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學末期有一段時候,租住在港島那邊。那時候我家的鄰居有一對年紀跟我差不多的兄弟,所以我經常去鄰居處玩,他們的家境非常的不錯,因為他們不僅有自己的房間,而且家裡還有很多電腦。
從 RGB 螢幕的 Apple II,小教授電腦,8086 都有,也有過 CGA 與 EGA 螢幕,而他們在用的是 80386 SX。這個名字對今天的人來說不是陌生,就是上古時代的骨董。但在當時算是非常好的電腦,而且你也知道他們家應該是八十年代就開始玩電腦的人,應該是他們的父親喜歡玩,所以也導致兒子也喜歡玩。

你看畫面像不像大富翁呢?他也真的很像大富翁,首先整個遊戲都塞在一個畫面裡,然後你也的確需要在版圖上循環移動。不過他不用擲骰,你直接點去哪就去哪,只是會消耗時間,例如你從麥當勞跑去銀行就很遠,從麥當勞跑去衣服店就很近,下面有個時鐘,如果你把時間都消耗完該回合就結束。你就要吃飯,交租,觸發事件。然後下一回合。所以這是個時間管理的遊戲。
在這遊戲中你扮演一個剛出社會的高中生,在遊戲開始時,你會設下人生目標,包括事業,金錢,學業,幸福等,達成目標時遊戲就會結束。一開始住在一個廉租屋裡,就是畫面上面寫著 Low-Cost Housing 的那個。為了吃飯與交租,你必須去工作;但一開始的工作收入很低,要怎樣提升收入呢?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累贊工作經驗,工作久了就有了;第二個你看看下面的大學就懂了,交學費去讀。學歷與工作經驗就能提升你的收入。
話說這遊戲有個特色就是裡面的特色都是真人拍攝。

每個星期你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吃飯以及交租,租金一個月交一次。飯就每回合都要吃。不吃飯會怎樣?西方的遊戲比較仁慈,不會餓死,但是會導致健康受損,下回合會減少時間而且還可能要付醫療費,所以是得不償失的,所以基本上每回合都至少去麥當勞吃一個薯條。事實上,你初期的遊戲通常第一份工作都是在麥當勞當廚師,因此你直接下班在當地吃就行了。每星期天都會發生一些事件,通常是你去娛樂甚麼的,即是隨機會花掉你的錢。有時會通漲,通漲就是全部物價一起加;有時會通縮,物價會一起減,不過你會同時丟掉你的工作。
另外有一個消耗品是衣服,衣服兩個月不會換就會消失,通常這遊戲上班有 dress code,如果你沒有夠好的衣服有些工作是不能上班的,例如有些一定要穿西裝,而被迫做更差的工作。這遊戲有兩個比較特殊的建築物,左面的是便利店,他可以讓你買幾星期份的食物放在家,那你就不用天天去麥當勞,前題是你要有冰箱;右上角的是二手市場,隨機會出一些東西給你,例如廉價的冰箱,甚至電腦,在那處能買到一些別的地方買不到的特殊物品。
租住較好的住所,或者買更多的電器,都會改善你的身心健康,這個就不用提了,至於電腦很奇怪會偶然幫你賺錢,原理我不知道。
你賺到錢,通常就是去下面的學店處,付錢交學費去讀書,說是學店沒有冤枉他。只要你申請讀書讀夠十堂就一定會畢業拿到文憑,然後就可以找更好的工作,基本上這個遊戲除了家之外每個地點都會提供職位,不論是交租那處,或者是當鋪,或者是電器鋪都會有職位。你走進時間旁那個職業介紹所,你就可以面試一個新的工作,或者在同一個工作要求加薪,話說你不去職業介紹所你是不會被加薪的。
但多數薪水都不怎麼樣,然後最新薪的職位在哪裡呢?你猜猜看?
如果是現在的人猜,我懷疑很多人都猜是銀行或者大學。但答案是工廠。在這遊戲裡,最賺錢的工作是在工廠裡當總經理,就算不是總經理,其他比較賺錢的工作全都在工廠裡。比方說工程師之類,工廠裡最低薪的工作都比其他地方高,大學做到教授都不太賺錢。其他行為例如買賣股票債券之類一概都不太賺錢還浪費時間,所以這遊戲你去讀書也是進大學讀理工科,然後考取所有文憑牌照就是為了進工廠打工。

這是個 1990 年的美國遊戲,有反映的其實就是八十年代末,美國一個小城市的生態,整個城市的經濟就是圍繞著那個工廠,大學教的是跟工業有關的理工科知識,而你的主角實際上志願也是當工廠裡的高級藍領,整個小鎮的生計與消費也是依著那個工廠而存在。在這遊戲裡沒有比工廠更高級的工作,銀行也不是,當年的銀行並沒有那麼多資產泡沫,比較正正經經的做投資放貸。
這遊戲放到今天的話,一定會有人很多人覺得這一點都不像自己的人生,因為應該沒甚麼人是沒祖蔭半工讀讀文憑就是為了進工廠打工,這遊戲無意的將三四十年前一個美國小城市年輕人的人生紀錄了下來。當時遊戲製作人當然沒有想那麼遠,但是隨著美國製造業在之後二十年衰弱消退,你可以想像這個虛擬的小鎮的未來是怎樣,那就是左下角的工廠倒掉,最賺錢的工作沒有了,之後整個小鎮應該也是衰落了吧?
以製造業去維持經濟是美國人一直的認知,以前我年輕時,認識過一個美國回港的朋友,談香港的經濟應該怎樣搞,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重工業。當年當然沒有同意他的意見,但不論這個遊戲還是我的那個朋友,其實都反映了至少幾代人對於維持地方經濟的想法。當然這個想法不久之後就受到很大的挑戰。

臺灣就出過一個模仿這遊戲的遊戲叫「幸福人生」,不用說太多你看看就知道這是臺灣版的,,右上角的不是圓山大飯店嗎?不過幸福人生模仿得不全,有些關鍵的部份有很大差別。其中一點就是在臺灣版中不吃飯是會死的,不是看醫生或喪失時間那麼簡單,然後臺灣發薪水會直接存進銀行,而你的衣服破掉就不准進銀行,所以你會因為衣服破掉而餓死。非常難玩。
我挺喜歡這種類型的簡單小遊戲,所以就算是現在我都會拿來玩,當然遊戲這德性要介紹給別人就不容易,只能寫寫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