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感應正好觸及了榮格心理學中最迷人的概念之一:共時性(Synchronicity)。這個理論不只是哲學上的巧合解釋,更是心理與宇宙之間的橋樑。
共時性是指「兩個事件在時間上同時發生,但沒有因果關係,卻在心理上具有強烈意義連結」。
榮格認為,當潛意識與外在事件產生意義上的共鳴時,就是共時性在發生。在實驗中,心電感應傳送者專注於某個主題,接收者在睡眠中夢到與之相關的內容。這些研究顯示:人在夢境中可能接收到遠方他人「正在思考的訊息」。佛洛伊德也曾研究夢境中的心電感應,榮格更進一步認為這是「集體潛意識」的運作。有些科學家用量子纏結(Quantum Entanglement)來比喻心電感應: 兩個曾經有深層連結的人,即使分隔兩地,也可能在某些時刻「同步反應」。
愛因斯坦稱這種現象為「魅般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夢境有可能是潛意識正在共振。 如果夢境具有情感深度、象徵性場景、或重複出現,那麼這種「非因果但有意義的同步」就是共時性。 在榮格的世界裡,這不是巧合,而是靈魂之間的對話。
「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這個詞並不是在說什麼鬼故事,而是愛因斯坦首先提出來的,用以形容「Quantum entanglement」或是量子糾纏這個理論,他不能接受「量子糾纏」這種奇異到不行的理論,但這個理論在2009已被日本的科學家觀察到這個現象。
---------------
參考之前寫的
總裁用量子力學來解釋宇宙平行時空,意識、夢境與現實,最後講到墨菲定律升級版。
最後,用休這科學家來說明不曾離開的你,在另一個平行宇宙的世界裡,在我的夢境裡,在彼此的心靈感應。
所以,詩人李商隱說:「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有的。
佛教說:「彼岸即時此岸」也是對的。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7DknHjnQU/
可以參考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E9%87%8F%E5%AD%90%E7......
以上是傅佩榮教授講授易經,連結去講心電感應與共時性,於是想到之前寫的紀錄。
易經真不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