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謝昨天受邀到AAMA年會擔任對談者,我是第七期的創業家,現在已經十四期了。算了算我參加後的幾次年會,擔任了兩次主持人,這次則有了些變化~
與談中,在欽章的主持下,我和FunNow, 意藍資訊的創辦人一起分享了AI、國際化與創業心得三個議題。

面對AI, 對像M平方這樣的知識平台造成的影響和機會,我的感想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我們發現AI真的在工作上幫助我們提升了效率,現在的MM幾乎90%的同事有用AI處理日常工作的內容,報告的整理、信件的回覆、文案的撰寫等,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週末,我要回一封非常重要信件、我那24小時待命的AI助理跟我一起討論,最後贏回了一個合作的機會。真實的見證這波AI創造生產力史無前例的爆發中。
到了第二個階段,焦慮。我發現使用AI受惠的不只是我們,而是全體知識型大眾,大家查找數據以前會來MM, 現在可能問ChatGPT, 我快速的和團隊一起開發AI相關的應用,AI數據、AI 報告生成器、AI charting, MMAI 等,我相信未來的世代SaaS服務會因為AI的出現有非常大的轉變,我和MM勢必需要跟上。
直到第三階段,回歸本心。有一次我和Ruby聊天,我跟她說,最近的我很怕世界的變化太快會跟不上。我們分開後,她回了一句line給我:「Rachel, 別忘了,你們公司最有價值的,是客戶對你們的信任」。是啊,有什麼是這個亂世中不變的?這兩天,我們收到了一封大客戶的來信,說他問了5個AI 關於複雜關稅的問題,5個AI 回答都不一樣,我們可不可以告訴他哪一個是真的? 當下我發現,確實,未來的世代,誰能辨別AI說的是真假?誰能獲得信任?那是我們真正的價值。
除了AI, 我也分享了MM國際化的歷程。當時2015年創業時我的選擇,是先從台灣做起,我希望先在我熟悉的環境先打下根基,從0到1,這是許多台灣創業家習慣性的做法,但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day1就做國際市場。
幸運的,M平方的產品,本來就是國際型的產品,數據沒有語言隔閡,我們又是在研究全世界的經濟趨勢、股匯債原物料,因此在2023年我們將網站全面轉成英文後,現在來到M平方的新用戶,已經有7成來自國際市場,4成來自美國。當然,我們也面臨到許多挑戰,像是團隊DNA的轉變,要先從一小群人開始慢慢轉,再擴大到更多,以及過往我們在打台灣市場時,能大量的對用戶溝通Why, 但在國際市場上,卻也面臨到各國tone調不同,無法輕易的溝通初衷,而是要用更強的工具說話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克服的。
當然我也期待(也看到),現在越來越多台灣的創業者,嘗試走上國際市場,我認為這是非常棒的一件事,台灣的新創團隊,應該越來越被看見,這片土地有著豐富的能量和人才。
至於在這個變局的世代,如何調適自己?我則是分享了自己很喜歡的一句話:創業就是「只有一天的成功,沒有成功的一天,一樣的鼓勵自己,只有一天的失敗,沒有失敗的一天。」每天每天挑戰不完,但是我總是在一些艱難的時刻,會問自己當初創業的初衷還在嗎?還在,就能再走一下、M平方10年了,過去連續9年營收成長,很慶幸當初的初衷,至今都還在。
最後,主持人要我回答如果10年後,能夠坐時光機回到現在,我會想跟現在的自己說什麼? 我本來想跟其他創業家一樣,對自己來個信心喊話(good job you~),但最後我改變了我的想法,我想對現在的自己說:「多陪家人」。

——
創業家真的是一群真心想改變什麼的人,這些人很奇怪,要有著極度樂觀的個性、但卻又要每天擔心公司是不是明天就要倒了而兢兢業業。謝謝AAMA, 在這裡我認識了好多很棒的人,有校長、Steve, 小花,Fiona、各個AAMA的工作夥伴,還有我最愛的妍希老師,以及許多鼓勵過我的老師、前輩etc. 還有各期有交流過的創業家們,以及讀書會(取暖團),感謝有這個組織,讓台灣創業生態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