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多野結衣悠遊卡到《化身博士》:探討人性中的灰色地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5年,台北悠遊卡公司邀請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擔任公益悠遊卡封面人物,並設計「天使」與「惡魔」兩款造型。這項行銷活動引發台灣社會的熱烈討論,焦點除「物化女性」與對「未成年人不良影響」等公共倫理議題,更值得深思的是,當這款悠遊卡在發售後數小時內便全數售罄,大眾是否曾經反思,自己為何選擇「天使」或「惡魔」?

 

這場公共辯論的背後,正反映出一個更深層次的人性議題:我們是否習慣以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視角,來解讀複雜的人性?

 

為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可回溯至19世紀的蘇格蘭作家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於1886年出版的經典小說《化身博士》(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

 

故事背景設定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主角傑基爾博士(Dr. Jekyll)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醫生。他發明一種藥劑,能夠將他內心壓抑的邪惡本質具象化為海德先生(Mr. Hyde)。這個故事精準地捕捉人性中的衝突與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社會面具」與「原始本能」之間的拉扯。


圖片創作:Microsoft Copilot AI

圖片創作:Microsoft Copilot AI


 

《化身博士》的創作源於當時劇烈的科學與哲學變革。小說出版於潛意識、道德二元論等心理學理論新興的時代,作者史蒂文森深受進化論、犯罪心理學以及維多利亞時代社會對體面與潛在衝動之間張力的影響。小說中的人物原型,更是源自於白天是受人尊敬的市民、夜晚卻是竊賊的愛丁堡人布羅迪(Deacon Brodie小說中角色,改編於真實人物William Brodie 1741-1788),以及因毒殺妻子被定罪的教師尤金·尚特雷爾(Eugene Chantrelle)。史蒂文森透過這些真實案例,將人性中的光與影、善與惡,藉由小說角色呈現出其深度。

 

誠如古人所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成年人的世界鮮少非黑即白。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多半存在於難以定義的「灰色地帶」。

 

我認為,這種灰色地帶正是傑基爾博士的善良與海德先生的邪惡所共同構成的複雜人性本質。這點在近年學術界也得到呼應。2024年學術論文Moral Dualism and the Problem of Evil《道德二元論與邪惡問題》便檢視人類如何能夠在具備道德善良的同時,也故意傷害他人。

 

此外,Manju Shivran以佛洛伊德理論為基礎的研究Controlling Primal Instincts: Dr Jekyll and Mr. Hyde《控制原始本能:《化身博士》也探討人類如何壓抑原始衝動,以及在「渴望成為善良的人」與「潛意識中追求快樂、攻擊性與自我保存」之間掙扎的普世特質。

 

總結而言,從發行波多野結衣「天使」與「惡魔」悠遊卡所引發的爭議,到《化身博士》對人性深刻的刻畫,再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周遭人們,我們都能深刻感受到人性中固有的矛盾與複雜。這份理解不僅讓我們能更深刻地洞悉他人的行為舉止,也能讓我們在面對自身的掙扎時學會以更寬容與全面的視角看待。

 

 

參考文獻連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range_Case_of_Dr_Jekyll_and_Mr_Hyde

https://humanities.org.au/power-of-the-humanities/where-did-jekyll-and-hyde-come-from/

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33062

https://www.puneresearch.com/media/data/issues/590a213450502.pdf

 

