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之旅:臺灣篇【5】紙圖文創/故宮博物院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曾經發佈過有關手工製作書本的文章,一些讀者可能記得我的先生在這方面算是有些研究,他更為我手造一本私人版的手工書,可參閱舊文:書本的藝術

除了手工書之外,先生還喜歡製作立體書本,這次趁著我們來台灣旅遊,為了還他一個心願,我們第二天的行程就是要拜訪他從網上認識的洪新富老師,他是扶風文化的負責人,也是立體紙圖藝術家,他的工作坊在台北火車站附近,因為我們不想浪費時間,所以坐計程車去,但是到了目的地,還需要摸索一番才找到工作坊。

兜兜轉轉後,我們終於找到洪老師的工作坊,雖然大家都是首次見面,但氣氛很融洽,完全沒有什麼陌生的感覺,他不太懂英語,先生唯有努力跟洪老師用國語溝通,而我只能站在一旁努力去聽,間中搭上一兩句英語,然後他就笑呵呵,彼此的互動很輕鬆愉快。老師向我們展示出他的很多作品,也親自示範摺紙和剪紙的藝術,我們看得津津有味,不覺間也超過一個小時之久,最後,我們買下他寫的一本小立體書:「臺灣文創尋根の旅」,老師亦送了一堆小小紀念品給我們。

尋根:「一切由古董店的一張立體喜帖開始」,作者簡述尋找台灣文創先驅黃根先生的立體書。

尋根:「一切由古董店的一張立體喜帖開始」,作者簡述尋找台灣文創先驅黃根先生的立體書。


raw-image

當要離開的時候,洪老師很貼心,恐怕我們會再在大廈內迷路,便親自送我們到電梯門口,台灣的人情味果然濃厚,以後的幾天,無論在公車、地鐵或餐館等地方,我們所遇到的陌生人,他們友善的笑容和溫暖的提點,都為我們這次台北之行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老師以一本小型的立體繪圖書來歡迎我們啦!

老師以一本小型的立體繪圖書來歡迎我們啦!


我們這一天的行程目標是「文化欣賞」,我本來有很多地方想去,例如錢穆及林語堂的故居等,但知道時間並不容許我這麼「貪心」,所以只好集中參觀一個地方,就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它收藏了不少清代的皇室寶物及一些華夏文化的精品,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艷陽天下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作者拍攝)。

艷陽天下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作者拍攝)。

來到台北兩天,我們還沒有試過坐捷運,我總覺得一個旅人,若沒有親身體會過當地的交通工具,又怎麼算是真正認識所旅遊的城市?於是我們便步行往台北車站,台北捷運網路比較起倫敦或巴黎的設計簡單清楚,對於我來說並不太複雜,只是因為連接火車站就顯得比較混亂,不過幸好我還算「寶刀未老」,地鐵網路沒有難倒自己,在便利店買了悠遊卡後,跟著指示的標記很快就找到「紅線」往士林站的月台。

我們坐淡水信義線北上,因為是遊客身份,車窗外的風景對於我們來說都很新奇,所以一直忙著欣賞路過的景物,而非像車廂內的本地乘客只顧看手機。故宮博物院沒有捷運可以直達,在士林站下車後還要轉乘公車,因為埸館建築在高地上,下了公車,要走上很多石階才到達正館的大門口。想不到這一次在烈日當空下爬石階才只不過是開始,以後在九份及在日本的幾個星期都是這樣汗流浹背爬石階,於是一個月來雖然吃得多,但體重卻輕減了,不過也苦了我的雙腳,最後在日本要買止痛藥膏來按摩紓緩疲勞和痛楚。


*~國立故宮博物院短介: 清末最後的一個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後,國民政府清點宮廷文物,並於 1925/10月/10 成立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皇室的收藏。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至1948年,在國共內戰混亂中,一部分的文物經過多重的轉移運送终於落腳在台灣中部的霧峰鄉北溝,現在位於台北的新建築是 1965年才正式開放,成為現在世界級的文物博物館。

