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斯汀格法則說:人生 10% 取決於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90% 取決於我們對這些事的反應。
但其實,這句話的核心並不是要我們假裝樂觀,而是提醒我們:情緒與選擇的主導權,最終還在自己手裡。
1. 10%:生活的不可控
這 10% 可能是突如其來的雨,計畫外的分離,意料之外的困境。它們讓我們感到挫敗,甚至無力。
人生不可能完全照劇本走,這一點我們誰都無法避免。
但費斯汀格想告訴我們的是:困境本身只是開端,而非結局。
2. 90%:我們的回應
真正決定我們狀態的,是之後的 90%。
我們可以選擇抱怨、逃避,也可以選擇學會承受、找出方法。
- 情緒反應:允許自己難過,但不被情緒吞沒。
- 行動選擇:看見問題,慢慢調整腳步,而不是放任自己跌得更深。
- 思維角度:學會換個視角,讓痛苦帶來的至少不是空白,而是提醒與力量。
這 90%,就是費斯汀格法則想教我們的「心理彈性」——一種面對風浪時,依然能找到平衡的能力。
當然,沒有人能在每一次困境中都保持鎮定。我們仍然會崩潰、會沮喪,但在一次次反應裡,慢慢學會少一點衝動,多一點清醒。
這不是控制情緒,而是與情緒共處。不是假裝沒事,而是告訴自己:我可以有情緒,但我也有選擇。
費斯汀格法則不是要我們忽視痛苦,而是讓我們看到:
在不可控的 10% 之外,我們還有 90% 的空間,能讓自己決定故事怎麼繼續。
風暴來臨時,我們或許無法阻止雨落下,但可以決定自己是困在原地,還是慢慢走向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