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 - by Albert Einstein
最重要的事是 不要停止發問 - 愛因斯坦

有沒有聽過數句分析師 ? 知不知道數據分析師是做什麼的? 那數據分析師跟大家又有什麼關係?
要我回答的話,我覺得分析師就是一個,從看到什麼,到想到要怎麼樣做的一個探險家。每個問題都是一個未知的地圖,要用數據當指南針,帶著疑惑找到寶藏。
那跟大家的關係是,知道這個思考的思維,可以讓大家在任何工作上,都能更好的培養自己的專才。
學生身分的延伸
很多人以為數據分析師需要很多統計模型,數學要很好,微積分不能亡。
但其實,數據分析師更像是「學生的延伸」。
學生時代習慣接收到現象後思考該如何思考,知道怎麼有效地概念化。
我們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出了社會以後沒有那麼專職。
數據分析師就是把這種學習思維帶到工作中。
無償分享一個我得來的核心心法。
因為我看到了什麼 -> 所以想知道什麼 -> 那為什麼想要知道這個? -> 那我要如何知道呢 -> 那我要怎麼衡量呢 ?
好的,你各位阿,意會到了吧 ? 那現在就可以去投履歷了 !!!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數據分析師
想知道自己適不適合?
我自己是有個簡單的判斷標準:
找錢的時候會確定找回來的金額嗎?
看到美照想去現場確認嗎?
這背後反映的特質是「確認」。
為什麼對?以及為什麼想要驗證?
又或者,是怎麼知道要去行動,確定自己的為什麼,還有回饋。
如果具備這種個性卻沒想過當分析師,那可能就錯過了一個與自己個性很契合的工作型態。
當然我知道最近大家都想要數位游牧、時間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數據分析師其實也能提供不錯的工作彈性。 ( 我不會透露我之前一個禮拜認真上班平均時數只有三小時 )
數據分析師到底在做什麼
數據分析對我來說,就是在分析自己的心理學跟別人的心理學。
就拿想要開加盟店來說,為什麼會想要開加盟店?
是因為看到什麼現象所以才想 ?
還是因為什麼樣的契機讓自己有這樣的想法?
那別人為什麼要來這間加盟店?
是有沒有什麼機制可以引導人家的行為呢 ?
實際案例:咖啡店選址分析
看到某個荒涼地區沒有咖啡店,想知道為什麼這邊沒有?
因為當某個荒涼地區覺得很不方便想要喝咖啡。
然後問過幾個人確定這邊想要喝咖啡的人不只是我,而且都要跑方圓十公里外的某間店去買。
從該地點到離最近的咖啡店真的時間花了很久,而且最近的咖啡店人多到排隊還要等半個小時。
確定這邊的客人都是從那個荒涼地方附近過來的。
覺得如果一杯咖啡 55 元成本只有 5 元,這邊少說也有二十個人,而且據調查,早上七點到下午兩點都是這樣人滿為患,保守估計最少一個小時最少也有五杯,最多 60 杯。
這大概就是完整的數據分析思維流程。
日常工作分配
一天當中思考最多大概佔一個小時,剩下的兩小時就是找人討論,然後半小時開始動手規劃,到真的有想要的成果出來大概最久也是兩小時。
個人經驗分享
踢鐵板的經驗
印象最深刻的是數據蒐集不夠,那我就沒辦法分析出什麼東西。
曾經合作過,一間沒有在做任何紀錄習慣的餐廳。
他買了地段,搞了裝潢但是人流一直很少。
就這樣要做商業分析還有諮詢。
沒有穩定的叫貨紀錄以及客單價紀錄,附近又是便當街跟補習班,不好停汽車,選擇這邊開高檔餐廳還沒有紀錄,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呈現改善後的狀況。
成就感來源
從數據分析中,提出人家沒有想過的問題,然後往這方面驗證確定自己的想法,覺得原來自己很厲害。
就只是生活經驗加上個人想法拿出來討論,就可以幫助人家因為這樣採取一些變動。
這種感覺很棒。
講更明白的大白話是,感覺可以這樣做,然後有數字可以支持你想的是對的。
舉個例子,類似看到飛往日本的機票,星宇航空兩個人來回標價三千。
就會說這一定是近期最便宜的機票,然後隔幾天來看這個價位,就再也從來沒有出現過了。
誰不適合做數據分析師
最重要的能力是 - 很清楚地需要知道「為什麼會想要知道」。
沒有耐心,還有不知道要問問題的人,可以不用考慮。
給想入行的人
希望看完文章會對數據分析師有大概的了解。
沒有經驗的人好像有一點興趣的話,可以開始訓練自己的思考習慣了。
接下來我會繼續分享的文章幫助練習,讓人了解更多相關知識。
如果發現自己就是那種愛問「為什麼」、喜歡確認事情的人,或許數據分析師就是適合的職業選擇。
然後其實這一整篇的精華已經有用很特殊的字標示出來了,真的有意會到其中的意思,也知道接下來怎麼做的人真的可以丟履歷看看了。
Just share to you ~ 我是 Joker 咱們下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