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甲蟲醒來:從《變形記》看現代人的孤獨與家庭的異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的經典之作《變形記》(The Metamorphosis),讀來總讓人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沉重。這個故事沒有宏大的背景,沒有複雜的陰謀,就是一個尋常不過的推銷員——格里高爾.薩姆沙,在一個早晨醒來後,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然而,正是這荒誕不經的「變形」,深刻地揭露了現代社會中人性最脆弱、最現實的面向,以及家庭關係中那令人不寒而慄的功利與疏離。

變形:不只是身體,更是存在的異化

故事一開始,格里高爾的變形就帶著強烈的象徵意味。他不是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也不是什麼威武的野獸,而是一隻令人厭惡的甲蟲。這種昆蟲的形象,本身就暗示著卑微、無用、甚至寄生。然而,諷刺的是,在變形之前,格里高爾恰恰是這個家庭的「脊樑」與「供養者」,而非寄生者。

raw-image

他的身體變形,更深層次地反映了他存在的異化。在當下資本主義社會的螺絲釘體制下,格里高爾長期扮演著一個為了養家糊口而疲於奔命的機器。他的生活完全被工作佔據,沒有個人生活,沒有社交,更沒有喘息的空間。他的價值,幾乎完全等同於他的賺錢能力。而當他變成甲蟲,失去了這唯一的「功能」時,他也就失去了作為一個「人」的價值。他的「變形」只是將他長期以來被剝奪人性的狀態,以一種具象化的方式呈現出來。 這讓人不禁思考:在我們的社會裡,有多少人也像格里高爾一樣,被工作或某種「功能」綁架了自我?當我們失去這些外在的標籤時,我們還剩下什麼?又會被周圍的人如何看待?格里高爾的遭遇,其實是對所有被物質主義和功利主義異化的人們,敲響的一記警鐘。

家人:是受害者?是寄生蟲?

這是《變形記》中最令人心寒也最具爭議的部分:格里高爾的家人。 在格里高爾變形前,他們的生活是依賴他的。父親退休後欠債,母親和妹妹都不需工作,享受著格里高爾辛苦賺來的安逸。從這個角度看,他們確實可以被視為一種「寄生」。他們對格里高爾的愛,更像是建立在穩定的物質基礎之上。當這份基礎崩塌時,他們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悲傷或關懷,而是迅速被恐懼、厭惡和實用主義所取代。

妹妹葛蕾特一開始是唯一願意照顧格里高爾的人,但這種「愛」很快就變質了。隨著家庭經濟壓力增大,妹妹也投入工作,她的耐心和溫柔被消耗殆盡,最終成了第一個提出「我們必須擺脫它」的人。這並非單純的惡毒,而是一種在巨大壓力下的精神崩潰與自我合理化。對他們而言,格里高爾不再是家人,而是一個無法溝通、不斷造成麻煩、且令人作嘔的「障礙」。

raw-image

然而,我們能否完全將他們視為邪惡的「寄生蟲」呢?或許也不盡然。在卡夫卡的筆下,這些家人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的受害者。他們被格里高爾長期以來的單方面「付出」慣壞了,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責任感。當變故發生時,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然陌生的、且挑戰倫理極限的困境。在巨大的壓力和恐懼下,人性最不堪的一面被無限放大。他們從被供養者被迫變成自力更生者,而格里高爾的存在,則不斷提醒著他們過去的依賴和現在的困境。可以說,格里高爾的變形,也促成了他們某種意義上的「成長」——儘管這種成長是以格里高爾的犧牲為代價。

孤獨:比變形更深的絕境

比身體上的變形更令人心碎的,是格里高爾在精神上所承受的極致孤獨。他變成甲蟲後,不僅身體受限,也失去了語言能力,無法與家人進行任何溝通。他被鎖在自己的房間裡,像囚犯一樣被家人隔絕開來。 他嘗試發出聲音,家人卻聽不懂;他渴望親近,家人卻報以嫌惡;他僅僅是期待從妹妹的琴聲中獲得一絲慰藉,卻將房客引來,導致自己的徹底暴露和被厭棄。這種無法被理解、無法被接納的狀態,比肉體上的痛苦更為折磨。他眼睜睜看著家人從憐憫到冷漠,從不耐煩到徹底的厭惡,最終做出將他拋棄的決定。

格里高爾的死,更是這份孤獨的終極體現。他不是被家人殺害,也不是死於疾病,而是在一個清晨,當他聽到妹妹希望將他「處理掉」的絕情話語後,帶著極度的絕望與被拋棄的痛苦,悄無聲息地死去。他的死,對家人而言是一種解脫,一種如釋重負的「新生」。而他,則徹底從所有人的記憶中被抹去,仿佛從未存在過。

raw-image

這種孤獨,超越了家庭的範疇,折射出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普遍存在的精神隔閡。我們是否也常常在人群中感到孤獨?我們是否也曾因為「無用」而被社會或親密關係所排擠?格里高爾的悲劇,喚起了我們內心深處對被理解、被接納的渴望,以及對失去連結的恐懼。

《變形記》給我們的啟示

《變形記》並非要我們從此對家庭和親情感到絕望,或建議我們不要為家人付出。相反,它以一種近乎殘酷的方式,警醒著我們去反思:

  • 真正的愛是什麼? 它是否應該建立在功利和價值的交換之上?
  • 如何在付出與自我之間找到平衡? 一味地犧牲自我,是否真的能換來長久的愛與尊重?
  • 我們是否真正看見了身邊的人? 又是否被社會的標準所蒙蔽,而忽略了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價值?

