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地緣、政策三線交織:半導體國策落地、烏克蘭外交突破與全球折現率重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新聞一:SoftBank 宣布 20 億美元入股 Intel;白宮討論入股 10% 的可行性,半導體國策與民間資本同框

8/19,日本軟銀(SoftBank)宣布以 2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Intel),按每股 23 美元購入、成為前十大股東之一;軟銀不尋求董事席位,也未承諾採購,屬純股權投資。此舉緊接著美國政府被曝考慮持有 Intel 約 10% 股權的政策選項,做為強化本土半導體能力的延伸工具。消息公布後,Intel 盤後走強、先前因「政府或入股」傳聞而回吐的跌幅部分回補;日本市場的軟銀股價則一度承壓。

投資筆記

資本與政策同時亮相,市場最先定價的不是激情,而是可預期性。民間投資(SoftBank)先落地,白宮「可能入股」仍在政策工具箱裡—這個先後順序,降低了「只靠政治拉抬」的擔憂,也避免了企業被迫接受過多治理條件的想像。對投資者而言,重點不是誰來「救」,而是錢能否迅速轉化為節點上的可交付產能與路線圖:Intel 需要的,是能在 18–24 個月內看得到影響的投資——先是良率、再來是封裝、最後才是節點翻盤;若這筆資金多數被動用於固定資產與供應鏈預付款,且配上明確的 milestones,模型裡的折舊與攤提才有機會換成現金流能見度。

第二,這是一堂關於「資本成本 → 技術速度」的課。當國策資金使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ACC)下行,即使研發回收期仍長,折現率降低也會抬升淨現值(NPV);若再加上軟銀這種財務投資人的「不插手營運」承諾,管理層在技術、產品線與客戶組合上,就有更好的靈活度。對股東價值的真正考驗在於:資本效率是否提升?例如,把每 1 美元資本開支換取的可賣算力(或可租用封裝能力)提升到足以改善毛利率與存貨週轉。這些指標,三到四個季度後就能驗證。

第三,假設「政府入股」成真,治理條款將成為估值的調節器。最糟的狀況是「政治股」貼上折價、策略綁手;較佳的設計,是以重大投資門檻、關鍵節點護欄、反稀釋/回購規則等條款確保公共利益,同時尊重商業決策邏輯。若條款能夠透明且可量化(例如達標即鬆綁、未達標即調整資本結構),折現率的風險溢價自然下降。市場不是怕政府參與,而是怕無法建模的任意性。

回到投資操作:我們可以把這件事解讀為中期風險下降、短線波動不減。配置上,核心持有「軟硬整合、封裝能力與代工客戶關係逐步修復」的主線,同時搭配供應鏈中能直接受惠於 CoWoS/SoIC、先進封裝材料、測試治具 的利基廠;以少量的替代方案(邊緣運算、非美供應鏈)對沖政策路徑變數。

至於交易節奏,尊重技術面:這類政策+資本新聞常帶來 gap,建議傾向「用回檔接、用量價驗證」,而不是追漲。因為真正讓估值上行的,不是頭條,而是接下來幾季的 出貨、良率與毛利。這一次,市場把耐心給了管理層;我們要做的,是用紀律把它守住。 R

總結, 我們可以聚焦三件事:

1.資本結構與資金成本是否因國策+民間雙輪驅動而改善。

2.在 AI 加速卡與代工追趕的關鍵時刻,這筆資金是否轉化為具時效性的產能與技術節點

3.若政府入股成真,治理條件與商業彈性如何設計,避免「政策股」折價。

整體來看,這是「資本市場支持產業主權」的罕見情況:民間錢先落地、公共部位待評估,市場押注的是確定性上升而非短線情緒,我們要多留意。


新聞二:烏克蘭戰事出現外交突破口:美歐會談後,籌備三方峰會與「第 5 條款式」安全安排的討論升溫

8/19,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美國總統會談後,雙方都釋出訊號:有望推動與俄羅斯的三方會談;同時,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表示,正在考慮一種類似北約第五條款的集體安全安排,但不等同於立即入盟。受此消息影響,能源市場與避險資產短線震盪:油價在前一晚「烏戰停火希望」的敘事下走弱、黃金則小幅盤整。

