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不接受新事物
人老了,他們大部分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幾乎為零。「Old dog can't learn new trick」,人們早就發現了,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他們不會接受新事物?在他們腦中,新事物就是比舊事物差嗎?沒人會自認自己是非理性。每個人都會說自己的想法和決定是有道理,就連腦退化的人也會這樣說。可是,所有人,或老或幼,不接受新事物的道理在哪?
要是說舊比新好,新就不會出現了。他們可能會說新的不足,但新定能比舊有所進步。要不然,甚會社會都接受新的了?要是說新比舊好,舊的就定會被淘汰了。舊的定會有其優點。要不然,用慣舊的,甚會堅持使用?
有人或會以「大家都對」來和稀泥,以「打和」的結論來結束不會有結果的新舊之爭。
人如機械人
我這裡想用另一角度來想想這個新舊之議。這個新角度,是以機械人的角度來出發。機械人,輸入指令,輸出決定。記憶體滿了,就不能再新增指令。
人,如同機械人。年幼時,被輸入指令,在學校和人生中學會生活的指令。例如學會「過馬路是要 等/ 不等 綠燈的」、「垃圾桶是 可以 / 不可以 吐痰的」、 「等待巴士是 需要 / 不需要 排隊的」。

代碼能跑不要動
指令是什麼不重要、指令的對錯也不重要。他們接收了該指令,以年年月月日日的實踐,證明其有效。指令成為事實,指令就是 {true}。指令被證有效,指令就會{loop}。然後他在以後一生都以該指令過活,不再會花心思質疑其對錯。指令在{loop},就不能再新增指令。「代碼能跑就不要動」。修改了,就可能跑不動了。如果系統存在兩個衝突的指令,成個程序會變成{false},運行不了。
你說他們某一些影響他人的行為是不文明、不道德?其實未必,只是他們的程序中沒有該指令而已。
他們人生前半段中,人人也這樣做,沒人說他們有不對,人生也平安無事。突然間,你來了,說他們這裡又錯,那裡又不文明的。他們會聽你的嗎?
空杯心態
記憶體滿了,人就不再接收新指令。「杯子要先空掉,才能裝進更多水」。空杯心態你定會聽過,又有誰真的做到?這是難的,我 沒有 自信說,我能做到常常空杯。
空杯心態這其實是違反邏輯的行為。你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後說要做到什麼空杯的,要放棄這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沒有人會這樣做,沒有什麼誘因令人主動這樣做。
「代碼能跑就不要動」,大家都是這樣過你的人生的。要是接收新知識和觀點後,與你舊觀點有衝突,那麼你跟隨哪個?
現實的對與錯可不是這麼明顯的,更多的是以「喜好」和「文化與當地風俗」來澄現。接受到新觀點當然沒問題,要是接受不了,系統混亂,就要重灌了。人生裡系統混亂,就是患上精神病。人生裡系統重灌的方法,就是自殺。
於是,電子系統對抗系統混亂的方法,就是 不更新。人生對抗系統混亂的方法,就是 不接受新事物。
Window 1950
老人家他們的系統,不是window XP,也不是 window 97 。而是 window 1950,甚或 window 1930的。window 1950的也不要緊,有定期更新就可以了。可是,他們通常更新了30年40年的,就不再更新了。在如此舊版的系統中,不能適應這個新生活中的變化是自然的。
一部上世紀的電腦能夠現在正常運作已經叫奇蹟了。一個老人家能用舊思維和觀點在新時代社會生存,已叫萬幸了。生活中很多老人家,能點餐、能付款。但要是店員問他 「要不要加入會員,每2元儲7分,滿59分可換小食」、「要不要加個小食,滿82元再減4元,比起單點更便宜」等等。這些這麼又長又要思考的指令,他們就未必能反應了。
你和我都是機械人
人,其實猶如機械人。你和我和老人家,只是依指令過活而已。我們只是系統版本較新,沒有中電腦病毒,又有定期更新系統,才能在這社會應付到較複雜指令而已。要是我們有一天,拒絕更新,不再接受外來新觀點,下場定會如現在看到的老人家一樣。「代碼能跑就不要動」這個觀點短期內是對自己有利 ,但長遠來看,系統定會有一天崩潰。
老人家們便如是,他們的系統崩潰了。
定期更新系統,常常接受外來新指令。當舊指令與其衝突,看看如何配合和接受。我有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就是「指令的存在定有其合理性」。或許那新指令是基於狹小的眼光、或者基於功利的目標,但你要是你的自身系統有糾正和理解無效代碼的能力,你是能理解和接受那個指令代碼的,你是不需要排斥新指令的。
那個糾正和理解無效代碼的能力,或許就分別叫做「大智慧」和「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