這個故事是一個永恆的悲劇,但它的悲劇性也正是其力量所在。它迫使我們直視人性中那些不願觸碰的陰暗面,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尋找更健康、更真誠的連結,以及如何在一個充滿功利的世界裡,捍衛個體存在的意義和尊嚴。

格里高爾的故事雖然以悲劇告終,但他留下的提問,卻會一直迴響在每個讀者的心中。或許,透過對他的遭遇進行反思,我們能學會更好地去愛人,也學會更好地愛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胖貓閱讀俱樂部
0會員
20內容數
書海漫遊,時事穿梭。這裡是分享閱讀風景與生活見聞的角落,期待與大家相遇。
胖貓閱讀俱樂部的其他內容
2025/08/15
一個虛榮的女人,為了一條借來的「鑽石項鍊」付出十年血淚,最終發現項鍊是假的。這場悲劇嘲諷虛榮,更警示不誠實的代價。
Thumbnail
2025/08/15
一個虛榮的女人,為了一條借來的「鑽石項鍊」付出十年血淚,最終發現項鍊是假的。這場悲劇嘲諷虛榮,更警示不誠實的代價。
Thumbnail
2025/08/13
豬的革命,為何走向更殘酷的獨裁?——重讀《動物農莊》
Thumbnail
2025/08/13
豬的革命,為何走向更殘酷的獨裁?——重讀《動物農莊》
Thumbnail
2025/08/10
紅皇后假說:一場永無止盡的賽跑
Thumbnail
2025/08/10
紅皇后假說:一場永無止盡的賽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透過大螢幕進入貝拉塔爾的世界,重複的勞動,在長鏡頭的直視下,每一個瑣碎、無聊的步驟都是時間的重量。末日降臨,屋外不斷地刮起大風,彷彿要將這塊荒蕪之地陷入絕境,在這一成不變的空間裡,老人和女人照樣起床整理、吃飯、工作,沒有出現任何反抗的、救贖的想法,彷彿是隻失去行動能力的馬,就算活著,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透過大螢幕進入貝拉塔爾的世界,重複的勞動,在長鏡頭的直視下,每一個瑣碎、無聊的步驟都是時間的重量。末日降臨,屋外不斷地刮起大風,彷彿要將這塊荒蕪之地陷入絕境,在這一成不變的空間裡,老人和女人照樣起床整理、吃飯、工作,沒有出現任何反抗的、救贖的想法,彷彿是隻失去行動能力的馬,就算活著,
Thumbnail
關於野鹿的兩個隱喻,父親遭遇到的是前者──他才是那隻孤獨的困獸,被外鄉之人以善意逼迫讓渡一切的平衡。邪惡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都被文化框架的善壓迫著,當有人用充滿敵意的自戀侵擾自身的平衡,為了保住安身立命之所,人不得不做出選擇。
Thumbnail
關於野鹿的兩個隱喻,父親遭遇到的是前者──他才是那隻孤獨的困獸,被外鄉之人以善意逼迫讓渡一切的平衡。邪惡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都被文化框架的善壓迫著,當有人用充滿敵意的自戀侵擾自身的平衡,為了保住安身立命之所,人不得不做出選擇。
Thumbnail
猶如一本好萊塢的老派散文--沒有浮誇的劇情鋪陳,沒有大膽、跳脫思維的世界觀,卻能讓人在靄靄白雪中,找到冬日暖陽的和煦;《滯留生》既有公路電影的輕鬆療癒,喜劇電影的詼諧幽默,也蘊含劇情片的情感重量。
Thumbnail
猶如一本好萊塢的老派散文--沒有浮誇的劇情鋪陳,沒有大膽、跳脫思維的世界觀,卻能讓人在靄靄白雪中,找到冬日暖陽的和煦;《滯留生》既有公路電影的輕鬆療癒,喜劇電影的詼諧幽默,也蘊含劇情片的情感重量。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蘇格蘭作家Alasdair Gray小說的科幻電影,講述了一位被科學家解救重生的女主角對維多利亞時期社會的觀察及自我覺醒。本文介紹了電影的時代背景、後現代主義所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蘇格蘭作家Alasdair Gray小說的科幻電影,講述了一位被科學家解救重生的女主角對維多利亞時期社會的觀察及自我覺醒。本文介紹了電影的時代背景、後現代主義所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故事著重於探討自由意志與社會價值觀的關係,通過主角貝拉的人生轉變,表達了對社會常規的反叛與對真正自由的追求。透過影評,探討了電影中所呈現的主題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故事著重於探討自由意志與社會價值觀的關係,通過主角貝拉的人生轉變,表達了對社會常規的反叛與對真正自由的追求。透過影評,探討了電影中所呈現的主題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
Thumbnail
電影是那麼的孤獨又冷冽,以至於若不是同樣地俯視自身的倒影、若不是我們同樣「在場」,是無法看到那空冷房間裡承裝著的無數的游離靈魂。
Thumbnail
電影是那麼的孤獨又冷冽,以至於若不是同樣地俯視自身的倒影、若不是我們同樣「在場」,是無法看到那空冷房間裡承裝著的無數的游離靈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