投資筆記

市場最重視的,是把不可測變成可分段衡量。戰事若只停留在軍事節奏,資本只能被動承受;一旦進入外交框架,就能以「時間+條件」建模。現在看來,路徑分三段:

1.政治承諾(峰會與安全宣示)
2.實務安排(邊境監督、走廊、保險機制)
3.經濟重建(能源與運補、金融穩定)。

每一段都有對應的資產受益與風險:第一段改變折現率、第二段影響保費與運費、第三段決定資本回收與估值上限。

這是一套動態配置題。若「峰會確定/停火文本出現草案」,我們可以先調高歐洲基建、能源輸送、保險與再保險的權重,同步降低一部分軍工與長端油價曝險;若進程受阻、態勢再緊張,則反向操作,並把網路安全與防禦科技納入衛星部位。核心原則不是押立場,而是押節點:文件出現、會期確定、監督機制落地,這些都能被交易。

還有第二層影響:一旦停火或長期安全安排成形,歐洲的折現率假設會下修。能源成本、保險費與政策不確定性同向緩解,對高研發密度的企業(半導體設備、材料、工業自動化)尤其有利;這會形成與美國不同的風格輪動。這正是「多地多因子」的舞台:用歐股的現金流折價捕捉修復,同時保留美股的成長右尾,兩邊都用外匯與利率避險把尾巴壓住。

第三,別忽略能源與金屬:油市、天然氣、銅鋁都對停火機率高度敏感。若油價在停火預期下持續走弱,高耗能產業(化工、航運、航空)將受益,並把通膨壓力再往下推,反過來強化央行降息的空間。這種「地緣→商品→通膨→利率→估值」的連鎖反應,可能是下半年市場的主旋律。最終,我們仍回到那個紀律:把善意留給和平,把資金配置留給可驗證的節點。當世界願意坐下來談,折現率就會放下肩膀。

3) Jackson Hole 前夕:市場押注 9 月降息、金價高檔整理;風險資產看的是「折現率 vs. 成長」最後一哩

8/19,全球市場進入 Jackson Hole 前倒數:金價高檔整理、美元小幅波動、亞股與原油在前日拉回後震盪。投資人普遍預期聯準會主席將在本週會議上釋出更清晰的降息路徑訊號;先前高於預期的 PPI 讓「一次降 2 碼」預期退潮,但「9 月降 1 碼」機率仍高。金價受惠「利率見頂+地緣不確定」維持強勢,油價則因烏戰外交進程的樂觀而偏弱。

這是一個折現率與增長敘事互相牽引的窗口:若央行語氣偏鴿,利率曲線下移利多成長資產;若強調通膨韌性,市場則回到「耐心等待」的格局。總之,講話稿的每一個字都會被市場拿來重新貼現今年底與明年初的資產價格。

投資筆記

在 Jackson Hole 的週期裡,市場不只在猜降息,而是在對齊語言與數字。 PPI 讓人收斂對「大幅降息」的想像,但勞動市場降溫與全球增速放慢,仍提供央行「溫和寬鬆」的理由。成長型資產看的是兩條線:折現率往下走多少、營收與現金流的邊際改善有多快。只要兩條線差距不擴大,估值就有空間。反之,若央行再次把焦點移向通膨韌性,折現率下不去,市場就會把耐心放回口袋。

策略上,可以把投資組合拆成三層:核心是能把技術紅利轉成現金流的基礎設施(雲端、數據、託管、支付),因為降息只要讓折現率小幅下修,這些公司就能拉長估值尾巴;衛星一放在量能彈性高的交易與平台類股,順勢吃波動;衛星二則是跟折現率高度負相關的黃金/白銀與部分長債,用來對沖「政策意外」。同時,用事件驅動管理倉位:主席談話若偏鴿、回測時加碼;若偏鷹、則先收斂,等數據證實再回來。市場會在幾天內給出答案,但資金應該提早有劇本。

