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哥哥重新續約了 Disney+,我立刻把 《異形》系列電影全刷了一遍。看完之後覺得經典之所以為經典,絕對有它的道理。
小時候看《異形》,把焦點放在異形這個生物有多可怕,根本沒注意到電影裡藏著的寓意。長大後再重溫,感受完全不同。
🔹壓迫感的極致美學
《異形》幾乎把故事鎖在封閉的太空艙,幽閉、狹窄,外面是人類無法生存的外太空,裡面卻藏著無法被理解、充滿殺意的生命體。這種「逃無可逃」的設定,比任何血腥畫面還讓人心跳加速。
想像一下,你在戶外看到蛇或蟑螂,最多尖叫一聲、跑掉就好;可如果在密閉房間裡,它們突然就在你眼前——那種無路可退的恐懼,就是《異形》讓我上癮的地方,一場極度壓迫的生存遊戲。
🔹1979的經典
第一部《異形》在 1979 年上映,雖然那時候沒有現在的技術,但異形的設計卻讓我震驚,沒有早期日本哥吉拉的玩偶感。尤其那一幕——異形從船員胸腔破體而出。導演沒有用任何花哨的手法,而是用原始的驚悚直擊人心,光是那個瞬間,就足以讓它名列電影史的經典場景之一。
不過,我最愛的其實是 《普羅米修斯》和《聖約》,《普羅米修斯》裡,女主角 Shaw被異形寄生,自己跑進隔離室進行剖腹手術,那一幕我簡直屏住呼吸。到了《聖約》,劇情更黑暗:生化人大衛甚至把 Shaw當作異形代理孕母,為了創造完美型態的異形,不惜對她進行可怕的實驗……光是想到這段就覺得背脊發涼。(不過劇情沒有細說大衛到底對Shaw做了什麼事,我覺得如果導演或編劇願意在這一段再拍一集,肯定是驚悚片的A++
🔹追劇疲勞與風格轉折
當然,一口氣看完整個系列,我還是有點疲憊。尤其是 《異形2》、《異形3》、《異形4:浴火重生》,沒有帶來新的探索,而是女主角一直不斷地在對付異形。
🔹《異形:地球》讓我重新入坑

圖轉自IMDB
最近 Disney+ 8月上了全新影集 《異形:地球》,第一集太空場景完美復刻《異形1》的氛圍,滿滿的復古感讓人瞬間回到 1979。這次原導演Ridley Scott 親自監製,劇情走向回歸經典。影集篇幅比較長,細節能交代得更完整。
看完第一季,我的腦袋滿滿都是異形宇宙的線索,所以我又從《普羅米修斯》開始,慢慢找出那些細節與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