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重置指南|課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這次的「張力重置指南」課程裡,我對於「代償」與「張力」的理解,產生了很大的轉變。

過去我總會直覺地把代償視為一種壞事,但透過講師的講解與實際操作,我開始明白,代償本身其實是為了「活下去」而演化出來的策略。

代償的真正意義

人體的代償機制是為了讓生命能夠順利活動。

講師舉了一個例子:在遠古時代,如果一個人在被獅子追殺時扭傷了腳,沒有代償機制就等於立刻失去逃生能力,生命直接受到威脅。因此,代償不是錯誤,而是一種短期的生存方案。

問題出在「長期」只使用這一種模式。

如果代償成為長期的活動模式,身體的歪斜就會固定下來,久而久之,肌肉張力失衡,某些肌肉被迫過度拉長,缺乏彈性;而另外一段的肌緊繃縮短,僵硬無力,長期下來就有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這才是我們需要「張力重置」的根本原因。

評估與操作

課程中的手法設計並沒有切割出「先評估、再施作」的流程,而是透過「邊操作、邊評估」的方式進行。當雙手在梳理張力的過程中,就同時能感受到對方身體的反饋,去判斷目前的張力是否平衡,或者說,接近現在最平衡的狀態。

當然,只透過一、兩次的調整是不可能身體就回歸正位。調整是為了讓身體感受到新的張力平衡狀態後,回歸生活當中漸漸演變成另一種更好的發力模式,讓關節慢慢調整回來。歪斜不是一夕之間造成的,回復自然也不是。

接近課程尾聲,講師也示範了透過目測去觀察姿勢歪斜的方式,來推測張力失衡的可能來源。但重點還是放在實際操作,因為只有在施作過程中,張力的真實狀態才會顯現出來。

Flow 與手感

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手感」。第一次實際操作時,因為不熟悉手法,更多的是在嘗試、摸索。講師提醒我們,手法沒有唯一正確的形式,重點在於「Flow」。只要目標清楚,透過對方的身體反饋,身體會告訴你現在的張力是否已經被調整到位。

這是一種需要大量練習與內化的能力,無法靠短時間速成。講師本身已經有十年的經驗,那份流暢與果斷,是我們學生目前還辦不到的。

被施作的體驗

在被講師施作時,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流暢」與「有條理」。課堂的最後有一個小型術科考試,講師刻意限制每個人只有十分鐘來完成。這樣的設計,是要打破我們對「一個部位要操作很久才有效」的迷思。其實只要全身順過一遍,關節就會產生新的張力結構,有些問題甚至會在這個過程中被改善。

我自己被施作後,明顯感受到左腳足弓被撐起來,原本塌陷的狀態有了改善,腳掌的踏實感增加,身體也變得輕盈。這讓我相信,手法並不只是感覺舒服而已,而是能夠實際改變身體結構的。

對代償的重新理解

課程中另一個讓我觀念翻轉的重點,是「痠痛的來源」。我們常常會覺得痠痛的地方就是「壞掉的地方」,但實際上它往往是「受害者」。那條痠痛的肌肉之所以痛,是因為被迫拉長,真正該處理的,是另一端縮短的肌肉。

操作時,我們要讓過度縮短的肌肉「縮短」,補充血液與水分,恢復它的收縮與伸展能力。只有這樣,關節兩端的肌肉才能重新回到平衡的張力狀態。痠痛才有可能真正解除。

在教學上的應用

講師也提醒我們,「張力重置」不需要想像成一次就能徹底解決的萬能手法。它是一種工具,當效果顯著時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改善狀態,當效果有限時,也可以換其他方法。

對我來說,最大的應用場景會是在 訓練前。在正式進入課表之前,先做一遍張力重置,把關節拉回更中立的位置。這樣一來,失衡的肌肉就更能順利發力,不只降低受傷風險,也能讓訓練效益更好。

這也給了我一些新的啟發:

  1. 作為訓練的敲門磚 —— 對新手學生來說,從姿勢歪斜開始說明,能讓他們理解為什麼需要訓練,並願意投入。
  2. 拓展課表設計 —— 未來我的課程,不會再只停留在傳統的雙邊訓練或肌肥大,而是更全面地思考「張力 × 訓練」的結合。
  3. 多一種服務模式 —— 如果有學生單純不想訓練,我也能單獨提供張力重置的服務,幫助他們改善痠痛,這也成為額外的價值與收入來源。