還有一個關鍵:當地緣風險與能源價格同時緩和,通膨下行的自我強化機制會更明顯;這將使得明年企業的利息費用下降、資本市場融資成本改善,對高研發密度企業尤其有利。長線而言,我們追的不是一次性的政策糖果,而是「成本資本化 → 回收期縮短 → 估值修復」的鏈條。

如果說這個夏末的訊號有什麼意義,那就是:折現率可能從主角退為配角,故事重新回到基本面與現金流。

今日筆記美股:Intel(NASDAQ: INTC)

主題:政策催化 + 民間資本落地;回檔提供風險報酬佳的切入帶

最新收盤/盤後(台北 8/19 早間對應)系統行情顯示 INTC $23.66,日內區間 $23.22–25.11;量能顯著放大。

raw-image


為何今天筆記INTC(勝率評估)

  1. 資本面催化 → 能見度上修:SoftBank 20 億美元入股、白宮評估入股工具箱,降低長線資金風險溢價,推動 WACC 下修,對 NPV 友善。
  2. 策略拐點 → 現金流可視:若資金明確導向先進封裝/良率與產能里程碑,未來數季毛利與存貨週轉改善具可驗證性。
  3. 技術面回檔區間提供安全邊際:政策消息造成跳空與震盪,回測 $23–24 帶若量縮守住,是風險報酬比佳的戰術點。

估值模型

  • 假設2026年底先進封裝與代工營收回升,使總營收 $62–68B;營運利潤率恢復 10–13%;折舊/攤提高檔,但資本開支峰值過後逐步回落
  • 倍數:以復甦期 EV/S 2.0–2.5x、或 P/B 1.4–1.7x 做交叉檢核(歷史低檔上緣)
  • 合理價帶:折算股本後,$26–32;若政府入股成真且治理條款友善,溢價上看 $34。
  • 風險折價:若進度延宕/治理約束過重,區間回落 $20–22。
    (以上為情境推演,不保證)

今日進場策略筆記

  • 首筆:$23.2–24.2 分批 1/3–1/2 部位(貼近量密帶下緣,風報比佳)。
  • 二筆:若回踩 $22.4–22.8、量縮止穩,加碼 1/3。
  • 上檔處理:$26–27 先行減碼 20–30%;若政策細節落地並放量站穩,再看 $30–32。
  • 風控:日線有效跌破 $21.8 且量價背離,機械式降至 1/4 倉觀察。

近 3 個月「成交量密集區」

  • 觀察 圖表,量能主要堆在 $21–24 帶;$26–27 為前波壓力密集換手區。該區若放量突破,續航機率提高。

盤後最新走勢

  • 盤後靠近 $23.6–24 高檔震盪;若隔日開盤承接力存在、回測不破 $23.2,可續抱觀察;若新聞發酵帶量上攻但未能站穩 $26,建議逢高減碼。

明日應對筆記

  • 續抱:站回 $24.5 上方、回測不破且五分K量能遞減 → 續抱。
  • 加碼:若低開測 $22.6–22.9 且內外盤比>1 → 小幅加碼以優化均價。
  • 出場:若傳出「政府入股」延後或條件嚴苛、技術面跌破 $21.8 → 先降風險,等待新訊息與量價再進。

