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捲腹會腰痠、脖子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多人做「捲腹」(Crunch)想要訓練腹肌,但常常做完不是腹部痠,而是腰痠、脖子酸。這其實是因為動作執行方式和身體代償出了問題。


1. 腰痠的原因

  • 骨盆後傾不足
    捲腹主要是腹直肌帶動骨盆與胸廓的彎曲,如果只是把上半身整塊抬起來,腰椎就會過度代償,造成腰痠。
  • 核心啟動不足
    腹肌沒有收緊,反而用到腰部肌群幫忙出力。
  • 下背過度壓迫
    下背離地不多或用力不均,腰椎承受壓力。

2. 脖子酸的原因

  • 手拉頭
    雙手放在腦後,很多人會不自覺用手拉脖子帶動,而不是腹部發力。
  • 頸椎前傾
    下巴往胸口貼太緊,導致頸椎肌肉持續緊繃。
  • 腹肌無力 → 頸部代償
    腹部力量不足時,頸部會幫忙帶動身體捲起,久了就會脖子痠。

3. 正確執行小技巧

  • 核心先收緊:先把肚臍微微內收,想像肚子「貼緊地板」。
  • 動作小範圍即可:捲腹不需要整個上身抬起,只要肩胛離地,腹肌就會啟動。
  • 下巴留一顆拳頭距離:想像下巴頂著一顆網球,避免頸椎過度屈曲。
  • 手輕扶頭即可:避免拉扯頸部,讓手只是支撐。

4. 初學者或腹部沒力的人怎麼改善?

  • 從基礎核心開始
    先練習「死蟲(Dead Bug)」或「鳥狗式(Bird Dog)」,學會穩定核心。
  • 做仰臥抬腿(Leg Raise)
    比起捲腹,這個動作更能感受到下腹收縮,同時減少頸部代償。
  • 用手輕壓大腿
    平躺時雙手壓大腿、雙腳微抬,腹部出力抵抗,這是「等長收縮」的練習,能幫助找到腹肌發力感。
  • 動作次數少、專注度高
    不需要做很多下,寧可 8–10 下確實感受到腹肌收縮,也不要 30 下都是腰痠脖子痠。

5. 延伸建議

  • 如果經常腰痠脖子酸,可以把捲腹暫時換成 死蟲、平板支撐、仰臥抬腿,等腹部力量上來再回到捲腹。
  • 運動時請專注於「腹部收縮的感覺」,而不是把身體「抬多高」。

總結

捲腹會腰痠、脖子酸,多半是「用錯力」或「腹部啟動不足」造成的。對於初學者,可以先從基礎核心訓練開始,慢慢建立腹肌的控制力。只要修正技巧並循序漸進,就能避免代償,真正練到腹肌。



💬 互動問題

你做捲腹時最常痠的是「腰」還是「脖子」?還是根本練不到腹肌?留言分享看看吧!