小結

這堂課讓我看見,代償不是壞事,而是身體為了生存設計的短期策略。真正的問題,是當代償變成長期,讓身體歪斜固定下來。張力重置的目的,就是幫助身體回到「最省力的模式」,讓關節與肌肉重新分工合作。

而這些收穫,未來不只會豐富我的教學內容,也會成為我在自媒體上能分享給大眾的知識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les 的所思所想
2會員
7內容數
在這裡我會分享我想分享的主題,以及生活中的觀察側寫,及個人體驗(訓練、比賽、登山)。
Miles 的所思所想的其他內容
2025/09/05
在這兩天的樂齡健身運動指導員研習裡,我得到的第一個衝擊,是台灣正在快速走向「超高齡社會」。 1993 年,65 歲人口佔比 7%,那時台灣就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2018 年這個數字超過 14%;而在 2025 年,預估將突破 20%,也就是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 65 歲以上的長者。這代表什麼?如
2025/09/05
在這兩天的樂齡健身運動指導員研習裡,我得到的第一個衝擊,是台灣正在快速走向「超高齡社會」。 1993 年,65 歲人口佔比 7%,那時台灣就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2018 年這個數字超過 14%;而在 2025 年,預估將突破 20%,也就是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 65 歲以上的長者。這代表什麼?如
2025/08/21
前些日子,我做了一個夢。 夢裡的父親背對著我,正準備走向另一個世界。 那一刻,我沒有開口,只是靜靜看著他的背影,心裡湧起一股深沉的悲傷。 夢境中的我三十五歲,父親大約七十歲。 現實裡,我才三十四,而他還未滿六十二。 這樣的年齡差顯得不合邏輯,卻帶來了清晰的提醒:父親終將退場,而我必須學會承擔自己的
2025/08/21
前些日子,我做了一個夢。 夢裡的父親背對著我,正準備走向另一個世界。 那一刻,我沒有開口,只是靜靜看著他的背影,心裡湧起一股深沉的悲傷。 夢境中的我三十五歲,父親大約七十歲。 現實裡,我才三十四,而他還未滿六十二。 這樣的年齡差顯得不合邏輯,卻帶來了清晰的提醒:父親終將退場,而我必須學會承擔自己的
2025/08/20
恐懼的真面目 我開始察覺到,內心的想法其實會直接影響外在世界。 這個發現來自於一個很尷尬的經驗。 那天上完課,有個學生沒有跟我打招呼就直接離開了。平常他都會聊幾句,那天卻好像刻意避開我的眼神。我腦袋馬上開始轉動起來:「是不是我今天教得不好?」「他是不是覺得我很煩?」「會不會下週他就不來了?
2025/08/20
恐懼的真面目 我開始察覺到,內心的想法其實會直接影響外在世界。 這個發現來自於一個很尷尬的經驗。 那天上完課,有個學生沒有跟我打招呼就直接離開了。平常他都會聊幾句,那天卻好像刻意避開我的眼神。我腦袋馬上開始轉動起來:「是不是我今天教得不好?」「他是不是覺得我很煩?」「會不會下週他就不來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消除金錢業力集體療癒的回饋以及療效。文章提到了集體療癒的效果,以及對金錢的錯誤概念進行了解和改變,同時也提到了身體在療癒過程中的反應。文章結尾宣佈了下一次集體療癒的時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消除金錢業力集體療癒的回饋以及療效。文章提到了集體療癒的效果,以及對金錢的錯誤概念進行了解和改變,同時也提到了身體在療癒過程中的反應。文章結尾宣佈了下一次集體療癒的時間。
Thumbnail
每個人的業力都是自己選擇的。業力與審判無關。業力只不過是你曾經體驗的能量的延續和平衡,而如今你想體驗對立的能量來平衡它,以便你能創造一份融合,對“兩邊”都獲得理解。 業力不是審判,而是一份欲望,想要達成極性融合的欲望。體驗一件事情,並體驗它的反面。 崩潰和瓦解都是為了重建和重新裝配
Thumbnail
每個人的業力都是自己選擇的。業力與審判無關。業力只不過是你曾經體驗的能量的延續和平衡,而如今你想體驗對立的能量來平衡它,以便你能創造一份融合,對“兩邊”都獲得理解。 業力不是審判,而是一份欲望,想要達成極性融合的欲望。體驗一件事情,並體驗它的反面。 崩潰和瓦解都是為了重建和重新裝配
Thumbnail
