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e of Us Is Lying》:或許該叫《All of Us Are Lying》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最近讀了一本有趣的英文小說《One of Us Is Lying》,讀完後,我甚至覺得書名該改成《All of Us Are Lying》。這本作品不僅懸疑緊湊,還蘊含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以下我在不爆雷的前提下,整理出五大亮點。

1. 懸疑十足的開場,瞬間抓住讀者 故事一開始便火力全開:五名看似毫無交集的高中生,在放學後的留校察看中,發生了一起過敏致命的意外。一個死者,四名嫌疑人——這樣的設定立刻讓人陷入謎團。作者將校園瑣事與謀殺案緊密結合,並讓事件在網路上迅速發酵,讀者一翻開書頁,就忍不住想追到真相。

2. 多視角敘事,讀者化身偵探 全書最大特色之一,是以四位青少年的第一人稱視角輪流講述。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秘密,所見到的真相只是全貌的一角。讀者必須像偵探般,從碎片化的敘述中拼湊線索。這種手法不僅增加了閱讀的投入感,也讓人更貼近角色的內心世界。

3. 角色鮮明,青春群像立體 四名主要角色表面上是校園刻板印象的縮影:模範生、運動員、邊緣人與校花。然而隨著情節推進,你會發現他們遠比外表複雜。作者讓角色在面對衝擊與壓力時逐步成長,讀者也因此更容易與他們共鳴。這種立體的人物塑造,使小說不只是懸疑故事,更是關於青春與自我探索的群像劇。

raw-image

4. 貼近時代的語言與文化 作者 Karen M. McManus 精準捕捉了現代青少年的語言與文化,對白中充滿網路世代的用語。例如:

  • low-key:低調地、有點。例:"I'm low-key obsessed with that new show."(我有點著迷那個節目。)
  • squad:指緊密的小圈子。雖然主角們起初是被迫聚在一起,但後來的關係發展,也能用這詞形容。
  • tea:指八卦或內幕。"Spill the tea." 就是「快爆料!」
  • ghosting:突然消失、不再回覆訊息,在書中甚至成為關鍵線索之一。 這些用語讓對白生動貼近真實,也為故事增加了鮮明的時代感,特別是在網路社交與八卦傳播的情境下。

5. 觸及深層社會議題 《One of Us Is Lying》不只是懸疑小說,還探討了網路霸凌、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園暴力、社群媒體的影響,以及人際信任危機。作者用一樁謀殺案揭露網路的黑暗面,讓人不禁思考:在資訊爆炸、真假難辨的時代,有多少人因為片面訊息而被誤解甚至傷害?

