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思考,不是搞怪,而是搞懂人心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作者:創新講師 創新先生 陳建銘

在創意思考或設計思考的課堂上,我常問學員一個問題:

「你覺得便利貼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帶來什麼感受?」

選項如下:

  1. 幸福感
  2. 安全感
  3. 便利感

沒錯,大家都選了「便利感」,而這正是這項產品最重要的設計目的。

便利貼的成功並不是偶然,而是因為它不會傷紙、重複使用,剛剛好解決了我們在筆記、標示、提醒時的小麻煩——這就是從「感受」出發的設計。

raw-image

再看一個例子:賞花,是為了什麼?

我接著問學員:

「當你去賞花,是在追求什麼感受?」

  1. 即時感
  2. 幸福感
  3. 便利感

答案幾乎一致:「幸福感」。

人們不見得知道自己為何被吸引,但真正促使我們行動的往往是潛藏的情緒與感受。

raw-image

為什麼創意不能只靠靈感?因為使用者才是答案!

我們在創新課程創意思考課程中強調一個觀念:

「感受對了,創意自然來。」

但「感受對不對」,不是你自己說了算,而是使用者說了算。你得觀察他們的行為與反應,才能確定創意有沒有落地。

比如:你做了一款便利貼,結果大家反應它太黏、撕下來會破壞紙張——那你就得趕緊調整設計,因為你打擾了「便利感」。

反之,如果有人用你的便利貼記錄靈感、畫構圖,還誇讚它幫助他觸發好點子,那就代表你的產品有可能成為下個爆款。

你甚至不需要等到量產,只要做出樣品,在公司或小規模測試中觀察回饋,就能大幅降低開發風險,這正是設計思考課程中「原型與測試」的關鍵。

raw-image

創意不只用在產品,還能設計服務體驗

有學員問我:「創意是不是只能用在產品?」

我的回答是:「當然不是,服務也能非常有創意。」

舉例來說:我第一次在王品集團旗下的「西堤牛排」用餐時,體驗到他們獨有的貼心儀式。

那天是我朋友的生日,他們送上小蛋糕、唱生日快樂歌、拍照,然後把照片洗出來,用相框包裝送給我們。

這一整套流程,讓我們心裡暖暖的。王品要給的不是「菜單上的菜」,而是一種被珍惜的感受——這就是真正從「感受」出發的服務創新。

這樣的案例,我常在創新工作坊中和企業團隊一起討論:我們的產品或服務,到底創造了什麼樣的「感受記憶」?

另一種感受的入口:從痛點出發

你也可以從「不舒服」的地方切入。

傳統拖把讓人覺得麻煩又髒,尤其是擰乾時要碰水、清不乾淨沙發底下。

這些「痛點」一旦被觀察到,就會成為創意的機會。

「好神拖」的誕生,就是從這些感受問題出發,才設計出更輕鬆、更衛生的拖地體驗。

raw-image

結語:設計感受,就是設計選擇

如果你是一位設計師、行銷人員、講師或創業者,不管你正面對哪種挑戰,都可以從這一句話開始:

「我希望對方,在使用這項服務/產品/方案後,感受到什麼?」

這就是設計思考創意思考最根本的提問。

不是為了創意而創意,而是為了創造一種,讓人願意行動的感受。

raw-image

關於作者

創新講師 創新先生 陳建銘

陳建銘,網路暱稱「創新先生」,企業創新講師顧問,創新先生管理顧問執行長,著作有《靈感製造機:如何找到創新的點子?》《鳥博士桌遊知識小品》,創新發明的作品有「伸縮摺疊電蚊拍」、「會跑的鬧鐘」、「左右腦動一動創意桌遊紅包」、創新思考發想工具《創新的秘密》等二十多項國內外專利作品,上過國內外多家新聞媒體採訪報導,媒體封為「生活發明王」。有多項服務創新產品創新等經驗,首位解開「如何用『觀察力』與『想像力』,有系統產生創新點子的方法」。多家知名企業指定的企業內訓課程、創新思維課程、創意思考課程、設計思考、創新工作坊、企業講師、創新講師、Hahow線上課程老師

我在Hahow 開設的線上課程 👉 創新先生瘋狂創造力:創造力思維與發想流程

📩演講與課程邀約,請來信:chen.arron1@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新先生
9會員
41內容數
嗨~我是「創新先生」陳建銘老師,擁有二十幾年創新和發明的經驗。 我是位企業講師、創新講師,主要在教「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 我還是位發明家,代表作品有「伸縮摺疊電蚊拍」、「會跑的鬧鐘」,媒體曾經幫我取名「生活發明王」。 很開心和大家分享如何創新與發明~
創新先生的其他內容
2025/08/26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的核心觀念:從顧客的感受出發,而非僅僅滿足他們提出的需求。文章以亨利·福特、可口可樂和Nike等例子說明,成功的創新來自於深入瞭解顧客的痛點、渴望和感受,並設計出能引發這些感受的產品和體驗。作者強調觀察和驗證的重要性,並推廣其創新課程和工作坊,幫助企業和個人提升創新能力。
Thumbnail
2025/08/26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的核心觀念:從顧客的感受出發,而非僅僅滿足他們提出的需求。文章以亨利·福特、可口可樂和Nike等例子說明,成功的創新來自於深入瞭解顧客的痛點、渴望和感受,並設計出能引發這些感受的產品和體驗。作者強調觀察和驗證的重要性,並推廣其創新課程和工作坊,幫助企業和個人提升創新能力。
Thumbnail
2025/06/20
本文探討「亞斯倫現象」,說明人們如何持續遵守過時規則,即使這些規則的理由早已不存在。文章以QWERTY鍵盤為例,說明此現象如何阻礙創新和效率。文章最後提供建議,鼓勵讀者質疑既有規則,並從重新定義規則開始創新。
Thumbnail
2025/06/20
本文探討「亞斯倫現象」,說明人們如何持續遵守過時規則,即使這些規則的理由早已不存在。文章以QWERTY鍵盤為例,說明此現象如何阻礙創新和效率。文章最後提供建議,鼓勵讀者質疑既有規則,並從重新定義規則開始創新。
Thumbnail
2025/06/20
本文探討創新者必備的「合理推理」能力,並以福爾摩斯的偵探方法為例,說明如何透過觀察使用者行為,推論出其背後真正的需求與感受,而非僅止於表面需求。作者陳建銘,自稱「創新先生」,為企業創新講師,擁有豐富的創新發明經驗與專利作品。
Thumbnail
2025/06/20
本文探討創新者必備的「合理推理」能力,並以福爾摩斯的偵探方法為例,說明如何透過觀察使用者行為,推論出其背後真正的需求與感受,而非僅止於表面需求。作者陳建銘,自稱「創新先生」,為企業創新講師,擁有豐富的創新發明經驗與專利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