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黑是什麼黑?你說的藍是什麼藍?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你說的藍是什麼藍?」這不只是蕭煌奇的歌詞變奏,也是一個關於科學與哲學的問題。當我們說「我看到藍色」時,究竟你的藍和我的藍是不是同一種體驗?


我常遇到一些人,會跟我說哪一個東西是「粉色」或「紫色」的,但是等我看到物品本尊時,卻發現既不是「粉色」也不是「紫色」!當我跟對方說他的顏色描述不正確時,他卻非常不開心的說,他沒有說錯。由此可知,每個人對顏色的認知其實各不相同。


最近《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表的一項研究,讓這個古老的問題有了新的切入點。《Nature》的新聞報導甚至直接下了聳動的標題:「My blue is your blue」。但有趣的是,研究本身其實只用了紅、綠、黃三種顏色,藍色根本沒被測試。那為什麼標題要挑藍色?因為「藍」在文化語境中最能勾起我們對「主觀體驗是否共享」的好奇與感受。


大腦怎麼看顏色?


我們的大腦視覺皮質(visual cortex)分布著許多區域,像是 V1、V2、V3、V4,每個區域負責不同層次的視覺處理。過去研究已經知道:V1、V2 的某些區域專門處理顏色訊號,而V4 更是被稱為「顏色中樞」。


但是,這些腦區除了分辨顏色,也同時具有「視野地圖」(retinotopy):不同位置的視覺刺激會對應到腦皮質上不同的位置。因此,研究團隊就在想:對顏色的偏好,是否也和視野位置有系統性的關聯?這些關聯是不是在不同人之間共享?


為了回答他們的問題,研究團隊找了 15 位年輕成年人,設計了兩組實驗:


第一部份,受試者看到由紅、綠、黃組成的同心圓環,每種顏色各有高亮度和低亮度版本;總共有六種條件(紅亮、紅暗、綠亮、綠暗、黃亮、黃暗)。他們必須專注在螢幕中央的小點,並對顏色亮度的變化做反應。


第二個部分,他們對受試者顯示黑白棋盤格子,在螢幕上以不同角度或不同距離向外旋轉/擴張。這樣可以測出每個人的「視野地圖」,即腦中不同區域對應到螢幕的哪個位置。


除了要求受試者做反應,他們還使用 fMRI 來偵測受試者哪個腦區有反應。接著,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統計方法(shared response modeling, SRM),把不同人腦中的視野地圖「對齊」,嘗試著建立一個人與人的「共同腦空間」。


結果他們發現,只需要看一個人的腦區圖,研究團隊就能以高於隨機的準確率,判斷他當下看到的是哪個顏色或亮度。


更驚人的是,光靠其他人的腦活動,就能推測出這個人看到了什麼顏色。這個發現意味著,不同人的大腦在處理顏色時,真的有共通規律。


另外,研究團隊還發現,不同腦區有各自獨特的「顏色偏好地圖」。例如在 V3 區,中央視野偏好黃色,水平兩側偏好綠色,更周邊的上下視野則偏好紅色。

而 V1 的黃色偏好卻在更外圍的位置。這顯示顏色偏好不是一層層「繼承」的,而是每個腦區自己建立的。


這些結果說明了,顏色處理與視野位置交織在一起,不是獨立分開的。

對於顏色,人的大腦有共享的規律,才能讓研究者跨人預測。

但這並不代表「我看到的藍」和「你看到的藍」在主觀體驗上完全相同。雖然研究能證明「大腦活動模式的一致性」,但是這並不代表「感覺的質感(qualia)」也存在著一致性。


當我看到《自然》期刊的標題「My blue is your blue」,我馬上就想到蕭煌奇的《你是我的眼》裡面有一句:「你說的黑是什麼黑」。


不過,蕭煌奇會這樣唱,是因為他看不見世界的顏色,對他來說,視覺是一片黑。這句歌詞的意涵是:我無法分享你的感官經驗,只能問你眼中的黑究竟是什麼樣子。


我把歌詞從「黑」換成「藍」,一方面呼應了《自然》期刊的標題,暗示大家對藍色的感知可能一致。


但是,有點好玩的事情是:這篇研究根本沒測藍色。藍色只是文化上最能挑起我們對主觀經驗差異的好奇。


不過,不論是蕭煌奇的「黑」,或是論文裡的三色,其實都告訴我們一件事:即使我們做再多的腦掃描,也無法直接進入他人的主觀世界。


科學能測的是大腦活動的一致性,但它還不足以完全揭露心靈的質感。當然,這並不減少研究的重要性,反而更顯示科學與哲學需要並行。

下一次當你和朋友爭論「這到底是什麼顏色?」的時候,或許可以想想:

在你們的腦裡,可能真的有一張隱藏的顏色地圖,把你們連結在一起;

但在你們心裡,那些「藍」或「黑」的感覺,或許永遠無法被完全分享。


參考文獻:

Roth, Z. N., Kan, H., Arcaro, M. J., Goesaert, E., Orban, G. A., Peelen, M. V., Rajimehr, R., Van Essen, D. C., Wandell, B. A., Winawer, J., Grill-Spector, K., & Kay, K. N. (2025). Large-scale color biases in the retinotopic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are region specific and shared across human brain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45(36), e2717–20.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2717-20.2025


Callaway, E. (2025, September 8). My blue is your blue: Different people’s brains process colours in the same way.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5-02901-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86會員
956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9/14
小時候唱《西風的話》,裡面有一句歌詞:「今年我來看你們,你們變胖又變高。」 或許對動物來說是先變胖再變高,但是,如果我們觀察一棵小樹,會發現它是先往上長高,等到有了一定高度之後,才會開始往外長粗。 為什麼會先長高再長胖呢?最近發現與細胞分裂素有關!
Thumbnail
2025/09/14
小時候唱《西風的話》,裡面有一句歌詞:「今年我來看你們,你們變胖又變高。」 或許對動物來說是先變胖再變高,但是,如果我們觀察一棵小樹,會發現它是先往上長高,等到有了一定高度之後,才會開始往外長粗。 為什麼會先長高再長胖呢?最近發現與細胞分裂素有關!
Thumbnail
2025/09/13
面對越來越快的全球暖化,光靠減排不夠,還需要把二氧化碳從大氣中「移除」。但是,移除的CO₂要放哪裡呢?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把 CO₂ 捕捉起來,注入到地底的沉積岩層裡,也就是「地質封存」。 過去以為,可以做地質封存的地方很多,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大謬不然!
Thumbnail
2025/09/13
面對越來越快的全球暖化,光靠減排不夠,還需要把二氧化碳從大氣中「移除」。但是,移除的CO₂要放哪裡呢?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把 CO₂ 捕捉起來,注入到地底的沉積岩層裡,也就是「地質封存」。 過去以為,可以做地質封存的地方很多,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大謬不然!
Thumbnail
2025/09/11
當太陽直射在葉片上的時候,如果你用手指輕輕撫過葉片,你會發現葉片有點熱。在白天,葉片因為吸收了強烈的太陽輻射,溫度往往比週圍的空氣高出好幾度,一不小心就會超過光合作用系統所能忍受的極限。那麼,植物要如何調適呢?能不能靠著調整自己葉片的特徵來「散熱」?
Thumbnail
2025/09/11
當太陽直射在葉片上的時候,如果你用手指輕輕撫過葉片,你會發現葉片有點熱。在白天,葉片因為吸收了強烈的太陽輻射,溫度往往比週圍的空氣高出好幾度,一不小心就會超過光合作用系統所能忍受的極限。那麼,植物要如何調適呢?能不能靠著調整自己葉片的特徵來「散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當我們勇敢直視自己的內在,接納黑暗,並學會從中獲得力量,我們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透過畫圖的過程,從黑暗中發現了新的顏色、新的感覺,並認識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當我們勇敢直視自己的內在,接納黑暗,並學會從中獲得力量,我們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透過畫圖的過程,從黑暗中發現了新的顏色、新的感覺,並認識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理路幻藥課文內,立自宗定所義色法及其分類,包括五處(色、聲、香、味、觸)和顯色、形色等。顯色分為根本色和支分色。接著提出五個練習論式的問題,涉及眼識所緣境、形狀和眼識認知等概念。這些問題旨在通過辯論來深化對基本佛學名相的理解,強調使用論式進行討論的重要性。整體目的是培養學習者的辯論思維能力。
