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我在方格子上的文章瀏覽量明顯下降。這種下降並非偶然,而是持續且穩定地發生,讓我不得不開始反思:究竟是內容本身出了問題,還是外部的曝光管道發生了變化?觀察後,我發現主要的疑點之一,正是 Google News 曝光的減少。
Google News 一直是方格子重要的流量來源之一,對許多創作者而言,它幾乎是打開新讀者之門的關鍵。如果 Google 在演算法上調整了推薦規則,或是改變了收錄方式,方格子文章在新聞流裡的出現頻率自然會下降,進而影響到整體瀏覽量。

一、Google News 曝光減少的可能原因
Google News 的推薦並不是隨機的,而是根據一套複雜的演算法決定。它會評估文章的即時性、主題熱度、來源信任度,以及標題與摘要的關鍵字匹配度。過去,如果方格子的內容與當下熱門議題契合,且標題明確、摘要精準,就容易獲得曝光。然而,Google 不定期會做演算法的調整,例如:
- 加強即時性權重:偏好「剛發生」的新聞,而非延伸評論。
- 增加來源多元化比例:減少單一平台佔據太多版面。
- 加強可信來源驗證:偏向有新聞機構認證或原創報導的內容。
如果方格子或作者的文章不完全符合新的偏好條件,曝光就會顯著下降。這種變化往往不會公開宣布,只能從數據趨勢推測。
二、平台內部推介與流量影響
除了 Google News,方格子本身的推薦機制也會影響文章能否被更多人看見。首頁精選、分類推薦、電子報推送,都是讓文章獲得初始讀者的重要途徑。
但如果平台近期增加了新作者、調整了演算法,或是變更了首頁版面配置,流量分配就會被重新洗牌。原本固定能獲得一定曝光的文章,可能突然失去優勢,進而影響 Google 對熱門內容的判定。
三、閱讀門檻與流量的長期影響
除了外部與內部的演算法因素,我認為方格子目前的「閱讀門檻」設計,也是影響瀏覽量的關鍵之一。
目前,除直接點選進來,看文章外,若想看其他文章,都會被導入登入頁面,這固然是增加會員的方法,但還是有許多人會選擇離開,而錯失增加讀者的機會,希望能全面開放。
現有方格子上的內容需要加入會員才能任意瀏覽免費文章。雖然這樣可以保障創作者的收益與平台會員制度的運作,但它同時也縮小了文章的自然傳播範圍。當讀者透過 Google 或社群點進來,卻發現需要登入或註冊才能看全文時,不少人會選擇直接離開。
對平台而言,這意味著:
- Google 的收錄價值下降:因為內容被限制,Google 可能無法完整抓取與分析全文,影響 SEO 排名。
- 社群分享意願降低:讀者不願分享需要登入才能看的文章,導致自然流量減少。
- 初次接觸門檻過高:潛在新讀者難以被吸引,平台增長放緩。
四、開放內容的可能性與好處
我認為,若方格子能考慮 開放更多內容讓非會員也可完整閱讀,不僅能改善瀏覽量下降的情況,長期來看也有助於平台與創作者雙贏。但還是尊重平台的選擇,這沒有對錯,只是營業策略的定調。
1. 增加自然流量與搜尋能見度
開放閱讀讓 Google 可以完整抓取全文,提高搜尋結果的排名機會。當更多文章被有效收錄,平台在 Google News 的整體權重也會提升。
2. 擴大內容傳播範圍
沒有閱讀門檻,讀者更願意透過社群轉發文章,形成自然擴散效應,讓更多非會員讀者進入平台。
3. 培養潛在會員
開放閱讀不等於放棄會員制度。平台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引導加入會員,例如提供加值功能、互動社群、會員專屬活動等。先讓讀者愛上內容,才有可能轉化為付費支持者。
4. 改善創作者收益
更多曝光意味著更多讀者,當創作者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轉換成打賞、訂閱或其他合作機會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五、在曝光與會員制度之間尋找平衡
瀏覽量的多寡,不只是數字的起伏,而是整個內容生態健康與否的指標。Google News 曝光減少,可能與演算法變動有關,也可能與平台內部推介與內容開放程度相關。
我相信,方格子若能在 保持會員制度收益 與 提升內容開放性 之間找到平衡點,未來的內容生態會更加蓬勃。畢竟,對平台與創作者來說,流量是一切的基礎;而對讀者來說,便捷的閱讀體驗才是他們留下來的理由。
如果能讓更多人無門檻地接觸到方格子的內容,再透過優質的社群經營與會員服務將他們留住,這不僅能解決當前瀏覽量下降的問題,更可能讓平台走向更長遠、更穩定的成長之路。
創作之路不易,持之以恆最重要,我對自己說: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