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營的集體創作:順服青年咒語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今年的全國青年查經營有個活動是要小組創作「順服青年咒語」。

我本來不知道有這玩意,是同工介紹才知道原來網路上有很多類似創作影片,好孩子咒語、好學生咒語、好老師咒語之類的。

今年我帶的小組跟去年相反,是平均年最低的一組,最大的剛要升大二,最小的剛要升國一,跟去年全組四五十歲差很多,因為國小到大學生命經驗非常不同,但出社會之後卻有相當的同質性存在(25跟65其實還是有共通性可以聊),都叫大人。

所以帶起來的體驗很不一樣,因為大人基本上全都有自己想法,也能比較順暢的表達,何況會來查經營的大人一定是自願的,對聖經也有一定理解,但學生有些是被報名的,所以根本不想表示意見。

所以帶起來跟去年完全不同,但或許這也是上帝安排,因為我今年開始在主日學服事,有了一些跟小孩打交道的經驗,當然我也在國小帶過天文課,也是兒童治療師,何況我家也兩個已經長大的小鬼,不是沒跟小孩相處過,但帶查經營畢竟是新的體驗。

而創作這段咒文的時候,意外的還滿歡樂的,因為這玩意原本就是一種自嘲與自我暗示,所以我也邀請孩子們從這個方向去創作,這真是始料未及,因為其他組似乎是很認真的創作正經的咒文,真是始料未及。

總之因為我鼓勵孩子們開酸,但又要維持內容正向,對於還不大會修飾想法的學生而言,這有點難度,而且一開始他們是模仿別人的內容,直到我要他們自由發想,不用侷限在範例上面。

這也很有趣,因為一開始他們想的都是替換範例上的詞彙,我知道學校有時候也是這樣教作文的,但解開限制器以後,以些人反倒不知所措,有些人就開始天馬行空。

之後還有人可以思考如何押韻,顯然很有餘裕。

這咒文全由孩子們創作,我只加上一句「我超屬靈」。

以下就是這篇咒文:


我是好青年,我不是約拿,我超順服。


不管會友說什麼,都是因為在乎我們。大人奉獻他們的薪水;我們奉獻我們的汗水。只有這個主日,就是現在,哈利路亞,把榮耀歸給主,我超屬靈。阿們


我這組都還是學生,所以那種被壓榨的感覺還算輕微,基本上大學跟社青會最有感覺,孩子們寫的內容相當程度是營會裡聽到的資訊,畢竟組裡只有一位大學生。

又或者他們算是比較好運的一群,畢竟有不少在教會受傷的人的心聲,雖然我看那些心聲的時候,多少猜得出來大概是哪類教派,有些算是類型文化的東西是很明顯的,你有哪種神學,就會形成哪種教會。