小結

今天三件新聞事背後其實是一條主線:把不確定性變成可建模的參數。軟銀入股+政府工具箱讓半導體國策「可定價」;烏戰若進入安全框架,商品與折現率鏈條會同步修正;Jackson Hole 的語言一旦落定,市場將回到基本面+現金流。在這個脈絡裡,INTC 的風險報酬比因資本與政策的雙重可視而抬升:不必追高,用回檔與里程碑來聚焦勝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因斯的投資筆記
14會員
73內容數
Finance log
2025/08/18
8月中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由歐洲多國領袖陪同訪美,與川普會談俄烏戰爭安全保障與停火方案,普丁提出的領土交換方案遭烏克蘭拒絕;美歐關稅休兵後因歐盟數位規則DSA/DMA爭議未達成聯合聲明,影響科技與貿易政策;颶風艾琳短暫增強為四級後降為三級,對加勒比及美東外海帶來豪雨及長浪,市場須調整相關營運風險。
2025/08/18
8月中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由歐洲多國領袖陪同訪美,與川普會談俄烏戰爭安全保障與停火方案,普丁提出的領土交換方案遭烏克蘭拒絕;美歐關稅休兵後因歐盟數位規則DSA/DMA爭議未達成聯合聲明,影響科技與貿易政策;颶風艾琳短暫增強為四級後降為三級,對加勒比及美東外海帶來豪雨及長浪,市場須調整相關營運風險。
2025/08/17
公司背景與產品概述 成立與轉型歷史: CoreWeave 成立於 2017 年,前身為 Atlantic Crypto,由幾位大宗商品交易員創立。公司創立初期專注於利用 GPU 進行以太幣加密貨幣挖礦,但在 2018 年加密貨幣市場崩盤後,於 2019 年轉型更名為 CoreWeave。憑藉轉型前
Thumbnail
2025/08/17
公司背景與產品概述 成立與轉型歷史: CoreWeave 成立於 2017 年,前身為 Atlantic Crypto,由幾位大宗商品交易員創立。公司創立初期專注於利用 GPU 進行以太幣加密貨幣挖礦,但在 2018 年加密貨幣市場崩盤後,於 2019 年轉型更名為 CoreWeave。憑藉轉型前
Thumbnail
2025/08/16
今天的筆記,我們來談談美國聯邦儲備局(FED)在2025年的降息預期。這不是一個抽象的經濟概念,而是會直接影響你我錢包的真實議題。根據最新的市場數據,FED在9月降息的機率已經高達90%以上,在幾乎可以預期的情況下, 會不會產生反向的心理預期呢?我們試著來拆解看看..
Thumbnail
2025/08/16
今天的筆記,我們來談談美國聯邦儲備局(FED)在2025年的降息預期。這不是一個抽象的經濟概念,而是會直接影響你我錢包的真實議題。根據最新的市場數據,FED在9月降息的機率已經高達90%以上,在幾乎可以預期的情況下, 會不會產生反向的心理預期呢?我們試著來拆解看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蘋果出貨預期帶動半導體與服務收入、AMD收購推動AI軟硬體發展,市場維持支撐與突破的買盤推動,靜待今日公布美國6月通膨數據與周五的財報發布,金融股先行表現。
Thumbnail
蘋果出貨預期帶動半導體與服務收入、AMD收購推動AI軟硬體發展,市場維持支撐與突破的買盤推動,靜待今日公布美國6月通膨數據與周五的財報發布,金融股先行表現。
Thumbnail
未來將新增 AI & 半導體巨頭財報之個人解讀。
Thumbnail
未來將新增 AI & 半導體巨頭財報之個人解讀。
Thumbnail
特斯拉下調購入晶片金額預期、HPE財測顯示非本業大幅成長,短線科技動能關注MSFT、GOOG,關注今日美國公布5月服務業數據,市場維持輪動、中性震盪,巨頭支撐指數並以科技軟體與衛星網路為主,並以比特幣概念股、債券、地產、醫療表現。
Thumbnail