總結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兼具懸疑性與社會深度。不僅是破案遊戲,也是對現代人際關係與媒體生態的省思。或許,真正的謊言不只存在於故事情節中,也藏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裡——在社群媒體的濾鏡、在選擇性分享的真相、在沉默不語的瞬間。當我們習慣了美化、隱藏或迴避,究竟還能分清誰在說謊?到頭來,或許書名改成《All of Us Are Lying》才更貼近現實。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幹新芽沙龍
13會員
93內容數
每條步道都有它的特色,有的以美景獨領風騷;有的以聲音別樹一格;古樸渾然天成者有之;華麗精雕細琢者有之,端看行者如何徜徉其中,以之互動互融,必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時不時就會出現詩中有景,景中有詩的境界。古今詩人也可能跨過時空,與你共賞美景,互道胸懷!
老幹新芽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5
馬奎斯的《百年孤寂》無疑是世界文學中的瑰寶,讀完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這部小說表面上是一個家族六代的興衰史,但背後其實是對拉丁美洲歷史、社會、人性的深刻隱喻,甚至對生命意義的哲學叩問。全書以獨特的魔幻寫實筆法編織出夢幻與現實交錯的世界,以下我挑出五個最令我震撼的亮點,分享這趟孤寂卻絢爛的閱讀旅程。
Thumbnail
2025/08/05
馬奎斯的《百年孤寂》無疑是世界文學中的瑰寶,讀完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這部小說表面上是一個家族六代的興衰史,但背後其實是對拉丁美洲歷史、社會、人性的深刻隱喻,甚至對生命意義的哲學叩問。全書以獨特的魔幻寫實筆法編織出夢幻與現實交錯的世界,以下我挑出五個最令我震撼的亮點,分享這趟孤寂卻絢爛的閱讀旅程。
Thumbnail
2025/07/28
《F1》電影表面上是一場熱血沸騰的賽車盛宴,輪胎在柏油上尖叫,直線衝刺的引擎咆哮,每一圈都緊張到讓人屏息。但如果你只看到速度與碰撞,那你只是「外行人看熱鬧」;真正懂的人,看到的,是人生的每一場選擇、每一個節奏、每一次心流。 電影裡有一句簡單卻深刻的話:「那些只是---
Thumbnail
2025/07/28
《F1》電影表面上是一場熱血沸騰的賽車盛宴,輪胎在柏油上尖叫,直線衝刺的引擎咆哮,每一圈都緊張到讓人屏息。但如果你只看到速度與碰撞,那你只是「外行人看熱鬧」;真正懂的人,看到的,是人生的每一場選擇、每一個節奏、每一次心流。 電影裡有一句簡單卻深刻的話:「那些只是---
Thumbnail
2025/07/24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叫窮病。」——電影《我不是藥神》裡這句台詞,就像一把手術刀,直插現代醫療最疼痛的傷口。 近日新聞報導失智症新藥的一年療程,要價百萬,叫人心驚!劇中的藥價同樣讓人膽跳,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格列衛在中國賣到等同一個普通人十年的收入,而印度的仿製藥,卻只要百分之一的價格!
Thumbnail
2025/07/24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叫窮病。」——電影《我不是藥神》裡這句台詞,就像一把手術刀,直插現代醫療最疼痛的傷口。 近日新聞報導失智症新藥的一年療程,要價百萬,叫人心驚!劇中的藥價同樣讓人膽跳,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格列衛在中國賣到等同一個普通人十年的收入,而印度的仿製藥,卻只要百分之一的價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不但可以在《黃色臉孔》中看見美國是如何出版一本書,還能看見書出版後真正的戰場:社群推阿推,流量流量流量! 雖然我們早就知道沉迷社群的壞處,但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克制?如果你想找到原因,這本完全可以讓你警惕。看見社群現象如何造就一本大書、又會如何徹底毀掉一本書(或作者)。
Thumbnail
我們不但可以在《黃色臉孔》中看見美國是如何出版一本書,還能看見書出版後真正的戰場:社群推阿推,流量流量流量! 雖然我們早就知道沉迷社群的壞處,但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克制?如果你想找到原因,這本完全可以讓你警惕。看見社群現象如何造就一本大書、又會如何徹底毀掉一本書(或作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今社會人們對真相的態度,提到在這個速食、極短片充斥的時代,一切似乎只要被視為有趣,就能夠被原諒、接受為事實。文章文體偏向沉思,有些許負面情緒,但通過批判和自我反省。作者建議人們應該多向不同角度看問題,接受可能不同的真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今社會人們對真相的態度,提到在這個速食、極短片充斥的時代,一切似乎只要被視為有趣,就能夠被原諒、接受為事實。文章文體偏向沉思,有些許負面情緒,但通過批判和自我反省。作者建議人們應該多向不同角度看問題,接受可能不同的真相。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這次閱讀所得總結如下: 1. 書籍中若有能顛覆固有想法的”驚奇元素”,較易爭相傳誦,成為暢銷書。 2. 當一個個的人因為某些緣故心理形成某種一致性,就被稱為「群眾」,會表現出低智商、高自信、情緒化的特徵。 3. 陪審團由怎樣的人組成對最終判決影響不大,「群眾」容易被情緒煽動。
Thumbnail
這次閱讀所得總結如下: 1. 書籍中若有能顛覆固有想法的”驚奇元素”,較易爭相傳誦,成為暢銷書。 2. 當一個個的人因為某些緣故心理形成某種一致性,就被稱為「群眾」,會表現出低智商、高自信、情緒化的特徵。 3. 陪審團由怎樣的人組成對最終判決影響不大,「群眾」容易被情緒煽動。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