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媽媽學會的事:陪伴有時、放飛有時、保有自我,一個母親的旅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丘美珍老師身為三個孩子的媽,曾擔任出版社的總編輯,書中紀錄分別作職業與全職母親的心情,書中令我收穫最多的是美珍老師的教育理念,適逢孩子邁入學齡階段,獲益良多。

▪️學齡前,養多於教;學齡後,教多於養

學齡前雖然有許多階段性任務,生理上如副食品、大小肌肉的訓練、手眼協調等,
心理上是教孩子逐漸認識情緒、建立一個安全感的環境,
學齡後有同儕、有更多資訊介入,
如何教孩子,比起學齡前真的是一門大大學問。
最近孩子剛上小學,他不是聽話型小孩(現在孩子都不是了吧
我們之間有安心對話的空間,
他也不客氣地提出很多疑問:同學都有,為什麼我不能有?
我也真切感受到我們想法的激盪,
感到安慰的是,因為從小累積的情感基礎足夠深厚,
我的拒絕(例如拒購買智慧型、拒絕看短影音)不會讓孩子連結到「你不愛我」。


▪️有品質的陪伴,足以成就愛

學齡後不免會遇到課業與相處時間的衝突,書中丘老師選擇讓孩子留在課後班寫作業,
只有額外上英文課,低年級時期依然著重保有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這裡的相處指的是「有品質的相處」,散步、聊天、從聊天的過程裡,了解孩子上學的狀況,(智慧性)悄悄地解決問題。

▪️作為照顧者需要的能力?
以身作則。
想要孩子培養任何習慣,就要自身做起,不能偷懶,更不要期待他們從小就會自動自發!

本書以「工作媽媽」作為書名,作者認為工作使她經濟獨立、有故事、有經驗,這些都是他想要分享給孩子的,不過他也在第三個孩子出生之後,因為覺得沒辦法有品質照顧兩邊,選擇成為全職媽媽足足十二年,十二年後再度回歸職場,雖然故事寫起來雲淡風輕,同樣也是母親的我,相當佩服作者,無論是作為母親、或是作為一個工作者。

全職或職業母親,這題至今還是經常被拿出來討論,人生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我目前唯一的答案就是,有品質的陪伴孩子,在各方面也不斷地成長,孩子中有一天將離我們而去,這些過程中的學習,都是孩子送給我們最棒的生命禮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球旅行日記
9會員
35內容數
地球旅行中,好玩的一切正在發生。
地球旅行日記的其他內容
2025/08/21
史塔茲是一名精神科醫師,他的患者是美國的富豪、好萊塢的明星。 「這些人為什麼需要看精神科?」 「有錢人還有什麼煩惱?」 史塔茲說:當然有。 節錄分享書中部分精華 ✔️「理想世界」是一場幻覺,真正的世界是除了愛、創造、驚喜…之外,也有痛苦、不確定性,更重要的是:你,一點都不特別。 但我想引用榮格的
Thumbnail
2025/08/21
史塔茲是一名精神科醫師,他的患者是美國的富豪、好萊塢的明星。 「這些人為什麼需要看精神科?」 「有錢人還有什麼煩惱?」 史塔茲說:當然有。 節錄分享書中部分精華 ✔️「理想世界」是一場幻覺,真正的世界是除了愛、創造、驚喜…之外,也有痛苦、不確定性,更重要的是:你,一點都不特別。 但我想引用榮格的
Thumbnail
2025/08/19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追求優越與自卑感是同一種心理現象,如果我們沒有感受到自卑或落居下風,我們就不會有超越當下處境的期望。」-《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近年正向教養經常被討論,與其看遍影片教我們怎麼正向教養,不如直接看書吧!了解基本概念,運用則
Thumbnail
2025/08/19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追求優越與自卑感是同一種心理現象,如果我們沒有感受到自卑或落居下風,我們就不會有超越當下處境的期望。」-《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近年正向教養經常被討論,與其看遍影片教我們怎麼正向教養,不如直接看書吧!了解基本概念,運用則
Thumbnail
2025/02/13
「在外地試著度過四季的生活,日常的生活、拋卻由於習慣而生出陳舊之氣的生活習慣,走到另一地去過日子,重新找回生活在世間的新鮮感受。」 「生活這件事呢,不是社交應酬的那種形式,是吃飯、穿衣、走路、睡覺,如同度過家常日子那樣的,我想要更加深入本島人的生活。」 《臺灣漫遊錄》譯本獲得美國國家
Thumbnail
2025/02/13
「在外地試著度過四季的生活,日常的生活、拋卻由於習慣而生出陳舊之氣的生活習慣,走到另一地去過日子,重新找回生活在世間的新鮮感受。」 「生活這件事呢,不是社交應酬的那種形式,是吃飯、穿衣、走路、睡覺,如同度過家常日子那樣的,我想要更加深入本島人的生活。」 《臺灣漫遊錄》譯本獲得美國國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平時我的身份是全職媽媽 也有兼職其他的公務要做 偶爾也會自學充實自己 👩‍🏫 最近也開始實施新計畫 💡 針對孩子的學習上有一些新的日常規劃 目前也開始對即將升小一的兒子慢慢有些要求 抽空時分次幫兒子建立學習計畫書 也讓兒子分段完成一些學習練習單📑 從原本只有練習寫姓名、注音 延伸
Thumbnail
平時我的身份是全職媽媽 也有兼職其他的公務要做 偶爾也會自學充實自己 👩‍🏫 最近也開始實施新計畫 💡 針對孩子的學習上有一些新的日常規劃 目前也開始對即將升小一的兒子慢慢有些要求 抽空時分次幫兒子建立學習計畫書 也讓兒子分段完成一些學習練習單📑 從原本只有練習寫姓名、注音 延伸
Thumbnail
關於教養的書籍,西恩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跟《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這次看的《媽媽的說話練習術》是韓國擁有17年資歷的國小老師尹智映所寫,雖然有多年的資歷,作者卻也曾被女兒說過覺得學校的老師「教得比較好」,原因是學校的老師不會生氣,媽媽會。 《媽媽的說話練習
Thumbnail
關於教養的書籍,西恩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跟《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這次看的《媽媽的說話練習術》是韓國擁有17年資歷的國小老師尹智映所寫,雖然有多年的資歷,作者卻也曾被女兒說過覺得學校的老師「教得比較好」,原因是學校的老師不會生氣,媽媽會。 《媽媽的說話練習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本文分享富有情感、暖哭新手媽媽的三本繪本,包括《寶寶眼中的媽媽圖鑑》、《你是媽媽》和《當爸媽的寶貝,你最剛好》,推薦給需要自我激勵和表達愛意的家長。
Thumbnail
本文分享富有情感、暖哭新手媽媽的三本繪本,包括《寶寶眼中的媽媽圖鑑》、《你是媽媽》和《當爸媽的寶貝,你最剛好》,推薦給需要自我激勵和表達愛意的家長。
Thumbnail
成功的教養,不容易複製!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成長方式。 分享在教養子女16年過程中的心得與感受,重讀人生的舐獲,寫教養文章的目的,翻寫後的文章價值以及借鏡教養方式之前要先做一吽事。
Thumbnail
成功的教養,不容易複製!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成長方式。 分享在教養子女16年過程中的心得與感受,重讀人生的舐獲,寫教養文章的目的,翻寫後的文章價值以及借鏡教養方式之前要先做一吽事。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