要不要我幫你設計一張 「常見錯誤 vs 改善方法」的對照圖表(像表格或示意圖),讓你的 Vocus 文章更直觀好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葉教練
1會員
22內容數
Hi 🏋️ 歡迎加入小葉教練的gym地!一起用專業訓練觀念,突破停滯、練得更聰明 💪
小葉教練的其他內容
2025/08/19
多人做捲腹(Crunch)時會不自覺憋氣,以為這樣能讓腹肌更出力。 其實在這個動作裡,憋氣不但沒幫助,反而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憋氣時會發生什麼?⚠️ 腹內壓急速升高:胸腔與腹腔像打氣球一樣,壓力瞬間飆高。 脊椎承受額外壓力:捲腹本來就讓腰椎處於彎曲狀態,如果再憋氣,椎間盤會被更多擠
2025/08/19
多人做捲腹(Crunch)時會不自覺憋氣,以為這樣能讓腹肌更出力。 其實在這個動作裡,憋氣不但沒幫助,反而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憋氣時會發生什麼?⚠️ 腹內壓急速升高:胸腔與腹腔像打氣球一樣,壓力瞬間飆高。 脊椎承受額外壓力:捲腹本來就讓腰椎處於彎曲狀態,如果再憋氣,椎間盤會被更多擠
2025/08/17
在健身圈裡,常聽到「我要增肌」或「我要肌肥大」,但這兩個詞真的一樣嗎?其實有差異,只是常常被混用。今天就幫大家拆解清楚! 🔹 訓練重量與執行上的差異 肌原纖維肥大(力量導向) 重量:接近 1RM 的 80–95% 次數:3–6 下 組數:4–8 組 休息:較長(2–5 分鐘) 目標:
Thumbnail
2025/08/17
在健身圈裡,常聽到「我要增肌」或「我要肌肥大」,但這兩個詞真的一樣嗎?其實有差異,只是常常被混用。今天就幫大家拆解清楚! 🔹 訓練重量與執行上的差異 肌原纖維肥大(力量導向) 重量:接近 1RM 的 80–95% 次數:3–6 下 組數:4–8 組 休息:較長(2–5 分鐘) 目標:
Thumbnail
2025/08/15
很多人開始健身時都會問: 「我想同時長肌肉、又想瘦下來,這樣可以嗎?」 還有人說:「先減脂沒肌肉,瘦了還是沒型,不應該先增肌嗎?」 那到底該怎麼做? 為什麼會覺得不能同時做? 增肌:肌肉要長大,需要多一點能量(多吃一點),這叫熱量盈餘。 減脂:要減掉脂肪,就要吃得比消耗少(少吃一點),
2025/08/15
很多人開始健身時都會問: 「我想同時長肌肉、又想瘦下來,這樣可以嗎?」 還有人說:「先減脂沒肌肉,瘦了還是沒型,不應該先增肌嗎?」 那到底該怎麼做? 為什麼會覺得不能同時做? 增肌:肌肉要長大,需要多一點能量(多吃一點),這叫熱量盈餘。 減脂:要減掉脂肪,就要吃得比消耗少(少吃一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久坐辦公室還是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我們常常會感到肌肉痠痛。這種不適感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嚴重的話還會影響身體健康。為了有效緩解肌肉痠痛,建議找尋專業的運動按摩師,由他們提供針對性的治療和建議,幫助您恢復肌肉的健康和活力。本文會提到不同部位的肌肉痠痛狀況,也讓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久坐辦公室還是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我們常常會感到肌肉痠痛。這種不適感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嚴重的話還會影響身體健康。為了有效緩解肌肉痠痛,建議找尋專業的運動按摩師,由他們提供針對性的治療和建議,幫助您恢復肌肉的健康和活力。本文會提到不同部位的肌肉痠痛狀況,也讓
Thumbnail
肩頸緊繃、下背及腰臀痠痛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下是我從身體中學到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肩頸緊繃、下背及腰臀痠痛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下是我從身體中學到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10個想要變瘦變美的朋友中,大概有9個都有「假胯寬」的問題。 因為上班長時間久坐少動,且姿勢不良,導致肌肉錯誤發力,骨盆長期處於不正確的位置,久了~大腿兩側的馬鞍肉就越來越明顯,整個人的腿型也變成了X型腿..... 在代謝力重建的課程中,我們會先協助大家將緊繃的筋膜鬆開,讓深層肌肉舒壓後
Thumbnail
10個想要變瘦變美的朋友中,大概有9個都有「假胯寬」的問題。 因為上班長時間久坐少動,且姿勢不良,導致肌肉錯誤發力,骨盆長期處於不正確的位置,久了~大腿兩側的馬鞍肉就越來越明顯,整個人的腿型也變成了X型腿..... 在代謝力重建的課程中,我們會先協助大家將緊繃的筋膜鬆開,讓深層肌肉舒壓後
Thumbnail
在進行代謝力重建課程時,有些身體的激痛點,總會在疏通時讓體驗的朋友哀哀叫,「啊!這裡怎麼會這麼痛啊~」、「啊~好痠呀」 是的,沒錯!這些就是身體打結的地方,因體內的氣血不通暢、堵塞所致的「筋結」,又可以說是「氣結」,當身體的肌筋膜失去平衡,肌肉筋膜不像平常通暢柔順時,我們首先會感覺到肌肉緊繃,漸漸
Thumbnail
在進行代謝力重建課程時,有些身體的激痛點,總會在疏通時讓體驗的朋友哀哀叫,「啊!這裡怎麼會這麼痛啊~」、「啊~好痠呀」 是的,沒錯!這些就是身體打結的地方,因體內的氣血不通暢、堵塞所致的「筋結」,又可以說是「氣結」,當身體的肌筋膜失去平衡,肌肉筋膜不像平常通暢柔順時,我們首先會感覺到肌肉緊繃,漸漸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Thumbnail
萬一骨盆無法穩定控制,無論是做分腿蹲時身體垂直地面或者是往前趴,都會影響屁股肌肉的感受。這篇文章會講解如何訓練來保持骨盆的穩定度以及提高屁股的感受度。
Thumbnail
萬一骨盆無法穩定控制,無論是做分腿蹲時身體垂直地面或者是往前趴,都會影響屁股肌肉的感受。這篇文章會講解如何訓練來保持骨盆的穩定度以及提高屁股的感受度。
Thumbnail
腰部神經壓迫是現今許多人都有的毛病,容易造成腰痠背痛,嚴重還可能影響走路行動,最常見的原因包含:長期的姿勢不良、久坐、肥胖、缺乏運動或是運動傷害等,這些都可能慢慢讓腰椎神經壓迫找上門來!今天我們就來與大家分享乾針治療『腰痛無力』的實際案例。
Thumbnail
腰部神經壓迫是現今許多人都有的毛病,容易造成腰痠背痛,嚴重還可能影響走路行動,最常見的原因包含:長期的姿勢不良、久坐、肥胖、缺乏運動或是運動傷害等,這些都可能慢慢讓腰椎神經壓迫找上門來!今天我們就來與大家分享乾針治療『腰痛無力』的實際案例。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慣性行為以及不良的動作姿勢可能導致身體結構錯位和內部的緩衝空間變小,進而引起疼痛與不適。本文介紹了身體結構調理的概念及好處,並提倡了這種整體身體調理方法。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慣性行為以及不良的動作姿勢可能導致身體結構錯位和內部的緩衝空間變小,進而引起疼痛與不適。本文介紹了身體結構調理的概念及好處,並提倡了這種整體身體調理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