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事件引起的反思
就在昨天,我接到一通令人擔憂的電話——家人在社群平台上發表了一則診所負評後,竟收到對方的「妨害名譽」通知書。
這種事情,你我或許都聽過,也可能親身經歷過。
在這個快速的時代,情緒和言語只要一個不慎,就可能引發衝突。
掛完電話後,我腦中浮現一句話:
「爭吵是最耗能的深淵,不爭吵才是真正的自由。」。
半天狗的比喻:情緒的分身與核心
當我試圖安靜整理心情時,腦中浮現《鬼滅之刃》中的半天狗:它能分裂出無數情緒分身——怒氣、悲傷、憎恨……主角們拼命戰鬥,但分身無窮無盡,直到發現真正的弱點——那個隱藏在深處、幾乎無法察覺的本體。
這提醒我:真正決定戰局的,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核心,而不是表面的情緒分身。
🔬 科學角度的啟示
- 物理學:盧瑟福的金箔實驗告訴我們,原子大部分是空的,真正決定性質的,是中心的原子核。
- 醫學:治療感染的關鍵,不是狂打抗生素,而是找到並處理感染源。
- 癌症研究:科學家發現,若能找到驅動腫瘤生長的「核心基因」,就可能真正阻止它擴散。
不管是科學還是心理,都指向同一件事:
要解決問題,就要找到並處理「核心」。
💬 守住心,才是最強防護罩
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言行,但能選擇自己的回應。
「守住內心」,不是逃避,而是一種更深的力量:
- 以清晰代替混亂
- 以沉穩代替衝突
- 以選擇代替被動
💬 日常練習(現代人的「全集中呼吸」)
- 暫停與沉靜:情緒湧上時,先給自己 30 秒空間,避免被分身牽著走。
- 覺察核心:問自己:「我真正介意的是什麼?」不要只停在表面情緒。
- 轉化能量:把情緒化成行動,例如寫下來、去運動、或與可信任的人分享。
當我們觸碰到核心,就不再被分身支配。
在情緒風暴中,反而能找到成熟、清晰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