總之這活動很歡樂,當然還是希望他們能好好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順服。

願主保守。

阿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21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9/03
AI比牧師厲害? 這不是新問題,維基百科或google出來的時候就有類似質疑,就是當我從網路資訊裡找到讓我覺得更值得信任的資訊時,「專家」--不管是老師、醫師還是牧師--的存在價值要如何看待。 實際上講到教會裡的AI應用,總會有人跑出來宣告他問ChatGPT得到的答案比牧師說得還好。 這可不是
Thumbnail
2025/09/03
AI比牧師厲害? 這不是新問題,維基百科或google出來的時候就有類似質疑,就是當我從網路資訊裡找到讓我覺得更值得信任的資訊時,「專家」--不管是老師、醫師還是牧師--的存在價值要如何看待。 實際上講到教會裡的AI應用,總會有人跑出來宣告他問ChatGPT得到的答案比牧師說得還好。 這可不是
Thumbnail
2025/08/28
不管是牧師、長執還是要帶教會、非教會活動的同工,AI都是非常有用的好幫手,我自己的頻道「AI說聖經」就是個大半內容用AI生成的節目,而我帶主日學時,AI是我生成故事用插圖的好幫手,我帶查經時,是我整理網路上各家論點的好幫手,有很多牧師已經開始用AI協助寫講道詞(我是說協助,但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混到全部
Thumbnail
2025/08/28
不管是牧師、長執還是要帶教會、非教會活動的同工,AI都是非常有用的好幫手,我自己的頻道「AI說聖經」就是個大半內容用AI生成的節目,而我帶主日學時,AI是我生成故事用插圖的好幫手,我帶查經時,是我整理網路上各家論點的好幫手,有很多牧師已經開始用AI協助寫講道詞(我是說協助,但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混到全部
Thumbnail
2025/08/27
AI可以用來協助靈修嗎?還真的可以,雖然靈修也可以很簡單,你甚至只要一個人靜靜禱告也可以,只是靈修絕對不要只有一種模式,那可是非常不妙的作法,靈修才沒那樣單薄,你得讓靈修成為本能才行。 先說,我們會許會覺得靈修是某種儀式性的行動,對,要有某種儀式,我不會說這種認知是錯的,但我也要強調靈修不是只有這
Thumbnail
2025/08/27
AI可以用來協助靈修嗎?還真的可以,雖然靈修也可以很簡單,你甚至只要一個人靜靜禱告也可以,只是靈修絕對不要只有一種模式,那可是非常不妙的作法,靈修才沒那樣單薄,你得讓靈修成為本能才行。 先說,我們會許會覺得靈修是某種儀式性的行動,對,要有某種儀式,我不會說這種認知是錯的,但我也要強調靈修不是只有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現代的網路戰場上, 不只商家賣東西要有小編,選舉空戰要有小編,連學校宣傳招生,現在也都需要小編! 如果我是一個路人家長, 我看到敝校的宣傳新聞搞內容圖文,我應該會覺得「這間學校真的好棒棒。」 但偏偏我是這間學校的老師, 所以我不禁還多知道了一點內幕, 例如, ❦ 「XX計畫」去年就
Thumbnail
現代的網路戰場上, 不只商家賣東西要有小編,選舉空戰要有小編,連學校宣傳招生,現在也都需要小編! 如果我是一個路人家長, 我看到敝校的宣傳新聞搞內容圖文,我應該會覺得「這間學校真的好棒棒。」 但偏偏我是這間學校的老師, 所以我不禁還多知道了一點內幕, 例如, ❦ 「XX計畫」去年就
Thumbnail
砸學校?雜學校。 本週就是雜學校參展了,看見孩子們不慌不忙地與夥伴們討論如何向參訪人員介紹主題課程,就知道他們心裡有一定的底,畢竟這不是他們第一次的挑戰~ 一點也不害怕與陌生人交談,甚至可以真心的掏心掏肺。 遇到奧客的時候:反問他問題,將他問倒!讓他看看誰比較厲害!
Thumbnail
砸學校?雜學校。 本週就是雜學校參展了,看見孩子們不慌不忙地與夥伴們討論如何向參訪人員介紹主題課程,就知道他們心裡有一定的底,畢竟這不是他們第一次的挑戰~ 一點也不害怕與陌生人交談,甚至可以真心的掏心掏肺。 遇到奧客的時候:反問他問題,將他問倒!讓他看看誰比較厲害!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有著這樣的嚮往🫡 滿足些許條件後 就拎著菁英班的小鬼出發了 給你們多一次的比賽機會 也給我小小的成就感🌟
Thumbnail
有著這樣的嚮往🫡 滿足些許條件後 就拎著菁英班的小鬼出發了 給你們多一次的比賽機會 也給我小小的成就感🌟
Thumbnail
一道下課的鐘聲響起, A大的校園瞬間充斥各式各樣的聲響,同學間此起彼落的交談,操場上年輕男女的歡笑,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朝氣以及青春的能量。
Thumbnail
一道下課的鐘聲響起, A大的校園瞬間充斥各式各樣的聲響,同學間此起彼落的交談,操場上年輕男女的歡笑,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朝氣以及青春的能量。
Thumbnail
每一個季節,都有屬於每個季節的美好與限制。 到了夏天,清涼的、開心的,也會有悶熱的、難受的、 「學生」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存在,也伴隨著衝動與敏感。 而誰是學生? 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逐步發展而來的年紀,都有可能是「學生」, 真正來說就是一個「學習者」,一個學習者的身分,可以用著擁抱學習的
Thumbnail
每一個季節,都有屬於每個季節的美好與限制。 到了夏天,清涼的、開心的,也會有悶熱的、難受的、 「學生」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存在,也伴隨著衝動與敏感。 而誰是學生? 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逐步發展而來的年紀,都有可能是「學生」, 真正來說就是一個「學習者」,一個學習者的身分,可以用著擁抱學習的
Thumbnail
昨天真的夠傻眼(文長) 前青春期的賀爾蒙已經在翻滾??? 每次上課前勞絲總是會禱告功課完成、氣氛和睦、不要有人受傷...... 最近覺得是還需要加上作法和念咒(誤)、可能上完課就要為下一週來打小人?(大誤) 當我還在跟連續兩週小孩都自動還原的周長和面積奮戰時 兩個孩子下課時間擠在門口玩:不可以
Thumbnail
昨天真的夠傻眼(文長) 前青春期的賀爾蒙已經在翻滾??? 每次上課前勞絲總是會禱告功課完成、氣氛和睦、不要有人受傷...... 最近覺得是還需要加上作法和念咒(誤)、可能上完課就要為下一週來打小人?(大誤) 當我還在跟連續兩週小孩都自動還原的周長和面積奮戰時 兩個孩子下課時間擠在門口玩:不可以
Thumbnail
個體人們,在求學時代通常很容易被發現:他們是班上的那個喜歡讀字典的怪咖、不喜歡溫習功課整天往熱音社跑的學長、或是打開他們的課本發現上面都沒畫重點、卻通通都是插畫的同學。在求學時代,這些個體人同學們的獨特之處往往被學校和同儕所接受,甚至受到熱烈歡迎...
Thumbnail
個體人們,在求學時代通常很容易被發現:他們是班上的那個喜歡讀字典的怪咖、不喜歡溫習功課整天往熱音社跑的學長、或是打開他們的課本發現上面都沒畫重點、卻通通都是插畫的同學。在求學時代,這些個體人同學們的獨特之處往往被學校和同儕所接受,甚至受到熱烈歡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