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哭鬧不止的狀況,媽媽已經束手無策!
寶寶已經起床哭了2個小時,在這段期間,已經試過各種方法,餵他喝奶,換上乾淨的尿片,安撫抱抱,帶他去散步,再按摩他的小手小腳,寶寶依舊無法安撫,只好緊急call out請求支援。
原來是寶寶腸絞痛(infantile colic),寶寶腸絞痛,常見於滿月到4個月大的新生兒,發生原因不明確,有人說是新生兒腸道在適應食物的自然歷程,而且通常長大一點,腸絞痛就會自然消失。一般推測腸絞痛原因有三,
- 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
- 腸道菌叢改變。
- 寶寶便祕。
而腸絞痛的表現方式,包括
- 大哭大鬧
- 雙腿往腹部緊縮
- 臉部用力通紅
- 排便後就(笑了)不哭了
判斷腸絞痛的PURPLE原則
P非常用力地哭鬧,達到情緒張力最大(Peak of Crying)
U無法預期發生的時間點(Unexpected)
R安撫無效,依舊哭鬧(Resists soothing)
P臉部脹得通紅,很痛的表情(Pain-like Face)
L哭鬧持續很久,持續三星期,每週三天,每天最多三小時!(Long Lasting)
E經常發生在傍晚(Evening)
遇到這樣的狀況,應該如何緩解呢?
一、寶寶按摩:
使用寶寶乳液,或稀釋的寶寶精油,幫寶寶順時針按摩小肚子(繞著肚臍)
二、改變寶寶的姿勢
直立式抱起寶寶,或讓寶寶直立式趴在媽咪胸口,注意用手掌穩當支撐寶寶的脖子,且須注意口鼻沒有被遮掩。直立式的姿勢,幫助寶寶排氣排便,防止胃食道溢奶。輕輕拍拍寶寶的背,有時候拍著拍著,寶寶打個嗝就又睡著了。改變姿勢,也改變寶寶的視野,轉換注意力。
另一個進階的姿勢是讓寶寶趴著(Tummy Time),採俯臥姿態。請在寶寶清醒的時候進行,不要在太柔軟的床墊上進行。父母隨時注意口鼻沒有被遮掩,趴姿可以讓寶寶自行斟酌擠壓肚子的力量。順利的話,可以聽到噗噗放屁的聲音喔!
三、給寶寶吃嬰幼兒益生菌
市面上常見國際大廠「寶乖亞」益生菌(BioGaia),是兒科醫生會推薦給寶寶使用的益生菌,使用方式是在寶寶的奶粉中加入,讓寶寶一起喝下。也可以滴在小湯匙中,慢慢滴餵寶寶喝下。
四、哺餵母乳及親餵
母乳成分最貼近寶寶成長需求,最容易吸收消化,降低腸絞痛的機會。
五、寶寶做運動
仰躺,抓著寶寶的腳踝,輕柔慢慢地幫寶寶踩腳,像是躺著騎挑踏車那樣,當雙腳貼緊肚皮,可以按壓寶寶肚皮。
六、安撫!安撫!安撫!
雖然說腸絞痛的寶寶很難安撫,但還是很建議各位父母極盡安撫之能事,變出所有安撫的招數,搞不好寶寶突然就被爸媽的用心吸引了。這一招除了給寶寶情緒上的安全感,也是轉換寶寶的注意力,讓他不要一直專注在肚子的感覺,也讓他發現,自己的爸媽很有才華跟創造力,能說,能唱,能逗,能舞!創造專屬的親子時光。
七、甚麼時候需要看醫生呢?
主要觀察活動力及食慾,當寶寶吃不好,食慾不振,帶去找醫生。當寶寶精神不好,昏昏欲睡,帶去找醫生。體溫高燒(37須提高警覺,38請帶去兒科醫院),持續嘔吐,甚至體重減輕,都要進一步尋求專業協助。
八、主要照顧者的心情
最後一點,對主要照顧者來說,持續高頻的嬰兒哭聲,非常折磨!但是,請你不要擔心,大部分的Infantile Colic是一個正常的過程,通常寶寶五個月大之後就會自然好轉,他會平安健康長大。這也無關照顧技巧好壞,請不要因此覺得自責。如果你覺得寶寶的哭聲,讓你感到十分憂鬱,束手無策,請尋求身邊的資源,找可靠的幫手幫忙看顧一下,可能是老公,或是婆婆、媽媽。讓自己可以稍微換手,喘一口氣,給自己冷靜時間,或給打氣充電一下,再回來面對嬰兒!媽媽維持一個好的狀態,照顧寶寶才能輕鬆愉快喔!
如果你需要預約安打媽媽的協助,安打媽媽有線上諮詢的服務,歡迎敲敲詢問。
安打郵箱:mnj.andre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