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呢?
其實,要從更早說起。家裡是做夜市或市場擺攤的,賣的是水果。從小學開始,只要白天上完課,晚上我就會去夜市幫忙。偶爾只是搭把手,有時候甚至是自己顧攤子──包裝、出貨、算帳、找錢,全都自己來。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我,好像其實蠻開心的。或許是因為能「幫上忙」這件事,給了我一種微小但確實的價值感?我也不太確定。那時候還沒有智慧型手機,沒有娛樂,最多就是跟隔壁攤的叔叔阿姨聊聊天。我記得他們看我年紀小,有時候收攤還會分我一些沒賣完的玉米、炸物之類的小東西──
這些,就成了我童年裡為數不多的「小確幸」。
後來真正「上工」,是從學校選擇產學合作班開始的。我一個人北上,到電子廠工作。
說真的,那時候我的工作能力很差,常常下班後還得留下來補做交接的事情。那時候的我,其實已經很接近被開除了。
但我很幸運,遇到了一位課長。
他發現我總是默默多留半小時到一小時把事情做完,在他跳槽離職之前,特地去找當時的主管,替我說情:「這孩子很努力,請幫他留下來。」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個貴人。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份感激。
當時的薪水大概是:22K(底薪)+4K(中班津貼)+1.5K(餐費)=27.5K。
工作八小時,我努力了半年多,才慢慢摸熟整個作業流程。 其實裡面大多數同事都不錯……嗯,是大多數。
那時候還沒有一例一休,所以幾乎可以整月無休地排班。
滿班的情況下,一個月薪水大約可以到34K。
於是我開始思考:「要不要存錢?那存錢是為了什麼?」
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是買房。那時的房價大概在600到800萬之間。
我沒想過什麼其他增加收入的方式,也不懂什麼投資。 只是單純地,用月薪去計算。
我算了一筆帳──
要買一間房子,靠我的收入,可能得花上50年起跳。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有些……絕望。
這條路,好漫長。
那時候的我,只能苦笑。 原來光是「想擁有一個家」,就已經足以讓人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
🕯️筆名:紫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