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度與自我之間,設計靜靜發揮。
在職場裡,我們常被要求「照著做」,但人類圖提醒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節奏與行動方式。這是一系列微觀觀察,記錄我的設計如何悄悄發揮,如何在制度與自我之間,尋找一種溫柔的平衡。
---------------------------------------設計靜靜發揮 #1
直到最近,我才開始懷疑,這真的是「討厭被干涉」嗎?
不喜歡被指揮,不喜歡別人過度協助,甚至連「今天要聯絡哪些客戶」這樣的清單,也讓我感到很有壓力。不是因為懶惰,也不是逃避責任,而是有什麼東西在我心裡輕輕地抗拒。
直到我看見自己的34-57通道—人類圖裡的「力量之道」,我才明白,那種抗拒不是反叛,而是一種自我激勵的本能。
我傾向自己完成任務,喜歡在自己的節奏裡行動。那是一種安靜的力量,不需要外部的推動,也不喜歡被外部的節奏打亂。
原來,那些我以為是疲憊的時刻,其實是我在保護自己的節奏。
那些我以為是「不合群」的選擇,其實是我在維持自己的能量完整。
我開始重新看待那些制度性的安排—每日的聯絡清單、固定的回報流程、被要求「照著做」的細節。它們不是錯的,只是對我來說,太過外部、太過干預。它們讓我無法聽見自己內在的動力聲音。
我不是不願意配合,而是希望能在配合中保留一點空間—讓我自己決定何時開始、如何完成。 那是我的力量之道,也是我工作的語感。
只是這樣的小小心願,永遠不會被接受。哪一個管理者會願意讓員工照著自己的節奏做事,管理者眼中都只有KPI。沒看到成效,就代表員工做事不積極。就是因為這樣,才導致我陷入自我懷疑…… 但現在,我開始懂得,那不是懶散,而是節奏的自我守護。
--------------------------------------
這不是反抗,也不是逃避,而是一種設計的語感—在自己的節奏裡,靜靜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