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舊的電風扇緩緩轉動,葉片切開空氣的聲響像夏日的節拍。
那是我對童年的第一個記憶——教室裡午後的熱浪、紙張與粉筆的味道、誰的笑聲在窗外起伏。
我記得操場的陽光,明亮到幾乎要把整個世界烤熟。
我們在烈日下奔跑,汗水混著土壤的味道,心跳的節奏比任何鼓聲都響亮。 那時的我們以為,只要用盡全力,就能觸碰到最遠的天空。
我也記得那些黑暗中的夜晚。
在無數次失眠的深夜裡,我盯著天花板,腦中描繪未來的輪廓: 也許會成為球場上的明星,也許會在城市的某個角落擁有自己的家。 幻想從未設限,因為世界在那時候無限寬廣。
小時候的我最害怕失去,最害怕有一天不再被需要;
但我也最期待長大,期待自由、期待未知的遠方。 那是一種既矛盾又真實的力量——一邊懼怕,一邊向前。
然後我們離開了課堂、離開了操場、離開了那段被時間定格的青春。
社會的街道比操場更寬廣,也更複雜。 我們面對的是無形的賽場——沒有終點線,沒有裁判哨聲,只有一個又一個必須迎接的早晨。
然而,我並沒有因為離開學校就變成另一個人。
那些日光下的奔跑,那些深夜裡的想像,那份對未來的炙熱,都還在我體內奔騰。 它們成為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再忙碌的日子,也要在心裡保留一塊操場; 再複雜的社會,也要保留一顆不怕風雨的心。
這篇文章,獻給每一個正期待著未來的人。
別害怕去前行,也別害怕去改變—— 更不要忘記,那些曾經屬於你的東西。 因為那些日子,從未真正離開。 它們只是換了一種形狀,繼續在我們生命裡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