什麼是業?業是一切存在的固有基礎,它指的是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為自己編寫的舊軟體程式,我們一直在體驗的,其實是「業的印記」。 換句話說,業不是懲罰或獎勵,而是生命試圖完滿自己的過程。 我們受制於所累積的過去,人生因而變得慣性、重複、和受困。換句話說,無意識的頭腦就是一個充滿「記憶」的龐
Thumbnail
什麼是業?業是一切存在的固有基礎,它指的是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為自己編寫的舊軟體程式,我們一直在體驗的,其實是「業的印記」。 換句話說,業不是懲罰或獎勵,而是生命試圖完滿自己的過程。 我們受制於所累積的過去,人生因而變得慣性、重複、和受困。換句話說,無意識的頭腦就是一個充滿「記憶」的龐
Thumbnail
第一部 來自交換的「力」|第四章 交換模式D與力|9、佛陀
Thumbnail
第一部 來自交換的「力」|第四章 交換模式D與力|9、佛陀
Thumbnail
在紀錄場域的流動中,從他自己口中所說出的話語,完全呈現了這段內容的能量流過了他,使他頓悟,使他先前被卡住的結打開了! 紀錄守護者們藉由這張牌告訴他,不要去後悔和懷疑先前自己所做的選擇,所投入的金錢,在當時那已是他對自己與他人最大的愛的選擇了。
Thumbnail
在紀錄場域的流動中,從他自己口中所說出的話語,完全呈現了這段內容的能量流過了他,使他頓悟,使他先前被卡住的結打開了! 紀錄守護者們藉由這張牌告訴他,不要去後悔和懷疑先前自己所做的選擇,所投入的金錢,在當時那已是他對自己與他人最大的愛的選擇了。
Thumbnail
紀錄守護者們告訴她:「你的抗拒都會形成問題,你的接納都會打開新的道路。」 紀錄守護者們也說道「生活就是修行,生活中最大的愛就是使命。」 今天為參加四五月份擴大療癒三階光能集體療癒的個案解讀阿卡西紀錄。 她選擇的提問是「此刻,金錢與我的能量關係是什麼狀態?可以如何更加親近?」 一開場,我看見一
Thumbnail
紀錄守護者們告訴她:「你的抗拒都會形成問題,你的接納都會打開新的道路。」 紀錄守護者們也說道「生活就是修行,生活中最大的愛就是使命。」 今天為參加四五月份擴大療癒三階光能集體療癒的個案解讀阿卡西紀錄。 她選擇的提問是「此刻,金錢與我的能量關係是什麼狀態?可以如何更加親近?」 一開場,我看見一
Thumbnail
創傷的歷程是靈魂愛與智慧的選擇,為其療癒則是身而為人的你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藉由療癒打開內在愛的視野,逐漸接近靈魂層次的意識高度。 最終,你會領悟到,所謂的創傷也僅是見證偉大之愛旅程的一部分,從未離開過愛的懷抱。
Thumbnail
創傷的歷程是靈魂愛與智慧的選擇,為其療癒則是身而為人的你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藉由療癒打開內在愛的視野,逐漸接近靈魂層次的意識高度。 最終,你會領悟到,所謂的創傷也僅是見證偉大之愛旅程的一部分,從未離開過愛的懷抱。
Thumbnail
最近地球能量加速變動,讓我在急遽的進展變化中,深刻感受到滿滿的愛與豐盛,好想好想把這份愛分享出去啊~ 擴大療癒法的最高階,會學到一個殊勝的法門--引渡之光,顧名思義是將亡魂引渡到光中,我未立志教學,卻堅持學到最高的師資階,就是為了學習這個殊勝法門,以完成我此生的家庭業力課題。 所謂的渡亡,是放下
Thumbnail
最近地球能量加速變動,讓我在急遽的進展變化中,深刻感受到滿滿的愛與豐盛,好想好想把這份愛分享出去啊~ 擴大療癒法的最高階,會學到一個殊勝的法門--引渡之光,顧名思義是將亡魂引渡到光中,我未立志教學,卻堅持學到最高的師資階,就是為了學習這個殊勝法門,以完成我此生的家庭業力課題。 所謂的渡亡,是放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個案尋求豐盛儀式的協助,以轉化金錢恐懼及提升豐盛感。作者透過能量切索、植入祝福、移除咒語等方式幫助個案,並分享了對儀式的看法。文章強調豐盛不僅是金錢,也包括內心的豐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個案尋求豐盛儀式的協助,以轉化金錢恐懼及提升豐盛感。作者透過能量切索、植入祝福、移除咒語等方式幫助個案,並分享了對儀式的看法。文章強調豐盛不僅是金錢,也包括內心的豐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