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木清的想法在人工智慧時代如此重要?
哲學家從來不只是思想的產物,他同時是一個生命體,有時甚至是一場犧牲。這句話,用來描述日本哲學家 三木清(1897–1945),再貼切不過。
當我們想到「日本哲學」時,腦中常常浮現的是 禪宗(Zen)或 西田幾多郎的「場所の論理」(Logic of Place)。然而,日本現代思想史中還有另一條較為隱晦但同樣強烈的線索:批判、抵抗與想像力。這條線索由三木清承擔,並付出了生命代價。
|三木清:為思想與社會犧牲的哲學家
三木清是京都學派的一員,也是西田幾多郎的學生。但與導師追求形而上的「場所」不同,他關注的是思想如何在社會、歷史、群眾運動中發揮作用。
- 他在 1920–30 年代積極引介馬克思主義(Marxism),將之與日本社會語境結合。
- 他強調哲學應該進入群眾生活,而不是停留在象牙塔。
- 他因為反對日本軍國主義,最後被捕入獄,並於 1945 年獄中病死。
換句話說,三木清不是在「安全的距離」思考哲學,而是為哲學冒險。
|想像力與科技的張力
在他的著作中,三木清不斷談到**想像力(imagination)與 技術(technology)**的關係。對他而言:
- 想像力 是人類超越現實、構築未來藍圖的能力;
- 技術 則是將想像轉化為物質與制度的實踐力量。
然而,這兩者並非永遠和諧。當技術失去想像力的引導,它可能淪為壓迫工具;而當想像力缺乏技術支持,它又可能成為無力的夢想。這個張力,在當年的戰時日本尤其明顯:科技成為國家軍國主義的機械,想像力則被限制、審查。三木清選擇站在批判的一端,因此失去自由,甚至失去生命。
|為什麼在 AI 時代要重讀三木清?
今天,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經濟、政治與日常生活。三木清的洞見提醒我們:
- AI 是技術,不是價值。
它需要想像力與倫理框架來引導,否則就可能成為監控、壓迫與操縱的機器。 - 想像力是民主的防線。
三木清強調思想必須走進大眾。AI 時代的公共討論,不能只由工程師與企業壟斷,而必須開放給公民參與。 - 哲學需要勇氣。
三木清以生命告訴我們:真正的哲學不是抽象推演,而是直面時代危機的行動。當我們討論 AI 與人類未來時,也需要有直視風險與提出批判的勇氣。
|從 1945 到 2025:連線的意義
距離三木清獄中去世已經八十年,但他的問題依舊迫切:
- 我們是否能確保技術為人服務,而非人為技術服務?
- 我們是否還能保有足夠的想像力,來創造更公正與自由的社會?
- 在權力與科技的夾縫中,我們是否願意為思想付出代價?
在 AI 改變世界的 2025 年,這些問題不僅屬於哲學家,也屬於每一個使用科技的人。
三木清的生命告訴我們:哲學不是冷冰冰的抽象學問,而是與現實搏鬥的實踐。當我們在人工智慧的浪潮中感到迷惘時,也許正需要回到這位為思想付出生命的哲學家,重新思考:我們要用想像力與科技,建構怎樣的未來?
- 如果你對內容有共鳴、想分享想法,
-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補充你的觀點 💬 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 也歡迎來信交流:childbenefit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