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長陳之漢赴中國宣傳大疆無人機、比亞迪電動車及騰訊微信支付,透過直播展示中國科技優勢,但在台灣引發爭議。台灣民眾對其言論多持懷疑態度,認為其過度吹捧中國科技「遙遙領先」,甚至連部分中國網友也認為言過其實。中國企業如大疆、比亞迪等依靠國家補貼進行低價競爭,可能造成市場依賴與風險。台灣需警惕此策略,並聚焦於自主技術發展以維持市場競爭力。
館長陳之漢不只做業配宣傳,更進行捧中踩台的對內宣傳
館長陳之漢赴中國宣傳大疆無人機、比亞迪電動車及騰訊微信支付,透過直播展示其科技優勢,確實讓部分中國民眾感受到台灣對中國科技的「崇拜」,強化內部宣傳效果。然而,台灣民眾普遍接觸多元公開資訊,對館長的言論多持懷疑態度,認為其誇大吹捧帶有業配性質,難以信服。台灣社會對中國的戒心及資訊多元化,使館長的「大外宣」效果在國內受限,難以改變既有認知。
館長陳之漢的過度吹捧引發反感
館長在直播中對大疆、比亞迪及騰訊產品的科技實力多有讚揚,雖有一定事實依據,如比亞迪電動車的市場表現,但其宣稱中國科技「遙遙領先」的說法過於誇張,連部分中國網友都認為過度舔中。全球無人機、電動車及支付系統各有技術領先者,如歐美的無人機及電動車技術,美日韓台也各自擁有成熟的支付技術,並非只能仰望中國。館長的誇大言論反而引發反感,削弱了其宣傳的可信度。中國產品過度傾銷遭全球圍堵,導致產能過剩危機

中國的大疆、比亞迪及騰訊等企業受益於國家補貼,以低價競爭策略創造市場優勢。這種「傾銷」、「養套殺」手法先以低價搶佔市場,待競爭對手退出或形成市場依賴後,再調整價格。目前全球已警覺此模式,開始避免過度依賴中國產品,防止市場被操控。館長的業配僅強調價格優勢,卻迴避全球圍堵中國的現實。南爸在此建議台灣應維持自主技術發展以應對潛在威脅,台灣人應該以消費選擇表達價值觀,讓台灣與世界競爭,而非依賴中國的低價供給。
南爸講の政治觀點
- 館長陳之漢利用自身商人身分,試圖轉移他的政治目的並接受中國的經濟援助,但他恐怕已經一步步踩到了中華民國Taiwan的司法紅線。
- 任何人都可以在商業與生活上選擇更經濟實惠的產品與供應商,而中國正運用傾全國之力的資本與人性博弈。最終究竟是世界抵制了中國?還是人性屈服於中國?我沒有答案,但我們只能持續朝向我們嚮往的民主自由前進。
- 館長的行為顯示中國共產黨持續透過統戰方式滲透台灣人的認知。除了文攻武嚇,中國也從商業科技上壓制台灣,更從文化影視上溫水煮蛙,這正是台灣人必須保持清醒的原因。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