圖片創作:Microsoft Copilot A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nny Hsu的沙龍
269會員
350內容數
Jenny Hs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0
本文分享個人經驗,闡述臺灣全民健保制度的優點,並透過與美國醫療體系的比較,凸顯臺灣醫療的優勢。文章運用Copilot AI整理的資訊,說明兩者在整合性、費用負擔、公平性及效率上的差異,表達對臺灣醫療人員的感謝與敬意。
Thumbnail
2025/08/10
本文分享個人經驗,闡述臺灣全民健保制度的優點,並透過與美國醫療體系的比較,凸顯臺灣醫療的優勢。文章運用Copilot AI整理的資訊,說明兩者在整合性、費用負擔、公平性及效率上的差異,表達對臺灣醫療人員的感謝與敬意。
Thumbnail
2025/08/10
成語「遞出橄欖枝」源自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在《創世記》第8章第11節中中,大洪水過後,諾亞放出一隻鴿子,鴿子銜著橄欖葉回來,象徵洪水已經退去,上帝的憤怒也已平息。這個故事確立橄欖枝作為和平與和解象徵的地位。
Thumbnail
2025/08/10
成語「遞出橄欖枝」源自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在《創世記》第8章第11節中中,大洪水過後,諾亞放出一隻鴿子,鴿子銜著橄欖葉回來,象徵洪水已經退去,上帝的憤怒也已平息。這個故事確立橄欖枝作為和平與和解象徵的地位。
Thumbnail
2025/08/08
當你對工作產生倦怠感,或不知為何而戰時,不妨問問自己:如何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幫助他人變得更好、更強?當你發現自己有能力幫助他人實現改變時,你會驚喜地發現,內心的幸福感不只是加倍,而是呈幾何級數地增長。這或許就是工作最深層的意義——不僅是個人成就的實現,更是對他人生命產生正向影響的途徑。
Thumbnail
2025/08/08
當你對工作產生倦怠感,或不知為何而戰時,不妨問問自己:如何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幫助他人變得更好、更強?當你發現自己有能力幫助他人實現改變時,你會驚喜地發現,內心的幸福感不只是加倍,而是呈幾何級數地增長。這或許就是工作最深層的意義——不僅是個人成就的實現,更是對他人生命產生正向影響的途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漫畫《齊木楠雄的災難》有一段發人深省的情節:與齊木楠雄同校的少女照橋心美,表面上是身心都美到發光的完美校花,然而擁有超能力的齊木透過讀心術,知道她的心靈經常充滿對世界的輕蔑,只不過為了維持形象,從未表露出來。
Thumbnail
漫畫《齊木楠雄的災難》有一段發人深省的情節:與齊木楠雄同校的少女照橋心美,表面上是身心都美到發光的完美校花,然而擁有超能力的齊木透過讀心術,知道她的心靈經常充滿對世界的輕蔑,只不過為了維持形象,從未表露出來。
Thumbnail
蒼井優能賦予《花與愛麗絲》、《百萬元女孩的眼淚日記》這兩個角色靈魂並使之成為經典,除了與自身氣質、形象相襯,或許也因為,她的人生亦是這樣走過來的──十幾歲時就從福岡上京,歷經艱辛,終於來到觀眾眼前,讓我們看見她的透明與神秘,並深深為之著迷。
Thumbnail
蒼井優能賦予《花與愛麗絲》、《百萬元女孩的眼淚日記》這兩個角色靈魂並使之成為經典,除了與自身氣質、形象相襯,或許也因為,她的人生亦是這樣走過來的──十幾歲時就從福岡上京,歷經艱辛,終於來到觀眾眼前,讓我們看見她的透明與神秘,並深深為之著迷。
Thumbnail
當掌聲響起,為女主角依子獻上震耳欲聾的喝采聲,她以最後一舞回敬所有觀眾,代表著她即將踏入人生的新一篇章。荻上直子導演同樣透過《波紋》為自身的影像創作風格翻開新頁,原先傳遞著陽光正面的樂活生命哲學,自《波紋》後她拍出了人的另一面向,相對黑暗負面的角色人物,劇本仍保有她對
Thumbnail
當掌聲響起,為女主角依子獻上震耳欲聾的喝采聲,她以最後一舞回敬所有觀眾,代表著她即將踏入人生的新一篇章。荻上直子導演同樣透過《波紋》為自身的影像創作風格翻開新頁,原先傳遞著陽光正面的樂活生命哲學,自《波紋》後她拍出了人的另一面向,相對黑暗負面的角色人物,劇本仍保有她對
Thumbnail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此部片描寫了女主角十和子的不尋常行徑與心境,與對男主角J先生的不斷傷害。
Thumbnail
此部片描寫了女主角十和子的不尋常行徑與心境,與對男主角J先生的不斷傷害。
Thumbnail
對渴愛的中老年靈魂來說,一句溫柔軟語問候,一頓精心特製的餐食,戀人幻覺中的身體溫存皆是奢求,只要能夠安慰在漫長歲月中,被孤寂蛀得坑坑巴巴的心靈,惡女不惡,竟是一種救贖,只要能再次重享被愛的幸福,即使只是短暫幻影,親人、金錢還是生命皆盡可拋。
Thumbnail
對渴愛的中老年靈魂來說,一句溫柔軟語問候,一頓精心特製的餐食,戀人幻覺中的身體溫存皆是奢求,只要能夠安慰在漫長歲月中,被孤寂蛀得坑坑巴巴的心靈,惡女不惡,竟是一種救贖,只要能再次重享被愛的幸福,即使只是短暫幻影,親人、金錢還是生命皆盡可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