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你的「寫作定位」與初步品牌意識?
一句話總結(TL;DR):我把寫作定位拆成三個核心:主題、語氣、讀者價值。鎖定 2–3 個長期主題、選定穩定語氣、再用一句定位句把它說清楚,然後用簡單的視覺與發文節奏驗證優化。
很多人寫了一段時間會問自己:「我到底算什麼樣的寫作者?」我也有過同感。沒有清楚定位,讀者很難記住你;有了定位,寫作變成一種對外的承諾,也讓我的內容更易被找到、被信任。
1️⃣ 從主題開始(內容是磁場)
先問自己:我最想長期寫的 2–3 個核心主題是什麼? 我常用的三個檢核:- 持久力:我願意十年、三年、每季都回到這個主題嗎?
- 能力匹配:我有實務經驗或願意持續學習的動力嗎?
- 讀者價值:讀者能從中得到什麼具體改變或好處?
實作(5 分鐘):列出 5 個候選主題,對每個主題以「持久力 / 能力 / 讀者價值」各打 1–5 分,取總分前 2–3 個。
為什麼?重複發聲會建立記憶點。當我在相同主題持續創作,對應的讀者就會來找我。
2️⃣ 找出語氣與風格(文字的氣質)
語氣決定讀者對你的第一印象:是「溫暖陪伴型」還是「專業解說型」?或是「機智短打型」?
- 用 1–2 個形容詞界定你的核心氣質(例如:溫柔且具體、犀利但溫暖)。
- 設定口吻守則:句子長短、第一人稱使用頻率、是否放 emoji、是否常用案例或數據。
練習(10 分鐘):挑 3 位你喜歡的寫作者,為每位寫 2 個形容詞;然後寫 3 段 30–50 字的自我介紹,分別嘗試三種語氣,感受哪一種最自然、最能表達你想給的價值。
小提醒:保持一致不等於僵化。我建議口吻的一致性達到 80% 以上,餘下 20% 可做情感或風格變化(例:教學文用專業語氣,個人分享用溫柔語氣)。
3️⃣ 設計初步品牌意識(把定位變成一句話)
最簡單的自我介紹模板:
我寫 ___ ,幫助讀者 ___。
範例:
- 我寫「時間管理策略」,幫助讀者把零碎時間變成高產出時段。
- 我寫「親子實作法」,幫助爸媽在忙碌中找到可執行的練習。
視覺與排版要點(3 件事):
- 主色+輔色:選 1–2 個主色,其他元素作呼應。
- 字型規範:標題與內文字型限定在同一字型家族(不超過 2 種)。
- 圖表風格:圖表、插畫、圖卡風格一致(簡潔、可辨識)。
內容結構(發文公式):
- 深度文章(每月):建立權威。
- 短文/心得(每週數篇):增加曝光與互動。
- 案例/範例(不定期):讓理論落地。
我會把這三種內容輪替,既能保持頻率也能累積深度資產。
📊 視覺提示:寫作定位三角圖

寫作定位三角圖
建議放一張圖:三角形頂點分別為「主題 × 語氣 × 讀者價值」,在圖上標示你現在的位置與理想位置,方便每季檢視與調整。
如何驗證你的定位(簡單三步)
- 30 天測試:發布至少 4 篇與定位直接相關的內容。
- 看數據:觀察點閱、保存(收藏)、留言、分享與停留時間。
- 收集反饋:在文章末問一個簡單問題,將常見回應整理成下一篇的素材。
我常追蹤的三個 KPI:留言數(互動意願)、收藏數(長期價值)、電子報訂閱(關係深度)。這三者能快速告訴我:內容是吸引眼球還是建立關係。
我給你的三個快速任務(現在就做)
- 寫出你的定位句:「我寫 ___ ,幫助讀者 ___。」(30 秒)
- 列出 2–3 個你要長期寫的主題,並標示優先順序(5 分鐘)。
- 在下一篇文章的開頭放一句定位句,觀察讀者回應(寫作實驗)。
定位不是一朝一夕的封條,而是我跟讀者之間持續的承諾。當我把主題、語氣、視覺與發文節奏串在一起,寫作就會變得更有方向,也更容易被找到。開始試驗吧:小改動、快速檢驗、逐步優化。
👉 嘗試寫下你的定位句,在留言分享:「我寫 ___ ,幫助讀者 ___。」
我會讀每一條留言,並挑兩條給出快速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