閎康(3587)法說會報告上半年營收26.12億元(YoY +6%),Q2 EPS 1.38元(QoQ +82%)。強調AI驅動先進製程與封裝需求,資本支出聚焦材料分析(MA)與可靠性測試(RA)。臺灣、日本市場強勁,中國穩健。展望下半年毛利率回升,2026年獲利更優。(85字)
會議摘要
1. 開場與公司介紹
。閎康是跨國半導體檢測大廠,在臺灣、中國、日本設有實驗室,主要提供材料分析(MA)、故障分析(FA)及可靠性分析(RA)服務。長期累積產業經驗,為半導體、IC設計、通訊等產業提供高效檢測。公司近年持續投資擴充,已成檢測產業指標企業,成長動能強勁,為高殖利率績優股,值得長期關注。楊如霖處長代表分享產業現況與前瞻。由於時間有限,Q&A僅開放兩個問題。簡報分兩部分:2025年上半年財務報告,以及2025年營運展望與計畫。開頭提及免責聲明,提醒投資人注意前瞻資訊風險。
2. 2025年上半年財務報告(約750字)
單季營收與獲利比較:
- Q2營收13.735億元,QoQ成長11%(較Q1的12.383億元)。
- Q2 EPS 1.38元,QoQ大增82%(較Q1的0.76元),顯示獲利強勁回升。
上半年整體表現:
- 上半年營收26.118億元,YoY成長6%(較2024年上半年24.742億元)。
- 上半年EPS 2.14元,YoY減少60%(較2024年上半年5.41元),主要因資本支出增加導致折舊成本上升。
區域營收分析:
- QoQ單季比較:
- 臺灣:Q2營收7.056億元,QoQ +17%(Q1 6.048億元),佔比51%。
- 中國:Q2營收4.996億元,QoQ +9%(Q1 4.570億元),佔比37%。
- 日本:Q2營收1.684億元,QoQ -5%(Q1 1.765億元),佔比12%。
- 合併總營收QoQ +10.92%。

- YoY上半年比較:
- 臺灣:上半年營收13.104億元,YoY +7%(2024年上半年12.222億元),佔比50%。
- 中國:上半年營收9.566億元,YoY -7%(2024年上半年10.339億元),佔比37%。
- 日本:上半年營收3.449億元,YoY +58%(2024年上半年2.181億元),佔比13%。
- 合併總營收YoY +5.56%。

成本結構分析(COGS):
- Q2 vs Q1:
- 折舊成本:Q2佔33%(Q1 36%),下降3%,金額3.299億元。
- 勞動成本(不含獎金):Q2佔37%(Q1 40%),下降3%,金額3.692億元(Q1有一次性資遣費用)。
- 其他:消耗品14%、租金/公用事業4%、維修5%、其他7%。整體COGS QoQ增加,但佔比優化。

- 上半年整體:
- 折舊成本:佔35%,YoY +21.97%(金額6.677億元),因引進先進精密儀器。
- 勞動成本:佔39%,YoY +31.26%(金額7.493億元),因工程師增加192人(至1305人,主增MA與FA部門),加上上半年一次性資遣費用。
- 其他:消耗品13%、租金/公用事業4%、維修4%、其他5%。整體COGS YoY +17.11%(金額19.307億元)。

損益表:
- 上半年營收26.118億元,YoY +6%。
- 毛利率26%(2024年上半年33%),下降7%,因COGS雙位數成長。
- 營業費用率18-19%,包含Q2庫藏股一次性費用(營業成本104.65百萬元,營業費用82.18百萬元)。
- 營業利益1.890億元,YoY -52%。
- 稅前淨利1.877億元,YoY -54%。
- 稅後淨利1.423億元,YoY -60%,EPS 2.14元。
- 非營業項目:匯兌收益0.041億元,盈餘稅0.120億元。

資產負債表:
- 總資產82.46億元,負債比率48%。
- 現金及等價物19.42億元,充裕。
- 流動資產34.32億元(佔42%),非流動資產48.14億元(佔58%),包含不動產廠房設備39.87億元。
現金流量表:
- 營運現金流入9.131億元。
- 投資活動流出7.979億元(主購置不動產廠房設備7.967億元,YoY減少1億元)。
- 融資活動流入1.628億元。
- 現金淨增加0.669億元,期末現金19.42億元。
3. 2025年營運展望與計畫
產業展望聚焦AI相關應用(如車用、機器人、自動駕駛),驅動先進製程(HPC、2.5D/3D封裝)與先進封裝需求。這些領域需高性能檢測分析(高功率、高速、高頻率),MA與RA重要性提升。閎康資本支出今年聚焦MA(本業高檔)與RA(超高功率燃燒測試平臺)。
區域計畫:
- 臺灣:聚焦先進製程(MA應用於晶圓代工大廠推進技術,產量擴增帶動案件數);先進封裝(CoWoS產能加倍,RA需求增)。在新竹(Zhubei I/II、SOC、HC、JS)及臺南(I/II)設實驗室,提供MA/FA/RA一條龍服務。今年設立超高功率燃燒RA平臺,持續推進專案。
- 日本:2019年設名古屋實驗室,2023年熊本,2025年Q1新設北海道實驗室,提供MA服務。市場蓬勃,重建立半導體供應鏈,政府補貼投資,MA需求強勁。
- 中國:受貿易/科技戰影響,自製率提升,需MA/FA/RA。設上海(MA/FA/RA)、蘇州/廈門/深圳實驗室,提供檢測服務。需求穩健,但擇優合作,不盲目擴產。
資本支出(CAPEX):
- 區域分配:臺灣59%、日本30%、中國11%。
- 類別分配:MA 67%、FA 11%、RA 19%(含超高功率平臺)、其他3%(行政/IT)。
- 總額預估14億元,資本密集型產業,注重折舊與營收成長匹配。
實驗室分佈:
- 臺灣:新竹(完整服務)、臺南(MA/FA)。
- 日本:名古屋、熊本、北海道(MA)。
- 中國:上海、蘇州、廈門、深圳(MA/FA/RA)。
4. Q&A環節
投資人提問聚焦毛利率回升、區域市場成長及業務模式。楊如霖處長回應強調調整產能與效率,預期Q3毛利率改善;日本市場超預期,臺灣穩健,中國擇優;業務如R&D夥伴,能見度1-2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