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商務部再出禁令,宣布將停止韓國三星跟海力士的驗證用途授權(VEU) 。代表未來三星跟海力士如果要從進口美國設備到中國生產,必須要向美國政府申請獲得許可。
這次不僅僅是韓國廠商,就連台積電的南京廠也受到美國政府的限制。預計授權在今年12月底到期,接下來就要進入美國的特殊限制。
那麼美國政府重新使用禁令,究竟是為了未來的關稅談判?還是為了掌握台積電跟三星的發展?或是跟中國協商之前先下個馬威?
我認為美國禁令,象徵非常多的意義, 但是對於台積電影響較小,因為台積電南京廠區的產能偏低,並不會受到禁令的影響太多。 反倒是韓國三星跟海力士記憶體在中國投資的比重非常的高。 一旦少了這些設備,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
川普政府的禁令,對於中國來說反而影響有限,因為中國本來就在禁令清單內, 反而現在限制了三星跟海力士的成長, 將會幫助中國的記憶體在國內大幅度的成長,以及中國自製設備的崛起。
從幾個觀點做分享:
1.韓國丟掉中國記憶體市佔率。 這幾年韓國在中國的發展相當不順,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記憶體自製,受到國家的扶持非常的強大,導致中國技術增加慢慢地追上三星跟海力士。
其次,禁令造成韓國雙雄在中國投資大量的設備跟廠房無法再繼續下去,最後把工廠賣給中國賤價出售,降低在中國的比重。這樣的結果並沒有妨礙中國成長,反而讓中國更容易獲得技術跟市場。
更重要的是, 三星跟海力士在中國廠有非常多韓國的工程師,而這些工程師因為工廠關閉,反而離開轉向中國的記憶體工廠,對於中國的記憶體反而是加速成長的幫助。
2.台廠受影響的機會小。目前台積電的南京廠跟上海廠受到的影響有限。上海廠是八吋廠比較成熟,基本上不受到設備禁令的影響,可以正常的出貨。
對於南京廠來說,現在生產的是16奈米以上的製程,的確因為設備的禁令會影響到未來在中國的擴產。不過這幾年台積電在中國的投資的確並沒有太大的成長。所以 即便設備受限制,也不影響台積電的生產,加上沒有明確擴產的計劃,對於未來台積電在中國的發展影響有限。
3.中國成為最大的贏家。中國這幾年在記憶體上面透過挖角韓國工程師,加上政府的扶持,在成熟的記憶體製程上面已經獲得主要的市佔率。隨著設備的禁令,反而會讓台灣,韓國跟海外的半導體工廠在中國的發展受限。
反倒中國本土的晶圓廠,有機會透過這一波禁令崛起,獲得更多的市佔率。我認為中國在記憶體上面會慢慢取代三星跟海力士成為美光強大的競爭者。但是晶圓代工,的確在半導體設備的禁令下,中國的發展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4.美國不會因此獲利頂多當作談判工具。這項限制對於美國的半導體設備,不管是應用材料或者是柯林研發都會帶來逆風,因為這兩家公司在中國的市佔率都超過三成,未來在先進的設備無法販賣,將會影響到這兩家設備商在中國的營收,反而讓中國的設備商或者是日本的設備商崛起。
相信不久的將來,應用材料或是柯林研發一定會再去遊說美國政府試圖的放寬禁令政策。目前的寬限期是在年底前失效,但是在此之前美中會有一系列的談判,對於川普來說這是其中一個籌碼。
一旦談判結束,相信川普政府一定會再放寬禁令。加上,現在許多車用電子大廠,想要將技術機轉到中國的晶圓廠,在地製造。他們用的都是美國的設備,如果美國禁令持續發生,對於這些車用電子公司要轉技術就會變得困難。
這些公司也不乏美國公司,所以川普的禁令不僅是對於台灣跟韓國有影響對於美國自己本土度商業利益帶來的影響更為巨大。
讓我們再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