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知道嗎?一個人能不能被記住,
跟「厲害不厲害」沒什麼關係,
而是「你到底出現過幾次」。
🎬 仙塔律師的洗腦式存在感
其實在「仙塔律師」出事之前,我是她的小粉絲,
她的「每日一帖,直到我買下整層律師樓🏢」,超洗腦!
漂亮、聰明、又專業,我超喜歡看她的短影音!
儘管她常被酸民嗆:
「哪有律師刺青的?+9妹吧?」
「穿這麼露,是要去夜店還是去出庭?」
但黑粉越酸,她的粉絲越多,
天天出現在大家面前,最後當有案子需尋求律師協助時,
可能第一個就先想到她。
✍️ 我為什麼開始日更
說真的,我現在開始日更寫業務文章,也有她的一份「推波助瀾」。
我想:「當大家每天都刷到我在講 B2B 業務,
哪天真的需要顧問或訓練時,第一個一定是想到我!」
也的確,在日更的過程中,我開始接到一些邀約與案子,
嘗到「刷存在感」的好處。
💊 藥廠業務教我的事
這讓我想起我人生第一份工作:藥廠業務。
藥廠業務的工作超無聊的:
每天早上去診間打招呼→中午約個醫師吃飯→下午再換一家,
常常只是一句「醫師好,我是XX藥廠的」,幾秒就結束了。
當時菜鳥的我超疑惑:「這樣的拜訪有屁用?根本是打卡!」
老業務指著一個每天都來報到的本土廠大哥跟我說:
「你看,那是本土藥廠的老闆,他十幾年如一日的出現。
哪天我們的藥專利過了變成學名藥,就是他的天下。
你說醫師開藥時遇到藥價限制會先想到誰?就是這個每天出現的人啊。」
這下我懂了:這就是「存在感紅利」。
🧠 曝光效應:熟悉就等於好感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
心理學家羅伯‧查榮克(Robert Zajonc)做了個實驗:
讓大學生隨機觀看多張人物照片,然後詢問他們對照片中的人物印象,
結果發現,同一個人隨著觀看姿數的增加,好感度也跟著上升。
業務也一樣。
以前在做案子遇到有競爭者出現時,老闆很愛問一句:
「你上次見這個客戶是什麼時候?」
即使是覺得勝券在握的案子,你永遠不曉得「對手」什麼時候會乘虛而入,
只有時時出現在客戶面前,掌握第一手消息,才能確保案子萬無一失。
最後贏的,不一定是價格最低的,也不一定是產品功能最齊全的,
而是「最常出現的那個人」。
⏳ 「刷存在感」很重要!
別小看「刷存在感」這件事了,
無論是客戶面前的打招呼、還是網路世界的日更,
戲棚下站久了就會是你的。
因為當有一天機會真的來臨時,
你早就「住在」別人腦袋裡了。
📝 除了文章日更,最近也想開始拍短影音,你們會想看嗎?
📌 訂閱我的《愛咪愛工話》電子報,每週 5 分鐘,
幫你整理最實用的業務心法。下一個「被想起」的人,就是你。
喜歡我的文章,也可以請我喝杯咖啡鼓勵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