1933-1948,經過多番轉折的運送,部分文物收藏品终於從北京安全抵達台灣。照片來源:「遇見新故宮」

1933-1948,經過多番轉折的運送,部分文物收藏品终於從北京安全抵達台灣。照片來源:「遇見新故宮」

我們在故宮裡的餐廳用過午餐後才開始入館內參觀,因為在暑熱的天氣下已經走了不少路,所以先要補充水分和營養,不然就再沒有氣力去逛偌大的博物館。

我們知道在第二館也有很精彩的展覽,是印象派和現代主義的名作,因為時間有限,只能集中在主要埸館參觀,反正我以前也去過倫敦的泰特美術館和紐約的大都會美術博物館,所以也沒有感到什麼可惜。

raw-image

對於住在台北的讀者來說,國立故宮博物院應該並不陌生,比起我這個遊客更熟悉,所以院內的一切詳細描述,特別是【看得見的紅樓夢】展覽,我可以省略幾千字!在此特別推薦大家一讀:

格友@John Lin 的故宮展覽「看得見的紅樓夢」:故宮與《紅樓夢》的夢幻共演

格友@林燃的故宮一日遊 祀與戎 古代兵器攻略 紅樓夢特展


「翠玉白菜」,可能是光緒皇帝妃嬪之一的瑾妃的嫁妝?著名的「肉形石」該天沒有展出,無緣一見。

「翠玉白菜」,可能是光緒皇帝妃嬪之一的瑾妃的嫁妝?著名的「肉形石」該天沒有展出,無緣一見。

我們買回來的仿製「翠玉白菜」,也很漂亮喔!

我們買回來的仿製「翠玉白菜」,也很漂亮喔!

我們這次參觀故宮博物院,只能走馬看花,但也花了大半天的時間,離開之前當然會去紀念商品店逛逛,這是我一向遊覧博物館的習慣,買下圖文並茂的介紹書籍,這樣旅行回家之後,就可以再慢慢細讀內容及再次欣賞展館中的精彩展覽品。


清明上河圖,買來的複印品。(作者拍攝)

清明上河圖,買來的複印品。(作者拍攝)

「清明上河圖」有很多版本,其中當然以宋代畫家張擇端的為原作,現收藏於北京的故宮,至於在台北故宮的則是「清院本」,是清代時期的作品,由雍正皇帝委派宮廷五位畫家協力繪製,其實內容比宋代的原版本更豐富多元,我自己很喜歡,所以也買下一張複印品作紀念。這次的台北故宮博物院半天遊,能夠買了自己的心頭好,真是覺得不枉一行,回家後,可以天天看著「翠玉白菜」和「清明上河圖」,有點好像自己還身在故宮博物院裡的感覺,這可是我沒有預料之中的收穫呢!


