了在樹下打坐的佛陀。 他們覺得非常驚訝,怎麼會有人在這麼恐怖、杳無人煙的森林裡,打坐得這麼安詳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