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練習朗達拜恩《魔法》這本書,這本書我買了兩三年,但一直沒有很認真練習,最近又把這本書拿出來看,因為他就是一本全部都在講練習感恩的總集,可能有的人讀起來會覺得很無聊,不過它的功能比較像是練習手冊。
在練習這本書每一章功課的過程,我覺得它很像是練習魔法、顯化、吸引力法則這類身心靈技術的基本功,有彈過鋼琴的人應該都有練過徹爾尼,徹爾尼的每一首你都會在各種奏鳴曲裡面感到似曾相似,因為徹爾尼就是為了彈奏鳴曲所寫的練習曲,所以你要先把徹爾尼練到爛,奏鳴曲才可能彈得好。我覺得朗達拜恩《魔法》這本書就相當於魔法、顯化、吸引力法則世界裡的徹爾尼。
在這本書裡面它就是分門別類讓你不斷使用感恩的技法,感謝你的工作,感謝你的健康,感謝你每天早上起來覺得壓力很大的代辦清單。
自己認真每天練習這本書的功課大概快兩個禮拜,我覺得它就是每天幫你提醒你要記得感恩,因為感恩就是最高的頻率,我們要得到美好的人事物就要先感恩。而且,我覺得書中的編排滿好的就是它在早上跟晚上分別安排一次感恩的練習,早上先感恩十項你覺得值得感恩的事情,晚上手握一顆石頭感恩你今天最美好的時刻,這樣確保你早上跟晚上都可以調頻在好的頻率。
我覺得這個方法真的很不錯,特別是推薦感恩的時候你要嘴巴講出來,因為你的聲音連結你的大腦,會更強化這種超級感謝的感覺。
吸引力法則跟顯化,最重要的就是感覺。
練習的過程中,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像神經病一直在喃喃自語感謝你感謝你,但我在這過程中發現,社會上所謂正常的人往往都很痛苦,而偏離標準的人往往反而活得更自在輕鬆。這就像我以前看一些傳福音的YOUTUBE影片都會覺得上台講話的人為什麼這麼離譜要一直講感謝主,然而,讓自己頻率不斷跟愛的頻率靠近的過程中,我反而可以理解這些人,有時候我們就是要偏離標準,像個神經病一樣的一直講感謝你,畢竟奇蹟對很多追求正確的人來說本來就是一種偏離標準值的事情。
曾經我也在正常與標準的拉鋸中掙扎,你周遭的人往往都會覺得如此感恩,甚至有的人會覺得你這樣也太噁心了吧,現在想起來,那只是因為這樣的人都被困在有限制的框架裡,有時候當一個神經病反而比正常人快樂多了。
所謂的「正常」往往是社會框架加諸在我們身上的規則,它是可以被調整的。當我們願意偏離標準,我們就正在打破舊有的框架,把心靈調整到更高的能量。就像耶穌向人展現神蹟的過程中,不也是一直遭受到很多的質疑嗎。
魔法這本書的感恩練習是一種主動選擇的意識狀態。當我們不斷練習說出「感謝你」,就像調音一樣,讓自己每天早晨與夜晚都校準到更清晰、更喜悅、更自在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