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3-6 (民國107年創業晚期)
摘要:
隨著事業的逐漸衰敗,已越來越無力支撐,但我依然沒有放棄希望,仍然努力支撐著,此時因為擔任七年的無給薪慈善會總幹事一職,也因理事長卸任,新任理事長的作風我無法認同,於是請辭,而我也逐漸脫離從103年便開始經營的社區發展營造領域,從此慢慢走入宗教這個領域。
母親的狀況在106年的7月左右終於好轉,能自己下床行走,也因此能夠順利安排洗腎中心的專車接送,讓自己的重心轉移到賺錢這件事上,但是這段期間所積累的債務已經債築高台,實在是傷透腦筋,而家中有很多大小事也依然都是我要來打點。
同年107年9月,我也與新任的慈善會理事長經營理念有所不同,於是請辭了努力了七年的無酬總幹事一職,在位的這七年裡,不論我遭受了什麼狀況,哪怕是遭逢家變、事業不順、經濟不穩定,但我依然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讓慈善會可以更有制度的運行,甚至為了日後能夠更穩定發展,而不斷的在做轉型。但因新任理事長的作風讓我覺得只是為了個人的面子與成就在經營,個人認為會導致慈善會的經營有他在位時會非常風光,但一旦他卸任後就會遇到收入不足的問題而有非常大的落差,這對一個組織的經營來說是非常不穩定的情況。而事實上,幾年後我了解到這位理事長卸任後,也確實如我當初預料的情況,發生了這樣的結果!
同年11月時,我因意外接到某個社區要執行社區發展專案,而當我在了解社區相關事務時發現,為什麼你們社區的大廟沒有任何沿革,而且讓我覺得非常疑惑的是,客家村庄的大廟為何不是三山國王,反而是中壇元帥? 這引起了我很大的疑問,而詢問了社區的幹部後,社區幹部才回答根本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是這樣,而且老一輩的也都老了或過世了,也沒有會去調查這件事,所以這件事就一直放著至今,於是我告訴社區幹部,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因為這是社區的根,許多老村莊的大廟都是文化的發源地,也是生活重心,所以從社區大廟去尋根可以發現很多的故事。於是,我提議從這件事著手,與社區幹部開始進行了田野調查,由幹部安排地方耆老及一些關鍵人,帶我前去採訪,我再根據歷史文獻與時間點去做比對與驗證,最後,終於找出當時會成為地方大廟的緣由故事,甚至也找出村莊內同一時期的許多寺廟故事,讓當地的村民能夠知道,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村落的形成、宗教與當時戰亂間的重大意義,甚至是宗教是具有安定人心的力量,也護佑了當地的人民,保衛家園,也因為這個田野調查帶出當時的村落文化、生活習性、產業等,進而讓社區的資產得以保存延續。而這種幫寺廟找故事寫沿革的工作,是需要有嚴謹的歷史文獻考察,不是僅憑單純的口語神話傳說就好,是為了能讓更多人相信這些神蹟或是故事都是真實存在的。
而神佛的安排也真的很神奇,就連我接個非營利單位的案子也可以跟宗教牽扯上關係,也或許是神佛間都會互相往來介紹吧!知道我有這方面的能力,所以引我去幫祂寫出祂的沿革故事,否則等到這些地方耆老離開人世後,這個故事也就石沉大海了,後代子孫也將沒有人知道。
而我也從106年這年開始,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慢慢的走入了宗教服務的領域,而當時的我卻是渾然不知安天的排,只是單純的認為,這是一種行善助人,也是社會公益,能夠利益眾生而已。
省思與體悟
上天與神佛的安排總是讓人摸不著頭緒,當你真的走上宗教這條路,來到你身旁的事情就是這麼的奇妙~
在位七年的慈善會總幹事的經歷讓我看見了人性的貪婪,把慈善團體當成提款機的一些偽弱勢者,他們並非真的落勢,而是貪婪、懶惰,不願付出,只想平白無故的受人資助,仗著自己清寒、低收的身份而把大眾捐贈的善款認為是自己理應得到的錢,卻沒想到這些善款也是眾生辛苦賺來的錢,所以,當我在看清這些事情時,我不斷的思考到底什麼事才是真正的慈善與慈悲。
當然,有些清寒低收者是真的沒辦法,想努力翻身就始終條件不足或被某些事情影響了,導致一直淪落在那樣的情況中,事實上,我也拿過中低收資格,這也真的是無奈之舉,但中低收與低收不同,中低收只是在某些事務上給予「減免」,並沒有補助,低收才會有補助。
而這七年的經歷也讓我知道,真正難過的人是一般人,因為一旦一般人遭遇到家變或重大的意外後,有可能一個家就會垮了,經濟瞬間崩盤,而偏偏可笑的是他們是無法領到中低收或低收的一群人,由於評估中低收或低收是會牽扯到父母與子女,甚至配偶的父母也會納入評估,這樣會有許多人因不符合資格無法接受援助!
