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從 Johnny 家逃離後,他也徹底對我失去了興趣。
起初還擔心他會糾纏不清,甚至找上門來。
後來才明白,我在他眼中,根本就不重要,不值得他花費心思在我身上。
可是……那天發生的事,至今仍在我心底留下一道難以癒合的傷痕。諷刺的是,對他來說,只不過是少了一個可以替他賺錢,以及滿足他私慾的玩物罷了。
每當想到這裡,我都忍不住覺得自己可悲。如果那天我沒能掙脫,萬一真的慘死在他家……
那我就無聲無息地從這世上消失,然後在社會新聞的某個角落佔據幾行沒有溫度的文字,配上一個微不足道的名字,不痛不癢地描述案發經過。
而我的父母呢?他們十之八九不願意來認屍,搞不好還冷冷地說:「一定是她交友不慎,才會惹來殺身之禍。」
我明明很努力啊……
還在讀護專的時候,大家都在夜遊、談戀愛、參加活動,計劃著去哪裡玩。而我呢?為了負擔自己的生活,只能一頭栽進打工。這邊的工作還沒結束,就得立刻趕往下一個地點,每天都像被時間追著跑,連喘息的空間都沒有。
我會變成這樣,不是因為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我不願意屈服於家人的安排。
他們早就替我規劃好人生,認為我只要念個普通的公立大學就好——不要花太多錢,不要造成他們的負擔,怎樣都行。
可偏偏我有個讀醫學院的哥哥、念法學院的姊姊,他們擁有選擇的自由,只有我的人生被看得一文不值。
我不會讀書嗎?不是的——我從前三志願的女子高中畢業,在校成績優異,多次名列前茅,是師長口中的「品學兼優」;可是那些光環,在我家裡什麼也不是。
只因為,這個家不需要三個都會讀書的孩子。龐大的學費早就讓家裡喘不過氣。他們寧願放棄我這一個,讓哥哥和姊姊順利完成學業。
其實我從小就有個夢想,一直很嚮往當醫生。
小時候有一次,我太調皮,從家門口飛奔出去,沒注意路況,結果被一台機車撞了。痛到我在馬路上嚎啕大哭,後來是駕駛幫我叫了救護車,把我送到急診室。
那時,有一位女醫生替我清洗傷口,手肘、膝蓋滿是擦傷,她一邊細心地消毒,一邊輕聲安慰我。她的聲音好溫柔,讓我漸漸不那麼害怕了。
在我離開之前,她還偷偷塞了一顆糖果給我,就是那種硬硬的,森永的紅色水果糖。
就是那一天起,那位身穿白袍的女醫師,成了我心中的英雄。我多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她一樣,帶給他人勇氣。
可是,當我說想讀醫科的願望時,家人卻想都沒想就回絕了我。
我不是不願意妥協,我願意各退一步;便提議:「那不然,讓我讀護專也好。」
可父母依然拒絕,甚至擺明地說:「妳若執意報考護專,學費與生活費,我們一毛錢都不會出。」
從那天起,我便與這個家徹底斷了關係。
我不斷地責問自己:我的要求很過分嗎?為什麼,我連選擇未來的權利都沒有?
人生最悲哀的事,莫過於無法主宰自己的人生。當一昧順從家人的意志,走上他們替你鋪好的路,萬一最終事與願違,過著並非原本預期的生活。等到那時,我又能向誰傾訴?
所以,我寧願一開始就獨自承擔風險,也不想等到「那一天」來臨時,才後悔莫及。
高中畢業後,我就離家展開獨立生活。等待成年那段日子裡,我沒有閒著,一邊準備升學考試,一邊打工籌措學雜費。
回想那四年,直到護專畢業,我幾乎都在補習班與打工地點之間奔波,一邊苦讀應考,一邊賺錢存學費。為了實現那個深藏心底的夢想,我付出了人生中最精華的青春時光。
踏入職場後,現實與我原本的想像落差極大,我仍秉持著身為醫護人員的初心與熱忱,認真面對每一位病患。畢竟,這條路是我自己選擇的。
然而,長期失衡的護病比,加上薪資調幅遠遠趕不上通膨的速度,我逐漸意識到,自己在整個醫療體系中,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存在。
某天路過一家房屋仲介,櫥窗裡貼滿了售屋資訊,其中一間不到二十坪的小公寓特別吸引了我的目光。仔細一看,開價竟高達一千多萬,我忍不住笑了出來。以我現在的收入,連頭期款都遙不可及。
或許,是與家人的緣分已盡,我才會對「家」的定義產生如此強烈的渴望。
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早已成為我此刻人生中最執著的目標。
偶然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徵人啟事:高級商務會館,招募公關人員,薪資優渥,可日領。
一看就知道,這跟八大行業脫不了關係。也許是因為在醫院待久了,面對病患各種性騷擾早已麻木。
我心想:就算被客人碰,只要不賣身,或許能多賺點錢,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了。但這行的錢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好賺。我私下戲稱坐檯是「迴轉壽司」,可能這桌還沒坐滿半小時,就被轉到下一桌。
問題是這樣很難和客人培養熟悉感,氣氛還沒熱起來,就得換桌了。
再加上我外在條件本不算出眾(尤其和 Dora 比起來),根本很少有客人願意「框」我(直接買斷小姐時間的模式,名義上是九小時,實際陪客人不會那麼久)
我不願意對 Johnny低聲下氣,結果總被晾在一旁,連坐檯的機會都寥寥無幾,更別提認識客人了。
有一次,我記得特別清楚。Johnny故意把我安排到一桌兄弟客,那人一見到我,就露骨地表示要我出場(接S)。我明確拒絕,說我不提供那類服務。
沒想到他立刻翻臉,當眾指著我破口大罵:「幹!不給客人上,幹嘛出來上班?」
我在眾目睽睽下被羞辱,至今回想,覺得那根本是 Johnny刻意設局,故意把這種難搞的客人塞給我。
種種經歷讓我對經紀人徹底失望,甚至開始認定,他們全都是小白臉、吃軟飯、渣男無誤。
可是……我還是希望多賺點錢,想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我不想向現實低頭,若有機會,還想拼讀醫學院。
正是這股追求的渴望,讓我鼓起勇氣,傳訊息給「溫德爾」。
我告訴他,想了解工作內容,也提到是透過 Dora 的介紹。
訊息傳出不到一小時,他便回覆我:沒問題,我有經由 Dora 聽過妳的情況。看妳何時方便,時間、地點由妳挑選(請選擇公共空間)
短短幾行字,卻讓我感受到這個人跟以前遇過的經紀人不太一樣。他主動提出在公共空間碰面,顯然是想讓我感到安心。措辭也簡明扼要,彷彿只是一場普通的面試。
我暗自對自己立下承諾:如果這次再不順利,就徹底放棄這條路。但只要還有一點可能,我就會傾盡全力,讓自己至少有一次翻轉命運的機會。
To be continu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