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女病》觀後感--願所有長女都能做回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還記得大學時閨蜜曾吐槽我:妳明明也是老大,怎麼那麼愛撒嬌啊?那時的我認為,這就是我的個性呀;之後細想才發現,成為愛撒嬌的長女或許是一種特例。 那個閨蜜跟我一樣是長女,不同的是我有一個妹妹、她有兩個弟弟;我不曉得她家裡是否有重男輕女的現象,我們從未深聊過相關話題。 但我了解的表象是,她的確是三個小孩中學歷最好的、最省心的、被視為榜樣的存在。 從小我也是(堂表)兄弟姐妹間的榜樣,總是被說著要照顧弟弟妹妹、要讓著他們;幸運的是,隨著大家陸續成年,不知不覺間我放下了身為榜樣的擔子,我們以平輩、朋友的方式相處,唯一的不同在於他們口中的一聲姐。 上次在家裡,爸爸想吃水果叫妹妹去削皮,隨後補充一句:以前都是叫姐姐,現在換叫你。 就這麼一個日常小插曲,令我印象深刻。 我也曾經想過,若我有的是弟弟而不是妹妹,情況會不會有所不同?但我很快地意識到這類假設一點意義也沒有,成年後我幾乎沒有意識到長女這個特殊身份,這樣就很好了。 《長女病》裡面的故事令我震撼,甚至是看一看要停下來消化的程度;冷靜過後我的腦海中出現好多人的樣貌,媽媽、姑姑、同事、各種女性長輩…… 的確,上一輩的她們大多數是職場婦女,夾雜於新舊觀念之間,共同承擔賺錢養家的責任,卻依然是照顧家庭的主力,不僅僅關心結婚後的小家庭,也要奉獻於原生的大家庭、甚至公婆家,盡心盡力而疲憊不已。 幸運的是,她們沒有依照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女兒;身為她們的女性後輩,她們採用愛的教育,鼓勵我追尋夢想、發展自我。她們的觀念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封建糟粕,聽到時我通常一笑帶過;這是她們的成長痛,鄙視或糾正都顯得冷漠而自大,我只要在面對後輩時默默抹除這些痕跡就好。 書中也提到,長女病是社會共同造成的,而這些長女仍然用自己的方法默默支持著這個社會;這一點也不讓人意外,就像許多父權社會的傳統,基本上是由女性負責傳承的道理相同。 但願越來越多人了解到這一現象,然後隨著觀念變遷、世代交替,讓社會中的長女們能夠慢慢放下身上的重擔,真正為了自己好好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亞葉子的沙龍
18會員
18內容數
女性主義聽起來飄渺而遙遠,其實正落實於生活中的各個細節。 身處性別相對平權的亞洲國家,對於女權仍有許多誤解甚至偏見; 儘管我不是專業人士,也希望能透過更多事件與大家一同討論女權。
亞葉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02
說到徐志摩與他的女人們,大家對三位女性的看法都是從徐志摩的視角出發;但是說到林徽因與這三個男人(我並不想稱其為她的男人們),世人普遍的視角卻是從這三人男人出發的,都是他們多麼為林徽因所著迷且為她做了什麼。
Thumbnail
2021/12/02
說到徐志摩與他的女人們,大家對三位女性的看法都是從徐志摩的視角出發;但是說到林徽因與這三個男人(我並不想稱其為她的男人們),世人普遍的視角卻是從這三人男人出發的,都是他們多麼為林徽因所著迷且為她做了什麼。
Thumbnail
2021/11/17
我一直認為才女一詞是衍生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正因她反傳統的有才,而因此有才女之稱。不過這個稱呼僅僅說明了她的才華,遠不能概括她對中國建築史、甚至是中國文學所做出的貢獻。 依照余英時先生的定義,林徽因不僅是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學者,更是一名真正的、值得大家景仰的知識分子。
Thumbnail
2021/11/17
我一直認為才女一詞是衍生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正因她反傳統的有才,而因此有才女之稱。不過這個稱呼僅僅說明了她的才華,遠不能概括她對中國建築史、甚至是中國文學所做出的貢獻。 依照余英時先生的定義,林徽因不僅是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學者,更是一名真正的、值得大家景仰的知識分子。
Thumbnail
2021/03/11
女權自助餐,一個令女權接近反義詞的詞彙。 極端女權原本就不該拿來與女權比較,而是用來與極端男權抗衡的。
Thumbnail
2021/03/11
女權自助餐,一個令女權接近反義詞的詞彙。 極端女權原本就不該拿來與女權比較,而是用來與極端男權抗衡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結束通話後往事如電影般一幕幕湧上眼前,從注意到媽媽每天眼眶泛紅的那時刻,再到拚命讀書希望能夠拿到獎學金的學生時代,以及菜市場要爛菜為了節省伙食費的過往,一切似乎都還歷歷在目,彷彿昨日;在那段時間裡母女倆相依為命,為彼此加油打氣互相扶持撐的過來,日子過得辛苦但也都過去了,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慶幸,雖然艱
Thumbnail
結束通話後往事如電影般一幕幕湧上眼前,從注意到媽媽每天眼眶泛紅的那時刻,再到拚命讀書希望能夠拿到獎學金的學生時代,以及菜市場要爛菜為了節省伙食費的過往,一切似乎都還歷歷在目,彷彿昨日;在那段時間裡母女倆相依為命,為彼此加油打氣互相扶持撐的過來,日子過得辛苦但也都過去了,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慶幸,雖然艱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