Thumbnail
理路幻藥課文內,立自宗定所義色法及其分類,包括五處(色、聲、香、味、觸)和顯色、形色等。顯色分為根本色和支分色。接著提出五個練習論式的問題,涉及眼識所緣境、形狀和眼識認知等概念。這些問題旨在通過辯論來深化對基本佛學名相的理解,強調使用論式進行討論的重要性。整體目的是培養學習者的辯論思維能力。
Thumbnail
在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裡,顏色不僅僅是視覺的饗宴,更是情感的語言,能夠深深影響我們的心靈和情感狀態。想像一下,當你置身於蔚藍的大海和藍天之間,那份寧靜和廣闊會讓你的心情變得多麼平靜;反觀,站在滿是熱情紅色或橘色的房間中,是不是會感覺到一股能量在體內激盪,情緒也隨之高昂起來?
Thumbnail
在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裡,顏色不僅僅是視覺的饗宴,更是情感的語言,能夠深深影響我們的心靈和情感狀態。想像一下,當你置身於蔚藍的大海和藍天之間,那份寧靜和廣闊會讓你的心情變得多麼平靜;反觀,站在滿是熱情紅色或橘色的房間中,是不是會感覺到一股能量在體內激盪,情緒也隨之高昂起來?
Thumbnail
水晶,是一顆聽得懂心願的許願石,並總是以它迷人多變的色彩,靜靜地回應著每一個人。一直以來,水晶聽著你,現在,你也可以聽懂水晶。
Thumbnail
水晶,是一顆聽得懂心願的許願石,並總是以它迷人多變的色彩,靜靜地回應著每一個人。一直以來,水晶聽著你,現在,你也可以聽懂水晶。
Thumbnail
忘了是從哪裡看到關於人類圖的其一說法 當喉輪中心空白的人遇到填滿的人空白的那方 就會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的說 本來我覺得應該是巧合 但在兩個小孩+丈夫+老爹都是喉嚨著色的人之後 我就相信這件事情 因為我就是空白的那位 遇到這幾個,只有越講越多,沒有少的份ㄦ 也難怪他們最常跟我說:你講完
Thumbnail
忘了是從哪裡看到關於人類圖的其一說法 當喉輪中心空白的人遇到填滿的人空白的那方 就會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的說 本來我覺得應該是巧合 但在兩個小孩+丈夫+老爹都是喉嚨著色的人之後 我就相信這件事情 因為我就是空白的那位 遇到這幾個,只有越講越多,沒有少的份ㄦ 也難怪他們最常跟我說:你講完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有時候是因為我們自行的腦補及想像機制而造成的。 人腦很神奇…… 我現在跟你說顏色,並且請您想像一種顏色。 但此刻你腦中出現的,可能不只是顏色,還有該顏色可能的相關影像。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有時候是因為我們自行的腦補及想像機制而造成的。 人腦很神奇…… 我現在跟你說顏色,並且請您想像一種顏色。 但此刻你腦中出現的,可能不只是顏色,還有該顏色可能的相關影像。
Thumbnail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切存在的本質其實都是隨時在變化的. 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恆久的. 友情,愛情,親情,財富. 包括生命都不是恆久的. 所以不要太執著,你的人生才能看開. 你的神,你的老師,你的師父其實就是一種智慧. 就是一種力量,能量. 這些都存在於你的內在,
Thumbnail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切存在的本質其實都是隨時在變化的. 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恆久的. 友情,愛情,親情,財富. 包括生命都不是恆久的. 所以不要太執著,你的人生才能看開. 你的神,你的老師,你的師父其實就是一種智慧. 就是一種力量,能量. 這些都存在於你的內在,
Thumbnail
2022.08.03 最近看到這句話,「思想走在觀察前面」,真是太貼切了。 你如何想,決定了你看見什麼,更決定了後續的事情。 因此每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都像是戴著各自的有色眼鏡在觀看世界。 這個眼鏡,就是「思維模式」,是你如何「概念化」這個世界,以方便自己理解並接受它。 它關乎你如
Thumbnail
2022.08.03 最近看到這句話,「思想走在觀察前面」,真是太貼切了。 你如何想,決定了你看見什麼,更決定了後續的事情。 因此每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都像是戴著各自的有色眼鏡在觀看世界。 這個眼鏡,就是「思維模式」,是你如何「概念化」這個世界,以方便自己理解並接受它。 它關乎你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