特斯拉下調購入晶片金額預期、HPE財測顯示非本業大幅成長,短線科技動能關注MSFT、GOOG,關注今日美國公布5月服務業數據,市場維持輪動、中性震盪,巨頭支撐指數並以科技軟體與衛星網路為主,並以比特幣概念股、債券、地產、醫療表現。
Thumbnail
DELL公布財報後關注AI伺服器業務增長動能是否趨穩,並留意在美國總統拜登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製造的武器後地緣政治以及國防股表現,市維持中性震盪並有輪動帶動的逢低買盤現象。
Thumbnail
DELL公布財報後關注AI伺服器業務增長動能是否趨穩,並留意在美國總統拜登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製造的武器後地緣政治以及國防股表現,市維持中性震盪並有輪動帶動的逢低買盤現象。
Thumbnail
中日韓峰會,存異求同。美國對華三板斧:關稅、補貼、科技禁令。 BJ:決定不要再談戰爭了,浪費版面,,除非它真的結束了。天佑人類。 或者說,真正重要的戰爭不在以巴、俄烏,而在無形的經濟戰中。 --- 軟銀擬年砸90億鎂投資AI。馬斯克為xAI串10萬組H100,打造運算力。 BJ:昨天去看了
Thumbnail
中日韓峰會,存異求同。美國對華三板斧:關稅、補貼、科技禁令。 BJ:決定不要再談戰爭了,浪費版面,,除非它真的結束了。天佑人類。 或者說,真正重要的戰爭不在以巴、俄烏,而在無形的經濟戰中。 --- 軟銀擬年砸90億鎂投資AI。馬斯克為xAI串10萬組H100,打造運算力。 BJ:昨天去看了
Thumbnail
提供每日早上8:00上架的最新重要資訊整理,包括國際市場走勢、總體經濟與產業新聞,以及前一交易日盤勢和焦點。預計2026年量產新型晶片製造技術。
Thumbnail
提供每日早上8:00上架的最新重要資訊整理,包括國際市場走勢、總體經濟與產業新聞,以及前一交易日盤勢和焦點。預計2026年量產新型晶片製造技術。
Thumbnail
上週產業新聞:美國將施壓荷蘭限制ASML對中國服務合約,荷蘭政府因中國對俄羅斯支持,傾向管制對中出口。英特爾計畫在美國擴建晶片工廠,同時擬降低外包臺積電業務。數位部強化通訊網路數位韌性計畫,以解決災區通訊需求。中國因產能過剩商品低價傾銷全球,引發貿易緊張。電腦玩物提醒我們如何克服開始者症候群。
Thumbnail
上週產業新聞:美國將施壓荷蘭限制ASML對中國服務合約,荷蘭政府因中國對俄羅斯支持,傾向管制對中出口。英特爾計畫在美國擴建晶片工廠,同時擬降低外包臺積電業務。數位部強化通訊網路數位韌性計畫,以解決災區通訊需求。中國因產能過剩商品低價傾銷全球,引發貿易緊張。電腦玩物提醒我們如何克服開始者症候群。
Thumbnail
微軟擴大對其AI晶片效能投資,市場將持續觀察在科技巨頭持續自立晶片後的成長性與行業發展,市場將關注今日盤後NVDA財報。
Thumbnail
微軟擴大對其AI晶片效能投資,市場將持續觀察在科技巨頭持續自立晶片後的成長性與行業發展,市場將關注今日盤後NVDA財報。
Thumbnail
半導體行業巨頭們的財報開出,終端市場冰與火同時存在,市場見底了沒?看不同行業與供應鏈上下游的展望
Thumbnail
半導體行業巨頭們的財報開出,終端市場冰與火同時存在,市場見底了沒?看不同行業與供應鏈上下游的展望
Thumbnail
台積電法說前景帶動科技半導體為首表現,今年仍是由AI、半導體帶動市場中長期逢低布局時機,短線資金震盪反彈、測試支撐與突破,並以巨型股帶動,短線上仍須留意地緣政治干擾、1/29美國報稅季開始以及1/31美國利率會議、財報季的波動。
Thumbnail
台積電法說前景帶動科技半導體為首表現,今年仍是由AI、半導體帶動市場中長期逢低布局時機,短線資金震盪反彈、測試支撐與突破,並以巨型股帶動,短線上仍須留意地緣政治干擾、1/29美國報稅季開始以及1/31美國利率會議、財報季的波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