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好怕,我不敢去洗手!」女兒的聲音帶著焦急和恐懼,讓我不禁嘆了一口氣。
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即使是白天,陽光明媚,她仍然不敢獨自走到洗手台,總是需要有人陪著她,才願意踏出那一步。然而,奇怪的是,到了晚上,入睡前的沐浴時刻,她卻能一個人待在浴室裡,邊洗澡邊高歌,彷彿浴室成了她的小舞台。
這樣的反差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她真的是怕黑,那為什麼在燈光明亮的大白天會害怕,而到了夜晚反而毫無問題?
我曾經試著從她的命盤中尋找答案。女兒的命盤中有天同星和巨門星同宮。天同是一顆充滿童真的星曜,代表赤子之心、隨和與純真,但當它與巨門星共宮時,天同的特質往往會被巨門的「暗」所影響。巨門星本身代表著不安全感,也希望他人能理解自己,當巨門化忌時,這種不安全感也會更加強烈。
也許正是這種命盤特質,讓她容易感到害怕,尤其是在獨處的時候。
我嘗試用命盤來理解女兒的行為的同時,也開始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其實,我也曾有過一段害怕獨處的時光,那種恐懼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小時候,我常常不敢獨自在二樓的房間裡練琴。即使房間燈光明亮,我仍感覺背後好像有什麼東西在盯著我,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讓我無法專心彈奏。那段時間,我的恐懼似乎無法用理性解釋,甚至到了長大後,回想起來依然覺得好笑。
或許,每個小女孩內心深處,都會有她害怕的地方,畢竟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光。
她的命宮與兄弟宮暗合,兄弟宮除了代表同性別的兄弟姊妹,也象徵著母親的影響力。
這意味著,我在她的生命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我的思想、行為、甚至情緒都會深深影響她。想到這裡,我開始反省自己過去的做法。
身為一個不想養出媽寶的媽媽,我的教育理念是希望孩子能夠學會獨立,未來能夠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我總是要求她要勇敢,要克服恐懼,卻忽略了她的內心需求。或許,她並不是不願意勇敢,而是目前的她需要更多的陪伴與支持。
或許,她現在的恐懼只是生命中的一小部分,隨著她的成長,這些害怕可能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而我能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腳步,放下對她的過高要求,陪伴她走過這段害怕獨處的時光。
或許,這份陪伴才是她最需要的力量。
女兒的「怕怕病」雖然讓我感到困惑,但也讓我重新思考了親子關係的本質。孩子的成長並不一定是線性、快速的,有時候,慢慢來或許才是最好的方式。她需要的不是一個完美的自己,而是一個能被理解、被支持的自己。而我,也需要成為那個能理解她、支持她的母親。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她會笑著回憶起自己曾經害怕洗手的日子,而我也會感謝這段時光。它教會了我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母親,也讓我明白,陪伴和理解才是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