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今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許多人在不同的平台上發表自己的觀點。然而,當我們發表意見時,應該謹記網路禮儀的重要性。
首先,筆者在日常表達自己的個人意見時,總會加上:「我個人看法」、「在我的經驗看來」、「我個人認為」等,把頭盔戴好戴滿的開頭。筆者認為自己只能代表自己,而無法代表整個族群發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驗和觀點。因此,當一些人以「◯◯人應該」或「◯◯人總是」來發表看法時,這樣的表達方式似乎在有意無意間掛斥其他人的聲音。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能夠以個人的觀點代表所有人呢?這種情況令人困惑,並且可能讓人感到不悅。
如果某些觀點讓人不適,其實可以選擇不去閱讀。輕鬆的按下小叉叉也是個絕佳的方法。每個人都有選擇觀看和不觀看的權利,這也是網路交流迷人的地方。
其次,社交媒體的特性使個人言論能夠迅速傳播。然而,這亦意味著我們的言論可能會被誤解和放大。當一些人以激烈的語氣發言時,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可能造成誤解,還可能引起他人不滿。相反,使用更為溫和的言語,將有助促進理性的對話,讓不同的觀點能夠被聽見和理解。
此外,對於其他交化或地區的習慣缺乏了解,容易使人發表片面言論。在這種情況下,保持開放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願意聆聽他人的故事,了解他們的觀點,這樣才能更全面地看待問題,並在交流中建立信任。
以先前「大佬」這個詞彙的討論為例,可以看到粵語是一個多元的語言,很多不同背景和世代的人都在使用粵語。每個地區、每個年齡層都有獨特的經歷和語言習慣。原來有些人認為「大佬」很有江湖味,有些人則在家也是這樣稱呼家人,這些差異也是語言中的美麗之處。筆者也是在和他人交流中,才發現自己用的詞彙因為受到行業或年長人士的影響,會使用很多被視為60代才會用的字眼和句子。
在網路上、在現實生活中,筆者認為儘可能遵照社交禮儀,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言論的負責。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這個世界更多有趣的地方。
文 / 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