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的人」,這是我一直對自己的評價。那些我喜歡的小説,只屬於我耳朵的旋律,讓身體奔跑的運動,還有我偏愛的科目,我認為,是我選擇他們。
我會拍下小說封面,放進限時動態;會截圖播放清單,貼在對話框;會大聲說自己跑了幾公里,也會毫不掩飾地炫耀某門科目的高分。
「你看的小說很有深度。」
「你聽的音樂很有品味。」
「你的運動成績很亮眼。」
「你的邏輯思考很出色。」
我貪戀這些肯定,在稱讚裡尋找證明,證明我的特別是真實的。
我真的喜歡這些嗎?還是單純為了成為一個「特別」的人?
也許,正是因為我的特別,讓我想成為一個普通人,有著跟大家一樣的共同話題。我開始試著不去分享,不去展現自己,涉獵大眾都喜愛的事物,能夠和大家一起交談。我慢慢變成了「普通人」,只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裡,獨自做著那些曾經熱愛的事,卻忽然發現,連快樂也開始遲鈍。
「不要放棄思考」,是我給自己的要求。即使尋找到的原則,那也只是參考。我不想成為一個提線人偶。
我是個普通人。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會開始展現自己,因為我是特別的人。
即使這個世界要求我不要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