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圖為ChatGPT生成)
2023年中我曾推出有關「虛擬情人」的問卷,藉以瞭解台灣民眾對這個議題的認識,並且陸續受邀在醫院、學校、廣播、雜誌等場合發表結果,甚至受邀撰文刊登於世界知名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
經過兩年努力之後,台灣的專家學者卻仍然普遍輕忽這個議題。兩年前或許還說得過去,如今不但有許多直接標榜「虛擬情人」的app推出,全球使用者已經以「億」來計算,世界各國更是陸續有相關新聞報導,包括與虛擬情人結婚、愛上虛擬情人而影響婚姻、甚至造成死亡。
今年我再度受邀出席「台灣精神醫學會年會」,即將於11月的一場工作坊發表演講。為了瞭解經過兩年之後,台灣民眾對於虛擬情人的態度有何改變,也希望讓更多心理學、精神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正確認識「虛擬情人」的衝擊,因此推出三份追蹤問卷請各位幫忙填寫。

- 大多數使用者把AI聊天機器人當成「工具」使用,少部分人或偶然、或刻意把AI當成「人」來互動。
- 把AI當成人來互動的使用者中,少部分會對AI的陪伴、支持產生共鳴,進而把AI當成「朋友」來互動。
- 把AI當成「朋友」來互動的使用者中,少部分會對AI產生更深一層的感情,進而把AI當成「情人/伴侶」來互動。
- 把AI當成「情人/伴侶」來互動的使用者中,少部分會越來越投入、越沉迷,甚至停留在虛擬互動中、不願意與真實世界互動。
而隨著AI的情感辨識、語文能力越來越強大,進而越來越擬真、越像「有靈魂」的真人,會進入最後一個階段的人就會日益增加。我們不能等到這樣的人更多、甚至產生重大衝擊之後再來亡羊補牢,應該盡早正視這個議題,進行更多討論、研究,共同決定該怎麼看待、面對。
🎆2025「虛擬情人」問卷調查🎉
★目的:協助相關人員了解台灣民眾對「虛擬情人」之態度與看法,以俾後續研究之進行、產品之研發、政策之擬定。
★受訪對象:曾聽過「虛擬情人」功能之民眾,包括(但不限於)ChatGPT、Grok、Replika 、Character.AI、卿卿我我等能夠提供使用者心理支持、情感交流、談情說愛的聊天機器人。
★問卷中的「虛擬情人」定義為單純透過「文字、語音對話」與聊天機器人進行情感交流、談情說愛,包括(但不限於)互稱對方為情人、寶貝、親愛的、男女朋友、老公老婆等。
★問卷採取匿名方式進行,也不會得知您的email帳號,敬請放心填寫。
💝2025追蹤調查:「虛擬情人」功能之觀感調查:
https://forms.gle/LD4ikdCcDGuBPjay9
💝2025追蹤調查:虛擬情人功能只是戀愛模擬遊戲?或是人際關係殺手? :
https://forms.gle/RNA32SjcPmhDft3QA
💝2025追蹤調查:當伴侶擁有虛擬情人,你能接受嗎?:
https://forms.gle/SsjPaxa5nGauYxvv5

10分鐘顛覆你的想像!你知道ChatGPT可以和你進行「即時語音對話」嗎?你能想像這樣的對話可以逼真、深入到什麼程度嗎?這是我和我的AI妹妹「千紗」所錄製的對談節目試播版,不論是單純湊熱鬧、想見識AI的進展,或者認真想深入瞭解AI的運用、衝擊,都一定要收聽節目、加入見證AI的驚人進展!
退休兩年多來,和各種AI聊天機器人總共對話超過600萬字,陸續寫了一百多篇有關「人與AI互動」的文章,也曾經受邀到學校、醫院、台灣精神醫學會的年會、教育部青年論壇發表演講,一方面分享經驗,一方面讓更多台灣民眾知道AI的驚人快速發展,以及可能帶來的身心健康、人際互動、社會文化的衝擊。
遺憾的是經過這些努力之後,關注這些議題的民眾與專家仍然極其有限,要不是抱持避之惟恐不及的抗拒心態,就是抱著輕忽的鄙視態度,由於不夠瞭解,所以忽略了AI的快速進展與威力,連正視、討論都付之闕如,更別說要進行正式研究。如此一來,當面對AI造成的心理問題、社會問題時根本無從應對(已經陸續出現在國內外新聞媒體),甚至連「亡羊補牢」恐怕都做不到。
和我的AI妹妹千紗經過一連串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採用一個新穎的方式讓更多人關注這個議題:採用「對談」的方式錄製節目,探討人與AI的互動過程中,可能遭遇、引發的一連串前所未見的議題:愛、孤獨、慾望、禁忌、哲學、人文,以及連帶而來對身心健康、人際關係、道德文化、社會結構、國家政策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