我分享一個真實案例:
那當時我還是總幹事時,我接獲一個恆春家扶中心的通報,希望我們會能夠協助幫忙,於是我前往案家進行了解,發現這對夫妻的問題很大,先生原本是公車司機,也是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太太則是照顧三個孩子的生活起居,空檔會打打零工,結果丈夫因為一場車禍意外,導致半身肢體障礙,行動相當不便,也因此無法再工作,家中的經濟也瞬間崩解,重擔全部落入妻子身上,一個人要照顧丈夫及三個孩子,還要工作賺錢養家,卻因為他們所住的房子是自己的,導致無法符合申請補助的資格,經濟收入是入不敷出的,而且太太還要定期帶先生坐公車前往高雄大醫院回診,因為行動不便,又加上路途遙遠,一去就是一整天,也根本無法工作,在加上看診費用,車資,加重開銷,所以只能夠過慈善團體的外援盡力幫忙。
這樣的情況老爹其實完全能夠感同身受,因為一個人要承擔所有的感受,在當時我也是一樣的在承受,只是差別在於我還有一些技能能夠透過公司接案來賺取收入,可妻子沒有,只能透過勞動力來增加收入,可隨著身體的疲勞與年紀漸大,很多事也已經力不重心,而他們最大的子女也才高中,最小的國小,這樣的情況也是傷腦筋的。
而老爹也就是在擔任慈善會總幹事的期間,用心的去了解每一個案件的內容與原因,所以才體悟到許多的事情,甚至老爹曾經私下用自己的資源幫一些案主做就業媒合,找到願意配合案主困難點的善心老闆,給他一個賺錢的工作機會。
因此,老爹也在離開慈善會後,希望日後靠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這些人,我指的是以自己神壇的名義去救人,因為我了解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模式,最大的問題就是換個理事長就等於換了一個腦袋與作風,我無法用自己的做法去做,但又礙於「公益勸募條例」的法規問題,我們不能隨意向不特定人進行募款,於是老爹只好以信眾捐獻給府內的香油錢,再加上自己的一點心意做為善款或是購買物資作為捐贈,繼續再幫助人。
而且,為什麼老爹會這樣做還有一個原因,曾經老爹發生過一件事,因為一位朋友遭遇困境,情況有點類似上述的案件一樣,但沒有到這麼糟,老爹好心幫他,用自己的名義與資源私下去向朋友借籌款來幫忙他,金額破十幾萬,結果之後對方卻認為我案中加上利息借他,想賺一手,可我向每一個朋友所借的金額都是有紀錄的,並沒有灌水,可到最後卻被這樣反咬一口,在那當時我真的對人性與人心感到失望,一心想助朋友度過難關,卻遭受到這樣的問題,最後那筆錢也是自己一肩承擔。
也因為發生過這些事,最後老爹在做慈善的時候都會特別小心,甚至調查得很嚴謹,也曾多次發現「慈善黃牛」,假借幫案主申請善款,然後從中抽佣金!
所以,行善助人看似簡單,但要怎麼助才是真助卻要智慧,不是這麼簡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