*~國立故宮博物院短介: 資料摘自官方圖書册:「遇見新故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楓林茶館
150會員
145內容數
歡迎來喝茶吃餅,談天說地。
楓林茶館的其他內容
2025/08/19
在臺北夜市尋覓兒時香港街頭小吃的回憶,卻發現港臺臭豆腐大不同,美食體驗不如預期,但夜市懷舊氛圍仍帶來難忘的旅行感受。
Thumbnail
2025/08/19
在臺北夜市尋覓兒時香港街頭小吃的回憶,卻發現港臺臭豆腐大不同,美食體驗不如預期,但夜市懷舊氛圍仍帶來難忘的旅行感受。
Thumbnail
2025/08/07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與J Premium團隊成員和格友們的第一次小聚。地點選在歷史悠久的明星咖啡館,品嚐俄式料理,並分享了聚會的過程、成員們的互動以及作者對這次難忘經驗的感受。
Thumbnail
2025/08/07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與J Premium團隊成員和格友們的第一次小聚。地點選在歷史悠久的明星咖啡館,品嚐俄式料理,並分享了聚會的過程、成員們的互動以及作者對這次難忘經驗的感受。
Thumbnail
2025/08/01
文章描述了作者夫婦在臺北的旅行經歷,從機場抵達、入住飯店到西門町遊覽,並分享了作者在旅行中感受到的臺灣文化和社會氛圍,以及對臺灣的印象。
Thumbnail
2025/08/01
文章描述了作者夫婦在臺北的旅行經歷,從機場抵達、入住飯店到西門町遊覽,並分享了作者在旅行中感受到的臺灣文化和社會氛圍,以及對臺灣的印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北萬華是台灣活版印刷的故鄉~「鉛字印刷」對於現今是帶的孩子們來說是遙遠的、陌生的。日常中接觸到各式各樣印刷品的機會非常高,孩子若有機會認識到印刷術的歷史是將生活經驗作連結,也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傳承。為了想讓懿跟五月份參觀臺灣印刷探索館導覽經驗結合,帶他臺中→台北萬華快閃時報本鋪,.....
Thumbnail
台北萬華是台灣活版印刷的故鄉~「鉛字印刷」對於現今是帶的孩子們來說是遙遠的、陌生的。日常中接觸到各式各樣印刷品的機會非常高,孩子若有機會認識到印刷術的歷史是將生活經驗作連結,也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傳承。為了想讓懿跟五月份參觀臺灣印刷探索館導覽經驗結合,帶他臺中→台北萬華快閃時報本鋪,.....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中正紀念堂的展覽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書畫藝術系的畢業展,更是充滿了年輕藝術家的創意與激情。這次展覽已經結束,但作為紀念,我還是習慣性地拍了幾張照片,留住這段美好的記憶。 這次的書畫藝術系展覽,主要展示了許多類似國畫與現代藝術結合的作品。這些作品融合了傳統技法與現代元素,展現出藝術家們深厚的
Thumbnail
中正紀念堂的展覽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書畫藝術系的畢業展,更是充滿了年輕藝術家的創意與激情。這次展覽已經結束,但作為紀念,我還是習慣性地拍了幾張照片,留住這段美好的記憶。 這次的書畫藝術系展覽,主要展示了許多類似國畫與現代藝術結合的作品。這些作品融合了傳統技法與現代元素,展現出藝術家們深厚的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漬的時態・傅聖雅創作個展】 藝術,如何藉由「紙張」表達情感? 對於藝術家傅聖雅來說,因長期從事製版和印刷的工作,不同的紙張有著不同的角色定位。 正因紙張承載生活記憶和經驗,透過拼湊和組合,更能用來連結特定的情感、生活經驗。
Thumbnail
【漬的時態・傅聖雅創作個展】 藝術,如何藉由「紙張」表達情感? 對於藝術家傅聖雅來說,因長期從事製版和印刷的工作,不同的紙張有著不同的角色定位。 正因紙張承載生活記憶和經驗,透過拼湊和組合,更能用來連結特定的情感、生活經驗。
Thumbnail
五月初去台南新總館參加了文學季,有一系列關於文學的闖關活動、市集、表演。結束後到館內走走,沒想到發現了台南四百好書展的首檔展覽 —《尋書香》,雖然整個展間不大,但我覺得主軸很有意思、體驗感也很足,因此想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五月初去台南新總館參加了文學季,有一系列關於文學的闖關活動、市集、表演。結束後到館內走走,沒想到發現了台南四百好書展的首檔展覽 —《尋書香》,雖然整個展間不大,但我覺得主軸很有意思、體驗感也很足,因此想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台灣文學館的常設展《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一個將百年來的文學史化為日常,透過不同的多媒體設備,讓觀眾可以與文學互動,讓文字不單單是字詞,而是我們的日常。整個展覽從空間、色調、文字、呈現都非常完整細膩,在觀展的過程有很多的感受湧上心頭,因此想來紀錄並分享這段美好體驗! 以下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台灣文學館的常設展《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一個將百年來的文學史化為日常,透過不同的多媒體設備,讓觀眾可以與文學互動,讓文字不單單是字詞,而是我們的日常。整個展覽從空間、色調、文字、呈現都非常完整細膩,在觀展的過程有很多的感受湧上心頭,因此想來紀錄並分享這段美好體驗! 以下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的台北國際書展,星光熠熠✨論壇上親耳聽大師談自己、談創作,獲得滿滿創作能量!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的台北國際書展,星光熠熠✨論壇上親耳聽大師談自己、談創作,獲得滿滿創作能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