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是一台由細胞、組織、器官所組成的精密儀器。其中神經、骨骼、肌肉系統共同帶動這台儀器運轉產生「動作」。


神經系統由神經細胞組成,人體用它來傳遞訊息,協調身體機能🧠
骨骼系統是由200多根骨頭組成的架構,建立人體基本的形狀、保護重要的內臟器官。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為肌肉提供固定的錨點(肌肉附著的位置)⚓
而「肌肉(系統)」是一種能夠收縮且遍布全身的軟組織。主要分為連接附著在骨頭上的「肌腱」以及負責收縮產生力量的「肌腹」(歪編:就是紅紅、粗粗的部分啦😆)兩個部分。

首先,要知道「動作」發生在骨骼系統裡「關節」的位置。舉例來說,當我們深蹲蹲下時,可以看到大腿(大腿骨股骨Femur)與小腿(脛骨Tibia)對折。這時就是膝關節發生了一個屈曲(flexion)的「動作」。
在肌肉骨骼系統中,肌肉是幫助人體做出動作很重要的角色。肌肉接在骨頭上,收縮產生動作。以上述的動作為例,連接在腿後方的肌肉就有超過一條。有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等等,而且它們都能夠做出屈曲的動作。最重要的是它們需要彼此分工合作,才能最有效率地共同做去屈曲的動作。

所以我們知道了每一條肌肉都有自己的名字,而它們更進一步地還有不同分工的「分類」。肌肉在動作的時候,彼此需要各司其職,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才能讓動作擁有最高的效率👌🏻
下次要跟大家分享Kinetic Control的兩位創辦人Mark Comerford以及Sarah Mottram為肌肉們劃分的分類系統🤩
大家要不要先猜猜看肌肉在動作的領域裡被分成了幾種呢?
