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工作的薪水來到這裡,我追求的是什麼?不常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一下就迷失在作業海裡。除了學歷相關的考量,也有一部分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有一小段專注學習跟做研究的時光吧。
自學
我覺得自己算是一個喜歡「學習」的人,從不會到會很令人興奮。這邊的學習跟唸書不能劃上等號,我同樣討厭被迫念懂些什麼應付考試。在研究所的時間我認知到,學習是把知識跟技術變成自己的一部份,考試成績不能帶走,但是我融會貫通的觀念,在往後的職場都繼續跟著我。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作過,或者因為研究所的學習方法本來就跟高中大學差很多,研究所給我的感覺是:我是自由的。在研究所,想學什麼就去學,從職場回到學校我更珍惜學東西的機會了。一開始廣泛的修資工各領域覺得有趣的課,聲音、影像、文字、金融的課我都修了,學習很有趣,要應付考試跟作業倒是跟大學時期一樣麻煩。
線上課程
讓我印象深刻快速成長的一門課,是碩一寒假自己在網路上找的線上課程 - Stanford NLP DL 。因為加入的研究計畫跟文字處理有關,所以開始修一些 NLP 自然語言處理的課程,過去半年東拼西湊的知識,上完這堂課後一整個被打通任督二脈,前因後果都想清楚了。
雖然惰性時常造訪,我還是堅持著把課上完了,順便參加了寫作黑客松的活動,一連七天把線上課程的筆記整理起來發表成文。
也是上完這堂課讓我覺得,不必有人逼你你也能自己學習,而且可以很有成就感,當然還是會懶會累,但也感到興奮開心。
那時候做的筆記、學起來的知識,在做研究時派上很大用場,一直到現在做 Data scientist 的工作時仍時不時會用到。
研究
當初念研究所的目的之一,是想過我這輩子想要有一段專心做研究的時光。國小時作文寫我的夢想是當科學家,聽起來八股又不切實際,但念研究所前的想像,不斷遇到問題、不斷學習克服,寫上一些很新很潮的技術,想起來就很帥。
當然現實跟想像還是有一大段區別的,碩一時加入的計畫跟「假消息」有關,是個非常跟生活掛勾,同時也非常難解的問題,這個計畫由中研院主持,我也就時不時的跟中研院的研究者、其他合作實驗室的學生,一起開會分享進度。
沒有人會期待我這個碩一生拿出什麼成果,參與時我也是默默的聽跟學習,把要解的問題縮小再縮小,定義成我能著手解決的一個小問題。因為想嘗試新的機器學習技術,我一直尋求能用模型解決的問題,雖然從技術反推去定義要解的問題很不符合現實,但對一個想趁這兩年多學點技術的研究生來說,是個 CP 值頗高的做法。
到後來我的碩論是假消息問題的延伸再延伸的一小塊應用,花了很多時間打造模型,在各種微調之下才拿到跟 state of the art 相近的成果,努力拼湊著寫出了我的碩論。很多人說碩論寫完就不想回頭再看了,我完全同意。
雖然最後在假消息領域的理解、深度學習的技術跟模型的搭建,並沒有探究的很深刻,但是研究所的經歷還是讓我成長許多,找到問題、提出解法、不斷修正的心態跟能力,工作後也時常用到,畢業的我雖然平庸,但也還能在社會達到立足之地。
刷題 & 面試
唸研究所有另一個目的 - 刷學歷、刷經歷,總之就是要讓履歷變得漂亮一點。剛進來沒多久,我的目標就是在碩一的暑假要找到實習,暑假開始的缺是在寒假結束後不久開始面試,於是再往前推,剛入學沒多久我就陸續開始刷題。
技術面試的程式題一直是我的罩門,要在短時間快速想到解法、跟面試官溝通、實作出來,我覺得很難,也在之前的面試感到很挫折。但很妙的是,每隔一段時間回來刷題,我都會覺得自己有一點進步了,可能是日常的工作、修課、研究,還有過去的刷題經驗,讓我寫程式的想法跟能力一點一點的累積進步著。
關於實習的面試,我的下篇文章應該會多寫一些,在這邊想聊的是,雖然研究所課業、研究、計畫都追著自己跑,還要擠出時間自學跟刷題,聽起來很難。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作過的關係,我對自己時間的管理還能負擔這些我想做的事,其中有個關鍵的轉變是:我使用時間的效率提高了。
以前大學要寫作業總是不甘情願,滑著手機拖延著,時間就這麼流逝的快速。現在明白自己做手上事情的意義是什麼,專注地做完正事,給自己安排其他有趣的事,比滑手機帶來的刺激快樂的多。
交換後、工作後、回到研究所,我深刻的體認到:我是自由的。因為是自由的,沒有必要滿足誰的期待,只有我為自己的時間負責,為自己想做的事情負責。自律即自由。
系排
唸研究所後,我繼續著大學時就培養的興趣:打排球。加入資工系的系排除了讓我在研究與刷題之外有個喘氣的地方,也讓我認識了很多資工系的朋友。
可能大學時期就念資工系的人難以體會,但我是到研究所之後才慢慢找到能一起寫程式、討論研究、交流實習與工作情報的夥伴們。過去都是一個人到外系修課的我,慢慢在資工所找到歸屬感,或多或少要感謝系排的朋友們吧。那些稀鬆平常著討論著課內課外話題的時光,對那時的我來說,是追尋已久的彌足珍貴。
我很慶幸有這段回到學校唸書的時光,在這裡學到的知識、思考的方法、交到的朋友,全部都在接下來的好幾年,我修改文章的現在,都還繼續跟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